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次北固山下(教学完整)1PPT课件

次北固山下(教学完整)1PPT课件


传说有一年七月七日,汉武帝在承华
殿斋戒。等到中午时分,一只青色的鸟从 西方飞来,停在宫殿前面。汉武帝就向东 方朔问原因。东方朔回答说:这是西王母 要来了。不久,西王母果真到此。有两只 像鸾的青鸟,分别侍立在西王母两旁。后 来,人们就用“青鸟”指使者或传递书信的 人,又称作“青雀”、“青禽”、“青鸾”、“青 鸟使”等。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
展的普遍规律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内容理解
•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青 山、绿 水:描写景色,暗藏忧郁之情。
•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潮 平 、岸 阔: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之景。
•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海 日、 江 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残 夜、 旧 年——却使人产生惆怅之情
•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乡 书、归 雁:点出全诗的感情——淡淡的 思乡愁绪。
合作交流: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 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 书成,共200卷,名为《群 书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重点词语解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 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 时的景象。
次北固山下
文学常识
近体诗
绝句(唐) 律诗
中国古典诗歌
词(宋)
小令

散曲 戏剧
套数(元)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 北,三面临江。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 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 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 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 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 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 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 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 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思乡句子: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回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北固山下
学习目标
识。 2.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3.背诵并默写全诗。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
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 据诗意,在这里应解为“经过”,因为从颔 联即可察知:诗人所乘之舟是在江中行驶的。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 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 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 实无其事。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 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 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 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淡的 乡愁。
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 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 你感觉如何?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 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 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 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 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 舟”行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们 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他乡,漂泊 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4.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直接表达感情,同时 呼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 一层思乡情绪.
雁足传书
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
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 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 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 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 夫妻团圆的心情。前者是对国的忠心,后者是对 感情的忠贞,这两种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 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 千古佳话。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鸿雁”之前 ,还有 “青鸟传书”的故事,这是上古神话留给 我们的想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