浅谈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构成和动作原理,并以LW8型断路器操作机构为例,介绍了弹簧机构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分析与处理方法。
可供有关运行维护人员参考。
关键词弹簧操作机构动作原理维护故障分析与处理
0 引言
断路器由本体和操作机构组成,操作机构是用来使断路器合闸、并使断路器维持在稳定的合闸状态,且能迅速使断路器分闸的装置,它对断路器的动作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由合闸、维持合闸及分闸等部分构成。
1 弹簧机构的特点与结构
按合闸所用能源的不同,操作机构可划分为电磁机构、弹簧机构、液压机构和气动机构,目前10KV和35KV断路器主要使用的是弹簧机构。
弹簧操作机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优点:速度快,能快速自动重合闸,操作电源容量小且交直流均可使用,暂时失去电源仍可操作一次。
缺点:结构较为复杂,强度要求高,输出力特性和本体反力特性配合较差。
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合闸机构。
即能量转换部分。
对于弹簧机构它是指储能弹簧和相应的储能机构以及合闸脱扣装置等元件。
合闸过程:给合闸电磁铁通电或手按合闸按钮,合闸挚子被解脱,储能轴在合闸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动,杠杆上的连杆将力传给开关主轴,主轴带动绝缘拉杆、动导电杆、导电杆向上运动,直到被分闸挚子锁住,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
合闸的同时,分闸弹簧被储能。
2)分闸机构。
它是使断路器能快速脱扣分闸的机构。
对于机械式操作机构,它是指分闸脱扣装置及相应的连杆系统。
分闸过程:给分闸电磁铁通电或手按分闸按钮,分闸挚子解脱,主轴在分闸弹簧作用下旋转至主轴上的拐臂压死缓冲器,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
3)辅助设备。
它是指辅助开关、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等辅助元件组成的信号和保护回路。
2 运行及维护中检查项目
弹簧机构日常运行及维护中着重检查如下项目:
1、分合闸线圈接线端子螺丝是否松动;
2、储能电机接线是否有松动;
3、储能行程开关切换是否正常;
4、辅助开关动作时间是否正常。
如不正常应调整拉杆长度,使之切换正确;
5、机械转动部位应定期润滑,检查开口销、弹簧销是否齐全完备;
6、定期或累计操作2000次以上,应检查各机械部位螺丝有无松动脱落或变形,必要时应更换;
7、检查储能弹簧是否有疲劳、老化。
视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
8、对断路器分闸线圈进行低压动作测试:要求动作电压不得低于额定电压的30%,不得高于额定电压的65%。
3 故障分析与处理
以LW8型断路器(机构型号为CT14)为例说明弹簧机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1、合闸不成功:
1)、检查合闸控制回路中微动开关的常开触点、防跳跃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辅助开关的常闭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如接触不良,将造成合闸电磁铁的线圈无电压或电压过低,使断路器拒合,应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
2)、检查合闸电磁铁:若其烧坏、脱落或卡涩,将直接造成断路器不动作。
1>、用万用表测量合闸线圈阻值,若阻值偏离正常值过大,应更换合闸线圈;
2>、如合闸电磁铁动铁芯有卡涩现象,将动铁芯拆下用酒精清洗,如动铁芯有弯曲,应对其进行校正或者更换新的合闸电磁铁。
3)、检查机械元件:
1>、定位件与滚轮扣合面太大,以至于不能解扣。
处理方法:调整扣合面。
2>、合闸铁芯吸合到底时,定位件与滚轮不能解扣。
处理方法:调整合闸铁芯行程。
2、分闸不成功
1)、检查分闸控制回路中辅助开关的常开触点接触是否良好,如接触不良。
将会使分闸线圈上无电压或电压过低,造成断路器拒分。
处理方法:对其清洗或更换。
2)、检查分闸电磁铁:若其烧坏、脱落或卡涩,将直接造成断路器不动作。
1>、用万用表测量分闸线圈阻值,若阻值偏离正常值过大,应更换;
2>、如分闸电磁铁动铁芯有卡涩现象,将动铁芯拆下用酒精清洗,如动铁芯
有弯曲,应对其进行校正或者更换新的分闸电磁铁。
3)、检查机械元件:半轴与扇形板调整不当,分闸时半轴转动角度不够,使半轴与扇形板不能解扣。
处理方法:调整螺丝,使扣合距离在2~4mm范围内,并控制半轴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半轴的平面与地基的平面平行。
3、机构储能结束后,没有合闸命令自行合闸: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定位件调整不良使弹簧储能后滚轮与定位件不能可靠锁住。
处理方法:调整脱扣板与定位件之间的拉杆长度,以保证滚轮扣接在定位件圆柱面的中部。
4、合闸不到位
1)、储能弹簧疲劳变形,使合闸能量达不到要求。
处理方法:调整预拉长度或更换储能弹簧。
2)、弹簧转轴铜套与转轴抱死,致使合闸阻力增大,无法完成合闸过程。
处理方法:摘除弹簧,取下铜套,打磨转轴并润滑接触面。
3)、相间传动连杆轴销锈蚀,使合闸阻力增大,无法完成合闸过程。
处理方法:摘除弹簧,取下轴销,打磨转轴并润滑接触面。
4 结束语
弹簧操作机构类型多样,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本文仅根据日常维护设备举例说明,设备涵盖面不广,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