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防腐保温方案

管道防腐保温方案

万华烟台工业园氯碱项目土建及安装工程埋地管道防腐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定:批准: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万华烟台氯碱工程项目部2013年6月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前的准备4、表面处理5、涂层施工6、绝热工程施工7、质量控制8、安全防护措施9、环境保护措施1、工程概况万华烟台工业园氯碱项目防腐绝热工程包括厂区所有埋地部分的生产给水管道、生活给水管道、海淡水管道、消防水管道、循环水管道、生产和生活废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DN≤800的管道采用抛丸除锈,DN>800的管道采用喷砂除锈,在满足规范、标准、确保工程能够优质、高效、安全下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依据2.1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图纸及设计说明书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2.4《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472.5《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SY∕T04072.6《管道及设备绝热设计规定》 1177-5-83-00-MC-01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编制满足施工需要、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经审核批准;2)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及所遵循的施工规范,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3)落实主要材料、消耗材料及施工作业用具的储备量,保证在施工中能满足进度要求;4)检查施工机具,保证状态良好;5)涂层材料到货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

容器必须是密封的,且有产品名称、批号、保存期等标识及相关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标识不清或不具备质量合格证者不得入库,保证入库材料是合格的材料;6)涂层材料到货入库后,按材质分类存放。

储存在干燥、遮阳及通风良好处,远离热源和火源,以防止潮湿、阳光直射及周边物体打击、碰撞。

储存处环境温度要求设置消防灭火器。

4.表面处理1)所有待涂覆的表面必须进行处理,除去表面的水、油脂、污垢、铁锈及焊渣等,使其表面清洁、干燥、无污染。

2)碳钢管线表面采用抛丸和喷砂除锈,除锈等级为Sa2.5级,在防腐厂集中进行。

3)焊缝部位采用动力工具除锈,处理等级为St3 级。

4)金属表面处理完后,在涂覆涂层材料之前,如果该表面发生氧化或另有污染,则应重新处理并达到规定要求。

5)表面处理后要进行合格验收,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没有经过三方共检合格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则不得进行涂层作业。

5.涂层施工5.1 一般施工要求1)所有待涂覆的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污染,并经过验收合格。

2)表面处理验收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涂层作业,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3)表面处理作业与涂层作业不得同时进行,作业区域应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污染。

4)涂层涂覆方法可采用刷涂。

5)焊缝及局部损坏部位修补采用刷涂,且材料应与最初使用的材料相同。

6)涂层施工和养护期间环境限制条件。

温度为 10~43℃,相对湿度为80%; 7)不得在风、沙、雨雪天气进行室外涂层作业。

8)涂料必须在其有效期内使用,过期产品不得用于施工中。

9)涂料开桶后,必须密封保存。

涂料配制严格按照涂料产品说明书要求的配比进行,称量要准确,搅拌要充分,直到均匀而没有结块为止。

涂料配制与施工用的工具必须保持干净,不得随意混用。

10)涂料混合后应尽快用完,不得超过混合使用期限。

否则,必须抛弃,为了避免浪费在涂刷数量少时需要计算好油漆用量并用计重装置提取适量的油漆材料。

11)涂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

并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漆膜是否完好。

涂层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漏涂、返锈、脱皮、起皱、龟裂、流坠等现象。

12)对焊缝补漆时应先对补漆部位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用手工工具除掉钢材及焊缝表面上的厚锈和焊接飞溅物,在用钢丝刷等工具去除掉金属表面上松动的氧化皮,处理表面应达到St3级,补漆部分涂层总厚度和涂装道数应符合要求,表面应平滑无痕、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坠、和破损等现象。

13)检查中发现的任何缺陷应在纠正后进行重新检查。

14)附着残存涂料的空桶要及时回收并集中堆放。

15)涂料稀释剂由生产厂家根据其产品规定,配套供应。

5.2.底漆施工1)管道底漆作业在管道安装之前,在防腐厂集中进行,并预留距焊缝100~150毫米的间距。

在安装结束且吹扫、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涂覆面漆之前,采用动力工具对焊缝及损坏的底漆涂层进行表面处理(Sa3 级),并按其本体的底漆要求进行刷涂修补,对焊缝补漆时应先对补漆部位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用手工、工具除掉钢材及焊缝表面上的厚锈和焊接飞溅物,在用钢丝刷等工具去除掉金属表面上松动的氧化皮,处理表面应达到St3级,补漆部分涂层总厚度和涂装道数应符合要求,表面应平滑无痕、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坠、和破损等现象。

2)已涂漆对象在储存期间应防止磨损。

已涂漆的表面在吊运或搬运时需避免损坏,做好成品保护。

涂层未固化前禁止吊运或滚动被涂覆对象。

3)严格控制漆膜厚度,以确保溶剂挥发及固化良好。

必须注意:上道漆膜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涂漆。

判断方法为:以手指用力推压涂层,漆膜不出现移动为准。

4)运输过程中,如果涂层被破坏,及时将损坏部位和零星粘结的涂层去掉,并进行表面处理,断边制成薄羽状,刷涂规定的底漆。

5.3面漆施工1)面漆施工对象为不隔热碳钢、低合金钢裸露表面。

面漆涂料按最大的操作温度要求选择,并考虑与底漆配套。

2)隔热管道的保护层表面不涂覆面漆。

3)被涂覆对象安装结束,吹扫、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办理中间交接手续,且焊缝及局部损坏的底漆涂层修补处理合格之后方可进行面漆作业,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底漆涂层不合格,不得进行面漆施工。

4)面漆颜色由建设单位做详细规定并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5)面漆涂层检查合格验收后,及时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工作,整理技术资料。

6.绝热工程施工6.1 施工规定6.1.1 表面处理在实施保温前,施工对象的涂层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污染及破损缺陷,并经过验收合格。

6.1.2 隔热选用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隔热范围、材料、厚度等。

6.1.3 限制条件6.1.3.1 下列设备和管道不应进行隔热:1)工艺过程要求必须裸露的设备和管道。

2)工艺过程要求散热的设备和管道。

3)直接通向大气的排凝、放空管道。

4)疏水阀及其下游管线。

但是在回收冷凝水及排热量或有必要防止结冰堵塞以及图纸上另有规定者除外。

恒温型疏水阀阀前的管道不应隔热。

5)处理或通过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料,要求6.2 施工准备1)落实主要材料、消耗材料及施工作业用具的储备量,保证在施工中能满足进度要求。

2)检查施工机具,保证状态良好。

3)绝热材料到货入库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出具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外观缺陷或不具备质量合格证者不得入库,保证入库材料是合格的材料。

4)材料到货入库后,按不同材质、规格分类存放。

储存在干燥、防雨水场所,严禁隔热层材料受潮。

6.3 固定件安装1)未经书面允许禁止在设备、管线上进行任何现场保温的焊接,如:保温支架、夹子、螺栓等。

这些附件的焊接应在制造厂的车间或现焊后热处理之前完成。

2)立管垂直高度超过 6.4 m 的应安装支撑环。

支撑环应小于保温层厚度 10毫米。

3)立式设备的头部和水平设备的两头应确保使用浮环,用10 mm的碳钢筋预制或用6根直径 1.6mm的 6 根不锈钢丝拧在一起预制。

6.4 隔热层施工6.4.1 一般规定1)在施工中应保护保温材料不受湿气和天气的损害。

2)隔热层分层施工时,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

各层之间的对缝和纵向接缝不可冲齐,最少应错开150 mm。

3)捆扎时不得压碎或弄裂保温层。

压碎或破坏的保温层应更换。

4)所有暴露隔热层应临时进行防潮防雨水覆盖,如用塑料彩条布防止雨水。

防护材料应密封到设备或管道上。

5)当法兰和阀门需要保温时,保温材料和厚度应与临近管子保温相同。

6)水平管道隔热层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的垂直中心线 45°范围内。

7)设备和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要留出螺栓拆卸间距。

一侧螺栓端头留出3 倍螺母厚度的距离,另一侧按螺栓长度加 25 毫米留设。

8)施工后的隔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可将铭牌周围的隔热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规整。

9)所有保温管线或设备都不能在上行走或人为地滥用为梯子支撑,下滑绳索等。

10)管道伸缩缝位置一般设置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水平位置、垂直管道支撑件下及弯头两端的直管段上。

11)设备伸缩缝位置设置:立式设备伸缩缝设置在支撑件下面;卧式设备伸缩缝设置在距封头切线处 100mm处。

12)本工程管道保温隔热层外采用4油2布加强级防腐,,防腐构架:玻璃布一层+底漆两道+玻璃布一层+面漆两道。

施工条件在相对湿度5-85%。

温度5-35°C在此范围内施工。

稀释剂用于调节粘度,最大稀释量不宜超过5%。

应采用树脂漆专用稀释剂,不可混用。

涂刷应均匀、饱满,不得有凝块,起泡现象,各层漆间隔时间应以表干为宜。

玻璃丝布缠绕应平整,搭接均匀,压边宽度应为15-30 mm,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150 mm,玻璃布的油浸率达到95%以上,不得出现大于50 mm*50 mm的空白,焊口部位采用特加强级防腐。

6.4.2 保温层施工1)保温层厚度大于 100mm时,各层要严缝和找平处理并应分层捆扎施工.a.当保温层厚度大于 100mm 时,如采用一种隔热制品时.为使各保温层与层之间接缝严密.应采用分层或多层施工.同层应错缝,内外层应压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b.保温制品的拼缝宽度不大于 5mm。

水平管道隔热层纵向接缝,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两侧45°范围内,大管径管道,采用硬质成型隔热制品时,不受此限制,但应偏离中心线位置。

c.保温层各层找平,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2)封头部位,从活动环开始向封头切线处呈辐射状捆扎。

3)垂直管道和立式设备从支撑件开始有下往上施工。

6.5 保护层施工1)管道保护层金属护壳环向搭接采用凸筋搭接,下料时,护壳的外圆周长比绝热层外圆周长加长30mm~50mm,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m。

下料后的铝皮,横向、竖向应各有一边按需要方向压出凸筋。

3)弯头与直管段上的护壳搭界尺寸,高温管道为75mm~150mm;中低温管道应为50mm~70mm。

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4)水平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其纵向接缝宜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下放的15-45°处,缝口朝下,当侧面或底部有碍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管道水平中心线上方60°以内。

纵缝可组成一条连续的直线,也可相互错开,但必须与管道轴线始终保持平行。

5)立式设备及垂直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敷设,应由下而上施工,接缝应上搭下。

6)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的接缝除环向活动缝外,根据直径大小,用自攻螺丝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