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试注意事项
亲爱的同学们,三年难忘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数学组全体教师预祝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你准备好了吗?
一、考试工具:
带好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剪刀、便利贴(小正方形纸片,备有折叠问题用),2B铅笔,画图用黑色中性笔(全放入笔袋中),水和湿巾等辅助用品。
二、放松心情:
请主动微笑着与你的同学、师长打招呼,这样能调节你紧张的心情。
顺便祈祷一下,让那些不会的题远离我们吧!
三、考前浏览:
考前切忌急躁,不要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其实你很棒!考前浏览一下①考纲中1~6页的考试要求,和每部分的例题;②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和例题;特别是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中位线性质和判定。
不会的,不熟的公式写在纸上,考前再看一遍,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
三角函数定义、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以及圆锥的侧面展开一定要会!
四、考场答题策略
1、不要从头到尾看一遍试题,从头开始答题,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
2、抓住考前5分钟,把选择题看一遍,顺便在正确答案上打个“√”,等正式考试时再
检查一遍,你便很快进入答题状态(因开始时比较紧张,所以答好前几个题很重要),这样你的选择题已做完且检查一遍了,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又调整自己进入考试状态,两全其美。
3、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之所以没答好题,是因为某个条件没看见(或没重视)。
所以,不会的题一定要重新反复读题,把题中的条件一一找到,这样你就很有希望会做了。
4、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超过5分钟还没有思路,一定先放一放,别紧张,可能是
出题者设置的拉分题,先做个标记,等其他题答完了,返回来再处理它,那时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了。
5、多种方法的题尽量用常规方法,免得批卷老师不熟悉你的思路而误判。
6、不要看周边的学生,答自己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7、书写版面设计要合理,美观大方,关键步骤必须写上,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写,千万不要把证明题的最后结论写在开始位置上(题中明确地让你先给出结论后说明理由的除外)。
(不要一来就在答题中间空白答题,这样一旦出错就没有位子答题了)8、不要答串题!看好填空题和选择题的题号,是横排还是竖排的,对号入座,大题更不
要答串题,不会的先用铅笔在该题处做好标记,免得答串位置。
9、不要有笔误!2和3分清,5和8分清,O和D分清,答题时尽量不要用文字“了”,
以免看成数字“3”,“万元”的“万”字要写清楚,以免看成“3元”
10、不要丢问!有问必答,仔细看完题目要求再答。
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自作聪明,画蛇添足。
11、大题的前一问通常会给后一问做铺垫,所以,后面的问做不出来时,看看前面的问
....................................
求出的结果,也许就有思路了。
..............
五、审题。
3分答题7分审!审好题是你答好题的关键!
1、动点动线问题题中说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射线,还是线段?若是射线,什么方
向?动点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几个动点是否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有哪些关键量
是不变的?
2、函数观点下的行程问题坐标轴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是用什么字母表示的(不要
一律都写x,y)?看好之后再答题。
实在不会的,能求出什么就写上什么,多得一分是一分。
3、不要把直径和半径混淆,周长和面积混淆,半圆和整圆混淆。
4、解应用题时,看问是原来的(原计划的),还是现在的(改进技术后的),间接设还是
直接设。
考虑好应该列一元一次方程,还是分式方程,还是一元二次方程,还是不等式(组)。
5、列方程时,时间、长度等单位要统一,分式方程注意一定要检验
6、用数字序号表示角,或需要做辅助线的,要想着在答题卡上做出来,不能只画在(标
在)卷面上,(自己添加的辅助线和数字、字母均要在图中和题中说明,没有必要的去擦掉)
7、标重点号的语句一定要仔细阅读,体会重点号的含义。
8、一定注意题中括号内说明的作用,它可能提示你是否包括边界点,也可能是计算公式,
是否重视括号内的说明可能直接影响你是否得分。
9、不等式组的题一定要有结论,还要注意看是否求整数解。
如果是分式,注意分母不等为“0”
10、画图题的要求一般会用①②等注明,画完后要逐项核对是否符合各项要求,画图要
先用铅笔画,确认无误后用黑色签字笔描一遍。
(如果有其他要求在根据要求作答)11、统计题看清每个图表的意义,看好条形图和扇形图的对应关系,补全扇形图的别忘
了在图中标项目和百分比,补全条形图的最好在条形上方标注对应数值。
注意不要丢问!
12、解直角三角形的题,一定要强调直角三角形,别用错三角函数,没要求精确度的一
定不要取近似值;要求精确度的,中间结果的近似值要比最后结果多保留一位小数,或中间结果不取近似值,算到最后结果再取近似值,注意有效数字的用法。
没有说明的,用分式表示。
13、一元二次方程不考“十字相乘法”,所以解方程时不用考虑用“十字相乘”分解。
但其他的题型中多是能用“十字相乘法”来解出答案。
14、分段函数一定要注意取值范围是否包括边界点!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一定要检查自变量是否在取值范围之内!分别列的分段函数一定要注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5、全等或相似的题不用写“SAS”、“HL”等理由,通常有多个问的题目,第一问证明全
等或相似的,在后面的计算或证明中都会用上。
第一问中假设的条件、结论,第二问中是不一定成立的。
也不是当做已知条件。
16、25、26两道大题不要空着不做,一般来说前两问还是比较简单的,答了基本你就拿
分了!后面的实在不会就懵个数或结论吧,知道多少就写多少,不管是对错,只要与本题相关和用到的公式、结论和知识点,都会由一定的分值,一定要答哦,也许幸运之神就站在你身边呢。
17、最后,千万把答题纸和答题卡弄折皱和花了,选择和填空没有时间或者真的不会,猜也要写一个答案。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中考考场上发挥出色!取得优异的成绩!
回报父母、回报师长、回报母校!圆梦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