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精品】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联合国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A.安全理事会B.联合国大会C.经济及社会理事会D.国际法院2.目前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是( )A.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B.发扬奥林匹克精神C.促进亚太地区合作,发展亚太地区经济D.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3.下列不属于国际间矛盾与冲突的是( )A.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军事行动B.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C.美日贸易摩擦D.中美首脑互访活动4.到南极地区考察,最佳时间选择是()A.1月B.5月C.7月D.8月5.哈尔滨的小强寒假到海南岛旅游,日记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里的农民伯伯已经开始农忙了B.高大的椰子树随处可见C.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是感觉有些冷D.虽然下着小雨,但仍然很暖和6.下列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7.汤姆、艾琳和张山分别来自欧洲西部、非洲和亚洲,谁说的对A.汤姆: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很少B.艾琳: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C.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D.他们的说法都不对8.能在我国干旱地区见到的房屋是A.B.C.D.9.我国的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10.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A.温带季风B.温带大陆气候C.热带季风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11.“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对迁徙而来。
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
”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幅示意图中的A.B.C.D.12.下列气候现象,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A.我国新疆地区降水稀少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C.安第斯山脉西侧降水丰富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13.非洲有一种奇特的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有水时它用肺呼吸。
这是长期适应哪一种气候环境的结果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泰安气候特点的是()A.A B.B C.C D.D15.目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沿海国家D.内陆国家16.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均匀分布B.分布不均C.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他地区没有D.七大洲都有人口分布17.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8.小明收到在美国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文字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A.英语B.西班牙语C.法语D.阿拉伯语19.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人种的是A.蒙古族人B.阿拉伯人C.印第安人D.因纽特人20.下列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A.B.C.D.二、解答题21.读“世界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________冲突;B地区盛产________(资源),该地区长期以来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C是________地区,一直是________(国家)和________(国家)之间争端的根源。
(3)2001年在D地发生了著名的“________”事件,并导致了美国在________(国家)进行反恐军事行动。
(4)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晴天的城市是________,多云的城市是________。
(2)香港的天气情况是________。
(3)福州的天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当天气温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最高气温达________。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甲地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时间分配________,降水量________。
(3)仅从降水方面考虑,甲地的房屋建筑式样应注意________。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材料二人口迁移示意图。
(1)简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2)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3)谈谈你对城市人口过快增加有哪些建议?25.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A________洲的西班牙里斯本出发,向西南穿越B________洋,绕过C________洲的南端,进入D________洋。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E________洲的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当地纠纷而身亡。
船员们艰难横渡F________洋,绕过G________洲南端,最后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2)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标出亚欧两洲、亚非两洲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重要的国际组织。
“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是联合国的宗旨,在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D【解析】目前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主义已经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故选D。
3.D【解析】目前世界各地国家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如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军事行动、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和美日贸易摩擦都属于国际间矛盾与冲突,中美首脑互访活动属于国际合作,故选D。
4.A【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为12月-次年3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洲环境的意义.5.C【解析】试题分析: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该地区不需要穿羽绒服,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6.D【详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7.C【解析】试题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A【解析】试题解析:A图为西北干旱地区的平顶房,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房屋为平顶,不用考虑排水问题,并便于晾晒农产品;B图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C图为南方湿润地区的斜顶屋,D是北方半湿润地区的火炕房.故选A.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9.A【解析】【详解】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青藏高原海拔高,故虽然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故选A。
10.B【解析】试题分析:亚洲面积广阔,大多数地方离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多数地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11.A【详解】根据题干中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景观,根据图中所示的轮廓图,可以判断,①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解析】以上这些气候现象中,我国新疆地区降水稀少是由于离海洋远,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和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安第斯山西侧降水丰富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A。
13.B【解析】试题分析:读题干可得肺鱼所生活的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该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14.C【解析】试题分析:泰安位于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结合选项可以判断出,C为温带季风气候。
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15.B【解析】试题分析: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居住环境较好,生活方便,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移动。
16.B【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17.A【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由人口的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出生率高,若死亡率也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若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则会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升高,故选A。
【解析】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所以在美国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文字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英语。
故本题选A。
19.B【解析】【详解】世界居民中,按人的肤色及其他体质特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蒙古人都属于黄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故选B。
20.A【详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所以读图可知,符合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读图分析即可。
21.(1)巴以石油①交通位置重要;②宗教派别复杂;③石油资源丰富;④淡水资源缺乏。
(2)克什米尔印度巴基斯坦(3)911 阿富汗 (4)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解析】(1)由图可知,A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巴以冲突,B地区是盛产石油资源的波斯湾,该地区长期以来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这里交通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