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共104页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共104页
如大班的主题“快与慢”主题
每一个孩子都有快和慢的体验,快的生活节奏和慢的生活节奏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行动太慢会怎么样?生活中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应该慢?怎样安排生活节 奏才合理?围绕这些去体验活动是可以的。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
有24个活动:
快快国和慢慢国、慢吞吞的小熊、泡茶、拔苗助长、小小赛车手、雨天的车要慢慢 开、最快的车、鼓点声声、拍球、金龙狂舞、划龙船、船沉了、小船飞上天、画 笔飞扬、直直和弯弯、马儿跑得快、争分夺秒、一分钟有多长、小小赛车手、降 落伞、小伞兵、日月山、写汉字、钟老头买钟。
活动比较多的让幼儿听一听、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做一 做。
• 第三步:思考 • 确立课程修订基础理念
思考的主要问题:
➢ 幼儿园课程变革的新趋势是什么? ➢ 幼儿课程变革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 ➢ 幼儿园课程中有没有一些最为基本的范畴? ➢ 幼儿园领域内容如何与主题协调?活动内容如何与主题契合? ➢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线索如何呈现?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梯度如何把握?
1、生命是基础
生命是一切的源头。对幼儿生命的滋养与呵护是幼儿教 育的基础工作,只有当幼儿有活泼与健康的生命力,他 的智力、情感、社会性才能健康的发展。因而,我们强 调深刻的理解与尊重儿童生命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 幼儿生命的基本特点: • 在身体、心灵和精神上幼儿都还是一个未
完成的生命。
• 四肢活跃,用整个身体去体验与感受世界 • 还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 • 还不能进行大量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思考
➢1、课程内容的建构突显了“我自己”的发 展线索,但对我与自然“、“我与社会” 的内容关注不够。
年龄班
主题名称
小班(上) 哭哭笑笑;和水果宝宝一起玩;镜子里的我;瓶瓶罐罐;拔萝卜
小班(下) 我们吃什么;青青小草;宝宝和妈妈;小兔儿乖乖;奇妙的水
中班(上) 鼻子和气味;爬呀爬;软和硬;会跳舞的树叶;小花布
采众长。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研究分析 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编写的课程 特色: ➢ 第一,强调学习是积极、自觉的活动过程,是建构的实践 。 ➢ 第二,强调互动(师幼、幼幼等)及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主题介绍,尤其是主题说明语言亲切。
学习中的启发:
报告内容:
• 课程修订的缘起 • 课程修订的思路 • 课程修订后的特点与特色
课程修订的缘起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1版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9.
• 依据: • 新纲要精神 • 陈鹤琴先生的课程组织思想 • 主题式课程
• 突破与贡献: • 是国内较早的一套主题式幼儿园课程 • 促进了新纲要的贯彻与实施 • 促进幼儿教师课程观的更新(分科到整合) • 改变幼儿园课程学科化、小学化倾向
(2)儿童必须有相关经验支撑才可以建构。(儿童的建构与互动能力本 身需要培养,这对教师指导提出了能力上的挑战)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研究分析
➢ 在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 ➢ 强调目标生态、内容生态、活动生态、人际生态等
理念。 ➢ 强调儿童的体验、探究、交往活动。
➢学习中的启发
基本观点: ➢生命是基础 ➢实践是通道 ➢智慧是目标
智慧生命:唤醒与培养
实 践 自然生命:滋养与呵护
课程理念:幼儿园生命·实践·智慧课程 是从对儿童的生命理解出发,以关注儿童独特生命的价值 为宗旨的课程。 这一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的生命发展逻辑,以儿童生命的现 实活动与可能活动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能促进儿童生命 生长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儿童智慧的生成。
• 3-4岁孩子生命特点描述:
是幻想与想象的黄金时期,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花很多时间去看、观察和模仿。他们 整天忙于探索自己的世界,常游离于集体 活动之外。对完善运动技能很感兴趣。 他
们喜欢重复的活动,如反复听一个故事, 一首歌曲。喜欢不断完成又破坏,比如把 堆在一起又散开。这些对于将来他们对变 化和稳定的理解非常重要。
➢ 1、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学习的理论,而不是课程的理论,它更多说明的 是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进行才更为有效。这固然是课程建构的一个 重要基础,但仅以一个学习理论来支撑一个课程体系仍有局限。
➢ 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的是学习时的建构和互动,但有效的建构互动 是需要条件的:
(1)以师生互动来说,对师生比有一定要求;我国许多幼儿园很难达到 这样的要求。(一个班最好不超过15个孩子)
• 4-5岁孩子生命特点描述:
• “精力充沛”和“想象力丰富” ,喜欢扮演各种社会角 色,喜欢和人交流,开始有幽默感。他们的语言可能包括 一些傻乎乎的词儿,也可能有一些不敬的话。他们的话还 常伴随着喧闹的大笑声。对他们来说想象突然变得比现实 生活还重要,这使他们常常感到迷惑,分不清现实和“想 象中的现实”。讲一些颠三倒四的故事和说话夸张也是常 有的事。他们对自己能做的事感觉良好,表现出自信,并 愿意尝试新的冒险。他们会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拐弯跑, 蹬着小三轮车或踏板车猛冲一气。往往不能正确估计自己 的实力而尝试一些危险、出格的事,常常缺乏耐心。
中班(下) 我真能干;桥这一家子;花花朵朵;我想飞;花木兰
大班(上) 我的故事;看海去;城市风景;谢谢你;旋转总动员 大班(下) 白天黑夜;绿野仙踪;房子的秘密;快和慢;你快乐,我快乐
总计 30个主题
2、主题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但具体活动与主题核心经验
相关的内容逻辑链接需要加强。(每学期5个主题)
……
• 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基本趋势: 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生活本位——生命本位来自• 课程变革的基本立足点:
为儿童的一生幸福奠基 (纲要精神)
• 幼儿园课程中最为基本的范畴: 生命 ·实践 ·智慧
• 为何将其立为基本范畴:
• 生命与生活、主体、儿童 • 实践与体验、活动、探究 • 智慧与知识、能力、智力
学习
• 第一步:反省 • 反省分析第一版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听取专家
意见、教研员意见、一线教师意见) ➢ 如:主题语言不够亲切,主题名称不够新颖,主题
内容需要更新,横向主题与纵向领域之间的协调
问题,关于数学内容的安排,主题内容的普适性、
教材资源的经典性问题等等。
• 第二步:学习 • 研究分析其他一些使用较广泛的教材,博
• 不足与局限: • 关注了主题整合对领域的连续性关注不够 • 主题内容的新颖性与普适性不足 • 教材资源的经典性不够(如音乐、故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理解的不断深 入,这套课程资源在使用中暴露出的局 限,使修订完善成为必须。
课程修订思路
行动
反省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