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器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电话:三、项目拟建地点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四、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名称:山东省工程咨询院资质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一、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二、国科发高字[2006]498号关于印发《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三、《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七、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八、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想及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二、建设规模及内容;三、场址及配套条件;四、建设方案;五、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六、环境保护与节能;七、劳动安全卫生;八、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十、综合效益评价。
第四节项目简要结论本项目拟在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区按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标准规划建设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器,在科研生产场地、企业管理、科技中介等方面为科技企业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专家型创业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开发人员和研发型初创小企业入园创业。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本项目为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器建设项目,主要承载研发创新、企业孵化等功能,建设研发孵化基地。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8312m2(87.5亩)。
项目建设标准厂房24186m2、写字楼11270m2、生活配套服务设施14175m2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等,建筑面积总计49631m2。
通过初步分析估算,本项目工程总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为:1、总投资构成:本项目总投资9924万元,建设投资为941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660万元,其他费用1057万元(包括土地征用费551万元),预备费697万元。
在工程费用中,建构筑物工程费用692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740万元。
2、资金来源为:拟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其余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本项目完成后,达产年企业年经营收入8005万元,利税总额4526万元(其中利润总额3529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77万元)。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政策,符合山东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符合菏泽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各种资源融合,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是必要的。
该项目的建设地点水、电、气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项目完成后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一节菏泽市概况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881万,面积12239平方公里。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菏泽史称“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境内保留着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避暑洞等100多处名胜古迹。
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
菏泽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东接沿海港口,西连中原腹地。
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菏泽呈“十”字交汇,105、106、220、327四条国道在境内通过,已建成通车的日照-东明高速,正在建设的济南-菏泽、菏泽-开封高速,即将开工建设的德州-商丘、东明-新乡、徐州-菏泽高速形成“米”字型的陆路交通大枢纽。
口岸、海关、国检、集装箱运输中心等涉外机构齐全,口岸实现了与青岛港直通。
菏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粮棉林畜生产基地、全国三个农区畜牧大市和首批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
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好、最后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产业基础较好,现已形成以电力、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林产品加工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化工产品、裘皮服装、果蔬食品、木制工艺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菏泽已被山东省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
2007年,菏泽市实现生产总值6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162.1亿元,增长22.9%。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6:47.8:24.6,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267.98亿元,同比增长24.5%。
200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05家,比上年末增加262个,全年完成增加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0亿元,同比增长43.0%;实现利税63.9亿元,同比增长5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现新亮点。
2007年新增29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年末已达160家。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73.1亿元,同比增长54.9%。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47.9%;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2%,比去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2007年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964公里,其中:省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1484公里,国道31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3.6公里。
“村村通工程”进程加快,2007年新建通车1243.5公里,年末已达11969.8公里。
2007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局用固定交换机容量641.1万门,比上年增长25.4%;年末固定话机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136万部,比上年增长9.1%;移动话机总数达280.9万户,增长55.0%;上网用户达到16.43万户,比上年增长46.7%。
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1亿元,增长40.2%。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0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增长14.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4.7亿元,比年初增加47.2亿元,同比少增11.3亿元,增长11.9%。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360.4亿元,增长2.9%,现金支出2357.5亿元,增长2.8%。
2007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4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计划35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8项,其中有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全年共签各类技术合同375项,合同金额1亿元。
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
专利工作受到充分重视,2007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965项,比上年增加319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07年全市共向本专科院校输送新生46001人,其中本科生12089人,比上年增加591人。
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23963人;中等职业学校77所,在校生9.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328所,在校生41.9万人;普通高级中学69所,在校生19.2万人;小学共1776所,在校生83.2万人。
小学毕业升学率97.08%,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86%。
全市拥有国有书画院1处,民办较大规模书画院1处,博物馆5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1个,艺术馆1处,文化馆9处。
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总量62.6万册(件)。
艺术表演团体11个,乡镇文化站162处。
第二节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区概况一、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区规划定位1、总体思路: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做、高端引领、自主创新、环境优化、集群发展”的原则,以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竞争力为主线,以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科技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集聚国内外优势品牌、知名企业、研发机构、集团总部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融资机制为支撑,力争在创新型城区建设中承担重要的任务。
2、发展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高速度发展的原则,园区建设以培养引进电子信息、软件产业为主,结合壮大牡丹区优势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园区功能布局和产业格局,建设成为省级高科技产业园区。
到2015年,形成菏泽市“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力争建成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区。
3、发展重点:立足菏泽科技产业战略需求和工业园区产业基础,按照“集聚资源、培育企业、拓展产业链、打造产业群”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软件开发、网络通讯、新材料研发等产业集群,提升牡丹区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区整体规划1、功能分区(1)整体格局:根据园区的规划定位,菏泽市牡丹工业园区重点承载“研发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发展、高端服务、辐射带动”五大功能,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建设重点产业集群,强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按照“制造服务分离、关联功能集中、产业专业集聚”的原则,引导研发服务功能向园区研发服务区集中,生产制造功能向产业区集中的总体格局。
(2)功能分区:整体规划建设研发区、产业区、商务区、科教区、住宅区及相关配套设施。
1)研发试验基地: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现有资源,主要承载研发创新、企业孵化、总部运营等功能,建设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和总部基地。
菏泽市现代科技孵化器,作为园区科技产业孵化区,是园区建设的关键和2008年科技创新型城区主要工作任务。
2)产业区:规划建设先进制造领域产业园区、电子信息领域产业园区、新能源与节能领域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产业园区、现代交通领域产业园区等。
3)综合服务配套区:科技产业园区主要服务功能区,规划建设高端商务配套区、生活配套区、文教医疗配套区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区内公园、休闲娱乐设施。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