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科技活动计划
素质教育包括了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社交素质等七个基本内容,主要靠课堂这一渠道来实施教育。同时,开展校外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开展航空模型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好题材。因为,航空和航模运动史中的英雄模范事迹是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好题材;航空模型的原理和制作是科学文化、技能素质教育的好题材;航模的放飞,回收过程是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教育的好题材;航模竞赛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尝试,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好题材;航模制品的质量与模型翱翔在蓝天的壮观景象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好题材;参加各级别组织的航模竞赛,向兄弟单位的同行学习,交流模型经验是社交素质教育的好题材。所以,开展航模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带动校外教育其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2、2006年以年级为单位组建活动小组,培养活动积极分子带动班内其他同学踊跃参与,推动年级内较多学生参与此项活动,开发各年级同学的创新实践积极性。
3、2006年进行定期举办常规项目、国家竞赛项目、创新设计比赛,形成良好的氛围,逐步探索和了解航模其内涵本质,推动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举办学校内外航模活动培训,加强社会各界对航模的认识和理解。
4、有现成的校本教材并连续三年开展航模科技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开展对电航模活动的教学研究工作。
研究课题地点、规模和逐年进度安排:
地点: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学航模教室;
规模:中学航模教育教学资料收集研究,形成南疆领先的科技示范学校,形成我校特色。
进度安排:
1、2006年完成航模教学设备及仪器,制作材料,办公材料,等的添配.
5、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八、活动资源
人数:150人
材料:航空、航海模型,木工和电工活动的基本工具。
九、活动方法
探索法、重组法实践法
十、活动过程
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
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
开展航空模型活动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寓教寓乐、寓科学于实践、既动手又动脑的航空模型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好课题
航模是一种集科技、体育、休闲为一体的高尚娱乐,在国内外流行已久,为成人和青少年追求的休闲方式
发达国家利用航模进行早期航空教育的共同经验是: 起步早, 本世纪 初他们就看准了这个问题随即大力开展航模活动;政府重视, 措施落实;持之以恒,不因政府更迭,人事变动而兴废。
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飞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
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训,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
四、活动场所
科技活动室
五、活动对象
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六、活动简介
航模科技活动是一次旨在提高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的夏令营活动。学生们将在半年的课余时间内学习航空发展史、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无线电遥控等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木质电动遥控模型飞机,学习独立操作遥控飞机达到电动遥控初级水平,从而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基本科学素养。活动中综合了空气动力学、无线电、机械、地理、材料、美学、英语等多种学科知识,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课题内容包括:
一、 知识方面
1、了解航天、航空模型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2、掌握弹射飞机(1-3号)、火箭模型的制作方法;
3、探索弹射飞机、火箭模型的调试、改装方案;
4、了解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历程;
5、掌握无线电测向运动(80米波段)的技术要领;
6、掌握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的原理及组装、调试;
7、学会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有关资料;
十二、活动结果
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并善于把学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十三、思考与讨论
此项活动是我科技教育活动的一次尝试,活动过程、步骤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既定目标,还有待于在活动开展中去验证。
目的意义及国内外情况:
近几年,我校青少年航空模型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每年都有几百名中小学生参加航空模型活动。自治区还定期开办青少年航空模型培训班。不少学生从中学到了航空模型知识,学会了初级航空模型的制作,掌握了一般模型飞机的飞行技术,还有部分学生能操纵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全国青少年每年都有航空模型比赛,在校外教育的天地里,积极开展航空模型活动,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七、活动目标
1、通过亲手制作使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模型设计理念及制作技巧;
2、通过实地操作使同学们掌握飞行原理和飞行调整、操作技术;
3、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教学中融入物理、无线电、英语、地理、材料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知识水平;
4、变灌输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启发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4、本课题共需要资金10万元。
4、2007—2009年开展对航模活动的教学研究,挖掘出航模技术的天才,形成体系,使学生在逐步改良的环境中提高其学习的效率,获得更好地教学效益。
负责单位和主要负责人:
负责单位: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பைடு நூலகம்;
负责人:由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学校长牟光华、教务处徐铁山、科技办黄光贵、杨强老师、专职教师延洪波、崔世杰负责课题的设计,进行技术培训,操作指导,组织管理,申请参试和申报材料等工作。
研究目标
在2009年完成常规项目、国家竞赛项目、创新设计比赛等系列的完整体系教育教学体系
设计方案(处理、重复、排列)
一、活动名称
航模科技活动
二、活动设计者
科技辅导员 延洪波 崔世杰
三、活动背景
多年来,学校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科教氛围浓厚,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科技教育,学校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科技比赛活动,并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今年,农一师中学还申报了兵团科技示范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技文化生活,更好地实施科技教育,着眼于为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设计此次创新方案。
8、了解和体验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收集、调查、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报告、汇报、讨论、实验等学习方法。
二、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三、 品德方面
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工作的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畏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技术水平:
由于活动课程建设是一个教育科研项目,所以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从事探索性的研究活动,而且重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因此,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理论水平和活动教学的业务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与课题研究的一些资料得到有关领导、专家的肯定, 学校活动课程的开设,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引起了社会、家长的重视。
附件1:《航模科技》活动计划
2006年农一师高级中学航模科技活动计划
课题名称
航模学习与制作
研究目的
1、通过亲手制作使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模型设计理念及制作技巧;2、通过实地操作使同学们掌握飞行原理和飞行调整、操作技术.
起止年限
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
主持单位
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学
课题组成员
徐铁山、黄光贵、杨强、延洪波、崔世杰
十一、活动评价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导入,使学生了解航模发展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也激起了学生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强烈欲望,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动手设计、制作,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比赛活动,增强了学生从事科技活动的信心,对学校科技活动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准备工作情况和已有工作条件:
1、已拥有电脑1台,投影1台,教室1间,文件柜3个,遥控飞机2架(目前需休整),小模型若干;
2、本校继承着中学科技活动发展研究的课题,因此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良好前景;
3、课题组成员有五名高级教师和二名专职教师,均有着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有着成熟教研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补助经费概算和年度经费安排:
1、2007年需要投建完成航模教学基础设施、电脑5台、航模飞行模拟器5套、教学飞机10架、场地、窗帘、桌椅、实验教室、存放柜、多媒体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等的添配.需要资金5万元;
2、2008-2009年,航模的教育教学研究及消耗配置,需要活动资金2万元 。
3、2009年航模的教育教学深入研究及配置需要资金3万元,
主要研究、课题内容和技术水平:
主要研究包括:
1、实践活动方面,安排组织航模制作活动,航模实践活动,以管理、讲座、操作、观看影片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2、研究性学习方面,由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制作实践、查阅资料、模拟飞行、室外试飞等各种形式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