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氟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 范德华原子半径 又是除氢以外最小, 原子极化率又最低。因此, 氟 原子形成的单键比碳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形成的单 键键能都大, 而且键长较短, 这种结构不仅比碳氢 结构稳定, 还使氟碳链疏水作用远比碳氢链强烈, 且氟碳链间相互作用力弱, 体系表面能很低。这使 得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的同时, 也导致其 合著地降低 溶剂的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其分子结构有着共同 的特点, 即它的分子都是由非极性的憎水基与极 性的亲水基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结构与性能截然 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 并以 化学键相连接, 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 构。因而赋予该类物质既亲水, 又亲油, 但又不是 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使其能起乳化、分散、增 溶、洗涤、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杀 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消蹼等一系列 作 用[1]。
摘要 从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合成和分类特点分析入手, 全面介绍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和在石油工业、 消防、造纸、表面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指出氟表面活性剂的光明前景和目前国内相关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即找到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新工艺, 以降低成本并拓展应用范围。 关键词 氟 表面活性剂 结构与性能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Q423
氟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相 同, 将不能电离的称为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 能电 离的称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离子型又分为阴离子 氟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和两性氟表面 活性剂。
阴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的不同可分 为羧酸盐型、磺酸酯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 型几大类。
24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1.2 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特点 由于氟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 使其表现出其
它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一些特性。 1.2.1 高表面活性 氟表面活性剂是迄今为止所 有表面活性剂中表面活性最高的一种, 这也是氟表 面活性剂最重要的性质。并且由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很低(10-5~10-6 mol/L), 其用量比碳氢表面活性剂 小得多。在浓度很低时就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 降低。 1.2.2 高化学稳定性 常温下, 氟表面活性剂可 在浓硝酸、发烟硫酸、有机过氧化物等强酸、强 碱、强氧化介质中能稳定有效地发挥其表面活性剂 作用, 不会发生反应或分解。
海上运输石油, 石油泄漏事故时有发生, 结果 使原油扩散到海面, 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和危 害。使用氟表面活性剂作集油剂收集海上原油, 可 降低海水的表面张力, 使原油不能在海面上铺展、 扩 散 , 而 使 油 面 收 缩 、 集 中 , 形 成 厚 度 为 0.5~ 1.0 cm 的油层, 便于清理收集, 从而减少污染。我 国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研究表明, 氟表面活性剂 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 集油性能更好。但以 氟表面活性剂作为集油剂还未达到实用阶段[10]。 2.3 氟表面活性剂在涂料中的应用
下矿化水中, 再加入一定量油而形成微乳状液, 它 与油、水间无界面, 与油完全混溶, 洗油率更高, 可使采油率提高到 90%。这两种方法均需耗用较多 的表面活性剂, 但在当前能源紧张, 从充分利用资 源的角度考虑, 仍是值得的。因此, 尽管氟表面活 性剂较碳氢表面活性剂成本更高, 但人们仍对其驱 油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较好的效果[9]。
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氟表面活性剂在化学、机械、纺织、电气、造
纸、颜料涂料、油墨、玻璃陶瓷、冶金、燃料、皮 革、感光材料、建筑、石油、消防等众多工业领域 都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2.1 氟表面活性剂在造纸业中的应用
氟表面活性剂常在纸张用高含固量涂料中用作 分散剂, 起防止颜料粒子聚沉, 保护胶体等作用, 赋予纸张涂料良好的流动性和涂布适应性, 并提高 成膜物质与颜料的混合性。氟表面活性剂作为消泡 剂, 对纸张涂料的消泡作用比一般消泡剂更佳。利 用氟表面活性剂的润滑、抗静电等优异性能, 作为 纸张涂料润滑剂是较理想的材料, 特别是在热感记 录纸、传真纸的涂布过程中加入氟表面活性剂, 可 提高运行适应性, 减轻过程中“糊头”现象; 用在 磁性记录卡片上, 可大大减少信号干扰, 提高使用 效果。由于含氟表面活性剂高的憎水憎油性及毒安 全性, 近年来, 被大量用于特种纸加工方面, 特别 是用于食品包装纸、快餐饭盒、耐油容器包装纸方 面[8]。 2.2 氟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氟表面活性剂在很低的浓度下能够改善许多涂 料、清漆和胶粘剂的性能。如氟表面活性剂能够显 著改善涂料的流平性而得到更均匀的涂膜, 氟表面 活性剂能够恢复新配方中损失的湿润和铺展性能而 成为一种有用的助剂, 在潮气固化型的聚氨酯涂料 中, 添加氟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得气泡既小又容易分 散, 起很好的消泡作用等。 2.4 氟表面活性剂在金属工艺中的应用[11,12]
氟表面活性剂作为最重要的特种表面活性剂, 由于其分子中引入了氟(F)元素, 从而赋予它许多 比普通表面活性剂更独特、优异的性能, 大大提高 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价值, 进而在各行各业中得到 了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1 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合成与分类 1.1 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碳氢表面活性剂中 C-H 链上的 H 原子被 F 原子 取代后, 即成为 C-F 链, 称为碳氟链, 把含有碳氟 链憎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含氟表面活性剂(或氟 表 面 活 性 剂 )。 碳 氢 链 中 氢 原 子 全 部 被 氟 取 代 的 , 称为全氟化表面活性剂; 部分被氟取代的则称为部 分氟化表面活性剂。目前应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大 多为碳氢链全氟化物。其典型分子结构如下[2]:
由于氟表面活性剂结构上的特殊性, 使其合成 比较困难, 一般需经过三个阶段: 首先制取含氟化 合物, 再进一步制成易于引入亲水基团的含氟中间 体, 最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制成氟表面活性剂。从 工艺上看, 目前最成熟和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 3 种 方法: 电解氟化法、氟烯烃齐聚法和氟烯烃调聚 法。
1.3.1 电解氟化法 电解氟化法是以碳氢羧酰氯 或磺酰氯为原料, 电解最终产物为全氟羧酰氟或全 氟磺酰氟, 再经水解、酰胺化、季铵化等各种反应 即可制备各类氟表面活性剂。该法工艺成熟简单, 反应一步到位, 是 20 世纪 40 年代由美国的西蒙斯 发明的, 由 3M 公司最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应用 至今改变不大。由于电解过程中氟化反应是逐步进 行的, 故反应产物复杂, 得率低, 且产品结构单 一, 基本上以阴离子型为主。目前国内基本采用电 解法进行生产, 产品单一重复, 主要为全氟辛基磺 酸及其衍生物。 1.3.2 齐聚法 在加聚反应中, 把相对分子量在 1 500 以下, 链长度不超过 5 nm 的聚合反应叫作齐 聚反应。齐聚法生产氟表面活性剂一般是以氟阴离 子为催化剂, 单体主要有 3 种: 四氟乙烯、六氟丙 烯环氧、六氟丙烯。氟阴离子催化四氟乙烯等聚合 反应, 得到带不饱和双键的支链型全氟烷烃, 再以 双键为活性官能团进行各类反应后制得氟表面活性 剂。采用该方法安全性比较大, 反应好控制, 但由 于支链产物的表面活性不高, 故其应用受到较大限 制。 1.3.3 调 聚 法 工 业 上 用 五 氟 碘 乙 烷 作 调 聚 剂 , 以四氟乙烯作调聚单体, 在过氧化物引发剂作用下 进行调聚反应, 最终产物为全氟碘代烷。全氟磺代 烷通过各类反应即可制取各种类型的氟表面活性 剂。制取的全氟烷烃基为直链结构, 表面活性高, 缺点是得到的产物是不同链长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调聚法最大优点是能合成中间体全氟碘代烷, 并进 一步转化为另一重要中间体全氟醇, 从此出发可合 成各种类型的氟表面活性剂。综合而言, 此法最 优, 德国 Bayer 公司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合成的。 1.4 氟表面活性剂的分类[7]
开采出来的原油绝大部分都含有水, 而且水中 溶有盐类等杂质, 这会加大输油管线及设备的负 荷, 腐蚀管道以及造成结垢等危害。原油中的水是 以油包水型乳状液形式存在的, 其所以稳定是因为 原油中含有的沥青质、胶质等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 一定强度的界面膜所致。用表面活性剂破乳, 就是 使它吸附在油水界面膜上, 使界面膜强度大大降 低。目前, 常用的破乳剂多为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 研究表明, 某些氟表面活性剂也适合作原油 破 乳 剂[10]。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 化学驱油法可提高原油采 收率(可达到 80%~85%), 其 中 表 面 活 性 剂 驱 油 及 微乳状液驱油又是效率最高的两种化学驱油法。表 面活性剂驱油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 张力, 增加洗油能力, 此法可使原油产量提高 1/3~1/2。微乳状液驱油也是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地
第1期
张绍芬 等:氟表面活性剂研究综述
23
1.2.3 高 热 稳 定 性[3] 一 般 氟 表 面 活 性 剂 都 能 耐 400 ℃以 上 的 高 温 。 如 无 水 全 氟 烷 基 磺 酸 加 热 到 400 ℃, 3 h 后 才 有 微 量 分 解 , 而 全 氟 烷 基 羧 酸 到 550 ℃才会发生分解现象, 但同样碳原子数目的碳 氢表面活性剂, 加热到 300 ℃左右就已大量分解。 1.2.4 既 憎 水 又 憎 油[4] 氟 表 面 活 性 剂 分 子 中 的 含氟烃基, 既是憎水基又是憎油基, 当它与亲油基 团相连后, 即可制成油溶性的氟表面活性剂, 具有 降低有机溶剂表面张力的能力。这种特性表现在碳 氟化合物构成的固体表面上, 如聚四氟乙烯的表面 上, 不仅水不能铺展, 碳氢油也不能铺展, 不仅如 此, 多种物质在这种表面上都不易附着, 大大减少 了污染。 1.2.5 良好的润湿渗透性和起泡稳泡性 添加氟 表面活性剂的液体润湿力和渗透力大为提高, 在各 种不同的物质表面上都能很容易润湿铺展。在普通 表面活性剂不能起泡的物质中, 使用氟表面活性剂 可以形成稳定的泡沫。 1.2.6 优 良 的 复 配 性 能[5] 由 于 有 高 的 化 学 稳 定 性, 氟表面活性剂能与其它各类活性剂很好地相 容 , 并 可 应 用 于 几 乎 所 有 配 方 体 系(各 种 pH 值 范 围 、 各 类 水 性 、 溶 剂 型 、 粉 末 或 辐 射 固 化 体 系 )。 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后, 具有更高 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氟表面 活性剂的使用成本, 也开辟了氟表面活性剂更广阔 的应用前景。 1.2.7 良 好 的 环 境 相 容 性[5] 尽 管 单 质 氟 和 离 子 性氟化物具有很强的毒性, 但氟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却很低或极低, 对环境污染较小。而且在通常情况 下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仅为碳氢表面活性剂用量的 1/10~1/100, 因此, 只要使用得当, 是不会引起 中毒的, 对环境的污染也很轻微。 1.3 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