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习题
答案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基本分类方法有: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序】;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热电偶测量的基本定律是什么?常见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和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
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
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
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端温度校正法和补偿导线法。
为什么热电阻常见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电阻测温信号经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对于DDZ-Ⅲ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试回答:
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变送器的任务就是将各种不同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什么是变送器零点、零点迁移调整和量程调整?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电路主要是在热电偶回路中串接一个电桥电路。
电桥的功能是实现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测量零点的调整。
大幅度的零点调整叫零点迁移。
实用价值是:有些工艺的参数变化范围很小,例如,某设备的温度总在500~1000度之间变化。
如果仪表测量范围在0 ~1000度之间,则500℃以下测量区域属于浪费。
因为变送器的输出范围是一定的。
可经过零点迁移,配合量程调整,使仪表的测量范围在500~1000℃之间,可提高测量精度。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起什么作用?
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是热端温度和冷端的函数差,为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使冷端温度保持恒定;热电偶分度表给出的热电势是以冷端温度0度为依据,否则会产生误差。
5、电容式差压传感器和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原理
当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一个被测压力是大气压时,就成为压力变送器。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先将压力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再将电容量转换成标准电流输出。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原理构成的。
电阻应变片有金属应变片(金属丝或金属箔)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R=ρL/S,当应变片产生纵向拉伸变形时,L变大、S变小,其阻值增加;当应变片产生纵向压缩变形时,S 变大、 L变小,其阻值减小。
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可用电桥测出。
6、差压式流量计原理?
差压式(也称节流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流动的节流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差而实现流量测量。
一般是由能将被测流量转化为差压信号的节流器和能将此差压转化为电信号的差压计两部分组成。
7、什么是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什么是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调解阀?
在调节阀前后压差固定的情况下得出的流量特性称为固有流量特性,也叫理想流量特性,完全取决于发行的形状。
最常见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快开三种;调节阀的工作哟流量特性值得是固有流量特性发生畸变,与调节阀级结构和配管情况有关系。
8、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什么是机理分析法建模?
经过分析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物料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化学反应定律、电路基本定律等,从而导出对象的数学模型。
什么是实验法建模?
实验法建模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相关的平衡方程,得到数学模型。
从阶跃响应曲线来看,大多数被控过程有何特点?
从阶跃响应曲线来看,大多数被控过程的特点是被控量的变化往往是不震荡的、单调的、有滞后和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