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论文

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论文

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摘要: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运用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全方位探讨室内公共卫生间人性化创作的设计原则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各种大型公共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建筑的外观给人的视觉震撼力非常强烈,其内部的大堂、中庭等关键部位的设计也是近可能的奢华,而对体现人类文明进步之一的卫生间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把它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卫生间的布置和卫生器具的配置也往往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卫生间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人们希望能够在公共卫生间里得到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让其成为更舒服、更放松的空间。

“以人为本”的卫生间人性化设计体现在卫生间环境、卫生间设施、卫生间设施布置等方面,做卫生间设计时要把人放在首位,处处为人着想,关注不同使用者的生理需求,体现出对使用者的精神关怀。

在卫生间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也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

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
厕所的建设水平、清洁与否,国民如厕习惯如何,大体上可以体现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和国民文明素质的水平。

1、室内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设计出合乎使用功能的空间必须以合乎实际使用情况的依据作为设计的前提。

要使公共卫生间更换地为人所用,就要充分了解使用者—“人”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要了解人体活动的各种功能尺寸,男女使用者的不同特点等。

1.1 厕位比例
厕位的数量与配置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安排更多的厕位,卫生间内的厕位数量和男女厕位的比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还应该考虑到上厕所的时间,女士上厕所的时间通常都要比男士上厕所的时间长。

日本食环署规定女卫生间和男卫生间厕位数量的比例是6:4,而我国男、女蹲(坐)位设置比例以1∶1或2∶3为宜。

1.2 视线遮挡
视线遮挡是保护隐私的需要。

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厕位的设置,特别是男卫生间内的小便斗的位置,不要暴露在门外人的视线之内。

1.3 人体工程学
卫生间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卫生间隔间的平面尺寸合理、结局布置合理,卫生间隔间的标准尺寸为900mm×1200mm(门向外开),900mm×1400mm(门向内开),医院内病人使用的卫生间隔间
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0mm×1400 m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洗手盆的标准间距尺寸为700mm,小便斗的标准中距尺寸为700mm,最少不应少于650mm。

1.4 环保节能
卫生间内的节能主要是指节水,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之一,采用节水的卫生洁具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在公共卫生间内大力推荐采用节水型的卫生洁具,每年节省的水量将十分可观。

1.5 特殊关怀
关怀弱势群体,弘扬了社会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携带幼童者等。

如果有条件,应尽可能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

专用厕所更方便残疾人使用,对于异性亲友陪同的人来说,可陪同进入专用厕所,防止意外发生。

此外,应考虑在没有无障碍厕位的厕所内解决乘轮椅者的转弯、转身的问题。

携带孩子外出上厕所是很麻烦的问题,为方便怀抱婴儿的女士如厕,在公共卫生间内设置婴儿托板或小床,深圳对这个问题的关怀已经纳入到了“深圳市妇女发展的十年规划(2001-2010)年”。

1.6 前室布置
现今很多规范都要求公共卫生间设置前室,设置前室是遮挡视线和阻隔气味的好办法。

公众可以利用这个场所再进行一些其它的私秘活动,如整理衣饰,化妆、补妆等,前室内配备立式衣镜,就满足了公众这种服务需求;开辟一定的空间,设置休息椅,使人们
可以略作休息。

2、室内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注意要点
2.1 地面——防水防滑
地面应采用防水、耐脏、防滑的地砖或花岗岩等材料
2.2 棚面——防潮遮掩
用塑料板材、玻璃和半透明板材等吊板,亦可用防水涂料装饰。

2.3 洁具——合理舒适
在洁具选择上,遵循最大限度避免人流接触传染的原则,洗手龙头和马桶均选择感应式冲水龙头/马桶,或者自闭式冲洗阀冲水龙头/马桶。

自闭式冲洗阀冲水马桶多将阀门安装高度控制在30cm 以下,方便脚踩阀门冲洗。

2.4 光线——明亮柔和
卫生间的实用性过多地聚焦了人们的目光,而它的照明设计却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使原本采光性能就差的卫生间成为了光照不足,影像模糊的空间。

前室内主要适用于化妆功能要求,对光源的显色指数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只能是白炽灯或显色性较好的高档光源,对照度和光线角度要求也较高。

厕位内以柔和的光线为主,亮度要求不高,光线宜均匀。

光源本身还要有防水功能、散热功能和不易积水的结构。

2.5 通风——空气清爽
公共卫生间内要注意通风问题,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对于一些没窗的卫生间,一定要有机械排风,并有送新风。

厕所通风要优先
考虑自然通风。

2.6 绿化——增添生气
公共卫生间内适当地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增添生气,美化环境。

2.7 趣味——主题体现
可以根据建筑文化或地域文化等设计卫生间的主题,构成独特的“卫生间文化”,在巴黎咖啡馆中的卫生间则通过各种奇妙的小创意,为顾客带来了无限快乐与无穷惊喜。

例如,在“天花板上的椅子”咖啡室的洗手间,厕间的墙上有六个偷窥孔。

假如你忍不住好奇要去窥探隔壁的动静时,却只会见到几头牛在吃草的图画;在“哲学家”咖啡室的洗手间,镜子上写有智力测验题目,甚至在通向隔壁厕间的一扇窗上有一个小图书馆,可是当你伸手想去取书时,才发觉图书原来是假的,窗也是假的;最奇妙的是在一家名为“特莱索咖啡室”的洗手间,透明的马桶内竟有活的金鱼在游来游去,令如厕者不知该不该冲水,担心会把金鱼冲走。

有人甚至真的不敢冲水,走出来惊慌地问女侍应该怎么办。

结语
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实际上是对人的社会化属性诉求的达标。

在物质财富
高度发达的当代文明社会,人的自然属性需求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标准的基本需求,而人性化中的社会属性需求则需要人类的不懈
努力、不断创新、不断积累财富才可满足不断上涨的人类精神需求。

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应当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考虑更多人性化的因素。

公共卫生间是以满足人的生理排泄需求为主的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在现代文明社会,它还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精神的服务性基础设施,公共卫生间通过它的合理布局、整洁卫生和服务功能,来体现一座城市对公众细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它以城市的一个细节,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准,以及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展望未来,我国公共卫生间将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国民的努力下,在设计师们的精心设计中会有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楚梦兰,江崇元.《厕所文化与公厕设计》
陈欣燕,范炳礼,王琪海.《大型现代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理念》.《给水排水》2004.1
刘圣辉、郑静.秘密空间-公共洗手间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意】意大利gribaudo出版公司编,洗手间设计.黄艳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
刘盛煌编著.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葛利德.全方位城市设计—公共厕所.屈鸣,王文革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顾承华. 《公厕——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环卫科技网.200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