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一、前三次量化宽松是什么?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通常为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改变市场主体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

与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

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减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1、QE1的内容QE1背景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市场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并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美国想注资金融业以消除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连续7次下调联邦市场利率,至2008年底,利率已降至0%-0.25%的低位。

但结果却并收受到明显效果,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美国为了救市转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购买美国资产以及债券,由此不得不印发大量美钞以购买相应的资产。

QE1的实施过程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这是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开始。

2009年3月18日FOMC召开会议,决定美联储在未来6个月内购入最高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

同时将在原先决定购买50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础上,再购买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中宣布,决定总计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

后者略低于联储早先公布的2000亿美元。

美联储由此小幅缩减了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规模。

2010年4月28日,美联储在利率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未再提及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的问题。

这标志着联储的首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式结束。

首轮定量宽松总计为金融系统及市场提供了1.725万亿美元流动性。

QE1对市场产生的影响QE1对GDP、股指、就业率、美元、黄金、原油的影响GDP:自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对提振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GDP环比年率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第四季度触底反弹,一路上扬。

股指:截至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

这使得美国标准普洱500指数从2009年3月底的797.87点升至2010年4月底的1186.69点左右,涨幅超过48.7%。

就业率:美国自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从上表中显示的失业率来看,短期和长期内失业率均未有明显改善,不降反增。

尤其是2009年4月到5月短短一个月间,失业率从8.9%直升至9.4%,之后数月又升至10%及以上,数据表明美联储的QE1计划对于失业的调整彻底失败。

美元:2009年3月QE1实施后,美元指数下跌趋势确立,随着各国轰轰烈烈的救市行动,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转战美国股市、商品市场、新兴市场。

美国的股市则是2009年3月份QE1后开始反弹,由于美元下探,全球商品市场大幅反弹,但由于短期债券的利率过高,市场还没有出现大量拆借资金去对冲通货膨胀。

黄金、原油:QE1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NYMEX原油期货为例2009年2月18日见底47.31美元,随后震荡上行在2010年5月3日到达93.31美元,涨幅近1倍。

黄金的走势则更显凌厉。

一路上涨,2010年11月5日再次创出新高,现货黄金价格接近1400美元。

2、QE2的内容QE2实施的背景及实施过程虽然大宗商品和股市在持续攀升,但金融机构仍处于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而且经济走势仍有极大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惜贷心理造成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不能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从而难以促进投资。

进入2010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5%以上的高位,表明美国经济形势仍不明朗。

2010年9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国的失业率过高(9.5%)和通货膨胀水平过低(2010年9月份CPI升0.1%;核心CPI持平),相应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8.5,显示消费提振乏力,为了寻求培育最大程度上的就业和物价稳定性,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帮助确保长期内的通胀水平符合货币政策目标,FOMC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0到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并在2010年11月4日凌晨发布了利率政策声明,决定提高其债券持有量,即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也就是每个月收购大约750亿美元。

QE2实施后对美国GDP、股指、失业、美元、原油、黄金的影响GDP: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

美国经济复苏增强的迹象愈发凸显。

但经济增速无法显著改善就业情况。

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8%,这是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速。

这一创新低的经济增速也让市场开始担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能否延续去年的强劲复苏表现,失业率依旧高,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

股指:E2的实施,美国经济持续改善,助燃美国股市。

2011年上半年,美国市场股指增幅和市值增幅大致相当。

其中,市值增长5.4%,股指上涨5.36%。

失业:QE2 的实施,一定程度刺激了美国经济,2011年3月份美国失业率为8.8%。

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年来的最低点。

但近期能源价格高涨和日本的天灾开始拖累美国经济,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5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9.1%,比4月份高出0.1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环比也仅增加54000人,是8个月以来最少的。

美元: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促使投资者开始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这直接导致了美元指数大幅下挫。

美元兑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大幅走低。

异常惨淡的非农就业数据,加上市场继续受到欧债危机忧虑的影响,避险资金重新回到商品市场寻求避险。

石油:油价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原油价格由美元标价,最近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直接引发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二是受就业数据再次低迷影响,美国可能将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这种预期提升再次刺激了原油价格上涨;三是近期新兴国家经济数据良好,其复苏超预期也提高了对原油需求的预期。

黄金:美元指数回落与原油价格大涨共同推动了黄金价格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欧债危机的投机题材已经令市场有些乏味,市场将再度聚焦美国基本面倾向,糟糕的非农数据使得美元“注水”行动可能继续,因此金价继续上行。

3、QE3的内容2012年9月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QE),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内容是在2012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等量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每月购债规模最高时达850亿美元;伯南克卸任之前,在2013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首次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今年10月联储正式宣布结束QE3。

QE3的影响美联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出口和美整体经济。

脱胎于2008美国金融危机之际的第一轮QE,旨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

2010年8月、2012年9月美联储相继展开旨在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二轮、第三轮QE,而这三轮QE也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膨胀到了4.48万亿美元。

在QE营造的宽松环境中,美国经济的复苏显而易见。

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的3.0%,而这个数字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曾为负值。

此外,美国失业率已经从10%的高位下滑到今年9月份的5.9%,就业市场前景趋于良好。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近日也发表言论称,QE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对实体经济贡献不大。

但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将冒极大的风险,海量的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国际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有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灾难也许会比之前更沉重。

从全球市场看,“定量宽松”还将加祸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并促使别国货币也出现贬值。

此举对全球结算以及支付工具的美元打击巨大,同时会给持有高额美元资产的中国带来严重损失。

二、QE3退出将对全球特别是中国带来什么影响?1、对全球的影响1)对新兴经济体:QE结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恐怕远远大于本土经济。

因新兴市场没有经历高利率环境,如果美联储提高利率,那对新兴市场是相当不利的。

另,美元的持续走强将造成其他国家货币的相对贬值,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撤离,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将同时面临资本外流和出口资源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冲击,发展环境将持续恶化,冲击较大。

2)在加息预期的提振下,美元指数持续升高。

3)而在大宗商品方面,加息预期将使其价格持续低迷。

虽然在地缘政治的冲击之下,大宗商品会间歇性反弹,但在全球需求疲弱复苏、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价格难有趋势性上行。

2、对中国的影响1、我国外汇占款较高,QE终结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

但中国拥有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足以应对资本流出危机。

2、美国退出QE会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缺,便于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3、QE退出将加剧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行,推动央行货币投放渠道转变。

4、QE退出还将加剧中国出口复苏的压力,促使国内采取更多的内生性微刺激措施,倒逼国内改革。

5、中国应对QE退出的举措:一方面,中国适时提出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主动让资本走出去,积极顺应“后QE”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是否加快进入加息通道,同时,密切关注其对中国出口的实际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