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4(总分:3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
(分数:2.00)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解析:属识记内容。
2.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分数:2.00)A.1922年壬戌学制√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C.1958年学制改革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解析:1922年壬戌学制首次规定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
3.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分数:2.00)A.培养人√B.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D.生产斗争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4.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是( )。
(分数:2.00)A.目标模式B.系统分析模式√C.过程模式D.启发搜索式解析: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教育的人。
5.( )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分数:2.00)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校D.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析:鲁迅艺术学院是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
6.杨贤江在青年教育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分数:2.00)A.全面发展B.全人生指导√C.生活教育D.职业教育解析:属识记内容。
7.古希腊阿基米德学园是( )创办的。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解析:亚里士多德创办了阿基米德学园。
8.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出对该条教学规律的认识的是( )。
(分数:2.00)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解析:了解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内涵。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如理想、信念、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性格与气质等。
9.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分数:2.00)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析:属识记内容。
10.下列不属于免费学校的是( )。
(分数:2.00)A.贫儿学校B.乞儿学校C.流动学校D.文法学校√解析:文法学校是中学,其他学校都是小学。
11.被公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 )。
(分数:2.00)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爱弥儿》解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2.苏联20 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片面强调( )。
(分数:2.00)A.基础知识B.生产劳动√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属识记内容。
13.明朝的东林书院在学术讨论上创立了什么制度?( )(分数:2.00)A.会讲B.研讨C.讲会√D.评讲解析:书院讲会是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产生于南宋,至明朝东林书院正式制度化,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会约仪式”中。
1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 )。
(分数:2.00)A.关键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桥梁作用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15.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中不包括( )。
(分数:2.00)A.方言学堂B.军事学堂C.政治学堂√D.技术学堂解析:熟悉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
16.创办“诂经精舍”的是( )。
(分数:2.00)A.王守仁B.黄宗羲C.阮√D.朱熹解析:阮元创办了诂经精舍。
17.题录、索引、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分数:2.00)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18.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分数:2.00)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就是为新的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19.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
(分数:2.00)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时机问题√解析:问题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时机问题即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才有利于出成果。
20.在德国最早创办实科中学的教派是( )。
(分数:2.00)A.加尔文派B.路德派C.虔信派√D.耶稣会派解析: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
21.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是( )。
(分数:2.00)A.《理想国》、《大教学论》、《论教育》B.《爱弥儿》、《普通教学论》、《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论教育》、《大教学论》D.《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解析:开创了教育思想的三个阶段。
22.以下不属于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的是( )。
(分数:2.00)A.帕克的昆西教学法√B.德克乐利教学法C.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D.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解析:A项属于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
23.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分数:2.00)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解析:下位学习就是把新的知识归属到头脑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让它们相互建立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是指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24.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分数:2.00)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在中等程度呈正相关√解析:熟悉智力与学生成绩的关系。
2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分数:2.00)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演示法D.讲授法解析:属识记内容。
26.问题解决的诸过程中,( )阶段是其中最困难的。
(分数:2.00)A.表征问题B.选择策略C.执行策略D.识别问题√解析:识别问题是问题解决的起始阶段,同时又是问题解决中最困难的。
27.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较为适于现场条件或接近现实的模拟性研究是( )。
(分数:2.00)A.前实验B.真实验C.验证实验D.准实验√解析:准实验是不能随机分派被试,只能按现存班级或群组进行,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因素,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一种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较现实可行。
28.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分数:2.00)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解析:属识记内容。
2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
(分数:2.00)A.观察范围B.观察目的C.观察时间D.观察类型√解析:取样记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故使用这一方法首先应确定所要观察行为的类型,从而进行取样观察研究。
30.课程被划分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这是从( )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分数:2.00)A.课程的管理制度B.课程的表现形式√C.课程的组织方式D.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解析: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按课程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可分为国家课程、地区课程和学校课程。
31.战后日本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用“六三三四”单轨学制所颁布的法案是( )。
(分数:2.00)A.《教育基本法》B.《教育敕语》C.《学校教育法》√D.《大学令》解析:根据1947年的《学校教育法》制定的。
32.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分数:2.00)A.德育原则B.德育规律C.德育目标√D.德育内容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3.分别与下列观点最相关的人物是( ):(1)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分数:2.00)A.荀子孟子B.孟子荀子C.墨子荀子√D.孔子荀子解析:“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是墨子提出的“素丝说“,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本能和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
34.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不包括( )。
(分数:2.00)A.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B.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C.加强职业技术教育D.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资助解析:《国防教育法》除了B、C、D三项内容外,还有“天才教育”的内容。
35.1922年,美国教育心理教授( )来华,与中国师生合编智力与教育测验30种。
(分数:2.00)A.华虚朋B.麦柯尔√C.克伯屈D.杜威解析:属识记内容。
36.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分数:2.00)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解析: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人的思维、语言、记忆等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
37.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 )。
(分数:2.00)A.分析集中量数B.编制统计图表√C.差异量数D.地位量数解析:定量分析方法是一个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处理和估计推断的过程,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需编制统计图表,而分析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都是统计分类过程使用的指标。
38.在法国教育史上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职业技术法案是由( )提出的。
(分数:2.00)A.郎之万B.阿斯蒂埃√C.瓦隆D.让.泽解析:属识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