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new

第三章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new

0~800℃
10
2、汽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所有工况下,具有足够挥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气;
•燃烧平稳,不产生爆震燃烧现象;
•储存安定性好,生成胶质的倾向小;
•对发动机没有腐蚀作用;
•排出的污染物少。
11
二、汽油的蒸发性
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1、馏程 (1)10%馏出温度 表示汽油中所含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决定汽油机的启 动难易程度,我国要求≧70℃。 (2)50%馏出温度
最大功率之比
23
3、抗爆性与燃料组成的关系 分子量相近时,辛烷值的高低有如下规律: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 正构烷烃;
24
烷烃分子的碳链上分枝越多、排列越紧凑,抗爆性越好; 烃类 RON MON
正戊烷
2-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丙烷 正己烷 烷 烃 2-甲基戊烷
62
92 85 25 73
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对汽油机的加速性能有影响,
我国要求≧120℃。
12
(3)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
表示汽油中所含重馏分的多少,我国要求90%馏出温 度≧190℃,干点≧205℃ 。 2、饱和蒸汽压 雷德蒸汽压(RVP):GB257,燃料 气:液=4:1,38 ℃ 衡量汽油产生气阻、储存运输中的损耗指标。 车用汽油:
28
4、改善汽油抗爆性的方法

调和高辛烷值的催化裂化汽油或催化重整汽油; 调和高辛烷值组分,如烷基化油、MTBE、TAME; 加入抗爆剂,如四乙基铅(TEL),MMT?


29
MTBE的性质

辛烷值高,RON=118,MON=101; 无毒,稳定性好 加入后不改变汽油的性质 可以改善汽油的馏程 可以减少NO、CO的排放 水溶性及致癌的可能
4
1、汽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5
上止点和下止点:
压缩比:V1/V2,表征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冲程: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
6
冲程1:进气过程 混合气温度:85~130℃
7
冲程2:压缩过程 混合气温度:300~450℃,压力0.7~1.5MPa
8
冲程3:点火燃烧(作功过程) 气体最高温度:2000~2500℃,压力3.0~4.0MPa
36
汽车排放标准

欧洲 I I号标准在国内的具体演绎是:
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克/公里,碳氢化合
物不超过0.5克/公里; 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克/公里,碳氢化合 物不超过0.7克/公里,颗粒物不超过0.08克/ 公里。 执行欧 I I标准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比欧 I标准减少30%到50%。
41
97号 ≥98 ≥88
汽油“世界燃油规范”部分技术指标
项目 硫含量,%(m/m) ≧ 苯含量,%(V/V) ≧ 芳烃含量,%(V/V) ≧ 烯烃含量,%(V/V) ≧ I档 0.1 5 50 II档 0.02 2.5 40 20 III档 0.003 1 35 10 IV档 无 1 35 10
30
5、压缩比与爆震燃烧的关系


汽油机的压缩比越大,所需汽油辛烷值越高;
1920s,压缩比只有4~5,现已达8~10,相应的辛烷值
也从80提高到90甚至97。
车型 压缩比 RON 油耗,L/100km
标致504
北京213 桑塔纳
8.0
8.2 8.5
90
90 93
11.0
11.0 9.0
奥迪100
39
表3 汽油的“世界燃油规范”Ⅱ 类标准
质量指标
项 目
研究法辛烷值(RON) 马达法辛烷值(MON) 硫含量 ,%(质量分数)
91号 ≥91 ≥82.5
95号 ≥95 ≥85 ≤0.02
97号 ≥98 ≥88
氧含量 ,%(质量分数)
烯烃含量 ,%(体积分数) 芳烃含量 ,%(体积分数) 苯含量 ,% (体积分数)
42
1990年美国提出空气净化法修正案:

严格限制汽车对SOX 、NOX 、CO、挥发性有机物(VOC)、
微粒等污染物的排放;

要求汽油显著降低芳烃、硫含量及蒸汽压;

要求限制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而抗爆指数仍保持在87以上。
43
新配方汽油: 汽油的蒸汽压夏季不超过51.7-55.8kpa;
苯含量不大于1%(体积);
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 乙基环己烷 正丙基环己烷
83
75 46 18
77
71 41 14
27
烃类
苯 甲苯
RON
>100 >100
MON
>100 >100

香 烃
二甲苯
乙苯 正丙苯 异丙苯 1,3,5-三甲基苯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 98 99 >100
芳烃的抗爆性最好,带侧链稍差,其辛烷值随侧链的加 长而降低。
10.0
97
8.7
31
五、汽油的腐蚀性
影响汽油腐蚀性的物质: (1)硫及含硫化合物 (2)有机酸主要是环烷酸 (3)水溶性酸碱
32
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博士试验 硫醇硫含量,%(m/m) 不大于 铜片腐蚀(50℃,3 h),级 不大于
通过 0.001 l
SH/T 0174 GB/T 1792 GB/T 5096
37
2 国外汽油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油中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的汽油性质包括蒸 汽压、馏程、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 氧含量和硫含量 根据汽油中各性质指标对汽车尾气中有毒物排 放的影响程度,各国车用燃料的质量规格也不 断更新


进一步向低硫、低芳烃、低苯和低烯烃的方向 发展。
38
汽油组成的变化趋势: 1930s~1970s:轻馏分(芳香烃、异构烷烃和烯烃)+ 四乙基铅+丁烷 1980s~: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四乙基铅有剧毒,苯 和其它芳烃有毒,丁烷等轻组分经阳光照射与氧化氮氧化 反应生成臭氧,烯烃有害。
(2)危害 增大气缸的热损失,降低输出功率10% 发动机过热,机件磨损 燃料消耗增加,冒黑烟 (3)原因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燃料质量
20
2、反映汽油抗爆性的指标-辛烷值
(1)辛烷值(Octane Number,ON)
是在标准的试验用可变压缩比单缸汽油发动机中, 将待测试样与标准燃料试样进行对比试验测得的。 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 ON=100 标准燃料
≤2.7
≤20 ≤40 ≤2.5
40
表5 汽油“世界燃油规范” Ⅲ类标准
项 目 91号 研究法辛烷值 (RON) 马达法辛烷值 (MON) 硫含量 ,%(质量分数) 氧含量 ,%(质量分数)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苯含量,%(体积分数) ≥91 ≥82.5
质量指标
95号 ≥95 ≥85 ≤0.003 ≤2.7 ≤10 ≤35 ≤1.0
NOx 和HC在光化学作用下,生成弥散于对流层的光化
学烟雾,其中90%是臭氧。
当汽油中烯烃含量由20%降至5%时,可使NOx排放量减
少9%,有毒物减少30%,对流层的臭氧减少70%,即降 低光化学反应。

提高汽油质量的主要方向是保持汽油的高辛烷值水平基 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汽油中芳烃、烯烃和硫的含量
正庚烷
ON=0
21
(2)测定方法 马达法(MON):900r/min,冷却水100℃,混合气150℃; 研究法(RON):600r/min,冷却水100℃,混合气温度 不计。 (3)道路辛烷值 用汽车实测或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的条件测定的,数值介于RON和MON之间。
22
(4)抗爆指数ONI ONI=(MON+RON)/2 (5)品度 对航空汽油,还规定了用增压航空法测定在富混合气 条件下的抗爆性,称为品度 品度是汽油在富混合气条件下,不发生爆震燃烧所发 生的最大功率与用异辛烷(品度为100)工作所发出的
氧含量不小于2%。
主要措施:加入一定量的醚类化合物
甲基叔丁基醚(简称MTBE)和叔戊基甲基醚(简称
TAME)
44
优点: 辛烷值高,RON分别为118和115; 与烃类完全互溶,化学稳定性良好; 蒸汽压不高,有利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争议: MTBE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45
美国和欧洲汽油新规格
62
90 80 26 73
2,2-二甲基丁烷
正庚烷 2-甲基己烷 2,2-二甲基戊烷 2,2,3-三甲基丁 烷
92
0 42 93 >100
93
0 46 96 >100
25
烯烃比同碳数直链烷烃好,双键越接近中间,抗爆性越好; 烃类 1-己烯 RON 76 MON 63
2-己烯
4-甲基-2-戊烯 烯 1-辛烯 2-辛烯 3-辛烯 2,2,4-三甲基-1 -戊烯
项目 美国 RFG 加州 欧洲议会 欧洲委员会
年份 2000 苯体积分数, % 1.0 芳烃体积分数, 25 % 烯烃体积分数, 6~10 % 硫,μ g/g 140~170 氧质量分数, % 1.6~3.5 RVP /kPa 46.2~51.7 150℃馏出量,%
1996 0.8 22 4.0 30 1.8~2.7 48.3
一定量的油样放入标准钢筒中,充入氧气0.7MPa,放
入100℃的水中,至氧压明显下降所经历的时间,以分
钟表示。
16
4、改善汽油安定性的方法 •精制除去不饱和烃和非烃化合物; •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和金属钝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