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基本知识问答60问(2)
21、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到期不交纳罚款的应如何处置?
答: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是否予以行政处罚?
答:可不处罚
23、依照简易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是否要结案?
答:是
24、生产经营单位对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所受到的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是否暂停执行?
答:不暂停
2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简易程序处罚的适用有哪些规定?哪些情况可当场作出行政处罚?
答: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监察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安全生产监察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后应当及时报告,最迟在五日内报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2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所作出的行政处罚要求听证的,应如何提出?
答: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告知后三日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27、《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有哪几种程序?
答: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听证程序
28、如何正确实施行政处罚?
答:⒈在行政执法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和与案件相关的其他人员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⒉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简易程序履行处罚手续;⒊对不适用于行政执法简易程序权限的案件应报请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处理(包括执法检查发现违法事实及举报、投诉的违法案件、工伤伤亡案件)。
29、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的规定有哪些?
答: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的违法行为。
30、依照简易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如何备案?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几日内交至办案部门?
答:⒈安监行政执法人员做出当场处罚决定时,必须填写安监部门制作的统一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⒉当场交付当事人;⒊并应告知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⒋做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5日内,应将《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副本报本部门备案。
31、安监部门是否可以用文件代替行政处罚决定书?
答:不可以。
32、对有依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压处理的规定有哪些?
33、福建省人民政府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实施日期?
答:2006年9月1日
34、福建省人民政府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权限有哪些?
答:⒈对辖区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⒉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事故隐患及时整改;⒊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予以纠正或整改;⒋按简易程序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35、乡镇(街道)受委托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⒈已经正式成立了机构、组织健全;⒉工作制度完善;⒊机构内分工和职责明确;⒋有2名以上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
36、安全生产执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联合执法的原则;.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
则;合法、公正、公开原则。
37、安全生产监察方式包括哪些?
答:行为监察和技术监察。
38、应急救援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⒉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⒋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⒌应急救援组织及经费保障。
39、在应急救援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如何处置?
答: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40、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职权主要有哪些?
答:⒈对生产经营单位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实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⒉对新建、改造、扩建工程项目、特处设备、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预防性审查认可或认证;⒊对重大事故隐患、严重职业危害,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责令其改进,停止危险(危害)部分的作业;⒋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单位,责令其改正,停止违法行为;⒌对发生事故和违法的单位及直接责任进行处罚,并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⒍参加和监督事故应急救授以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