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

12、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名鼎鼎的欧阳修,以上是关于他“三上”的故事,希望他的成功秘诀能给你启迪。
二、【走近作者】
1、欧 阳 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之一,古文运动领袖。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启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既要 看到它的好处,也要看到它的弊端。
八、【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
“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2、六一居士的由来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为居士
(2)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你还知道哪些“居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音
自矜(jīn)家圃(pǔ)睨之(nì)发矢(shǐ)微颔(hàn)
汝(rǔ)忿然(fèn)酌油(zhuó)以杓(sháo)沥之(lì)
遣之(qiǎn)
4、【文意疏通】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举手质疑,全班一起探讨。
2、教师点拨。
五、【合作探究】
1、说说第一段中卖油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第一段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微颔之”等词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对陈康肃公射术的不屑一顾,刻画出了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
1、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识记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学习态度。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导语:
有一个北宋的文坛领袖。当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都在‘三上’。所谓马上、枕上、车上啊。”白天要上班,要处理公务,自然没有时间考虑写文章写诗词,只有利用一点点滴的时间。宋代入朝多骑马,于是马上构思。睡觉前回顾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构思。上厕所时反正也不能处理公务,正好可以利用时间来写诗作文。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睛看,表现了卖油翁不是很在意,满不在乎的情态。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觉得很了不起。
4、康肃笑而遣之。
说明陈康肃公幡然悔悟。
小结:
主题归纳:本文通过陈咨尧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必要骄傲自满。
绝技
陈尧咨 :善射
卖油翁:善酌
神态
忿然笑而遣之
睨之
语言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动作
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性格
自矜(骄傲)
自以为是
不可一世
谦虚,沉稳
不夸耀
4、谁是本文的主人公?
明确:主人公是卖翁油,因为卖油翁表演酌油,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 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加上文章的题目为《卖油翁》,所以卖油翁是主人公。
5、你从这篇文章悟出了什么道理?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启发:其一,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如唱歌、画画、体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实践,多训练,才能熟练,熟练了才能“生巧”。
其二,不可自傲,精益求精。
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你想起哪些名言警句?
初一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2、卖油翁(欧阳修)
课题
《卖油翁》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识记欧阳修的相关文学常识。
2、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识记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5、谦受益,满招损。
6、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会更加灿烂夺目。
六、【语言品味】
下列划横线的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神情和态度?
1、公亦以 此 自矜。
矜:自夸,表现了陈康肃公骄傲自大,喜欢自我炫耀。
写作特色
1.故事中蕴含着哲理。
2.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七、【拓展延伸】
你怎样看待“熟能生巧”的说法?
示例一:“熟能生巧”有道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示例二:一味追求“熟能生巧”也有弊端,它会令人不思创新,墨守成规。
示例三:做事除了熟练,还要善于总结规律,发现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本文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开端:陈康肃公擅长射箭,并以此自夸,卖油翁却不在意。
发展:陈康肃公认为自己箭术精湛,卖油翁只是认为手熟。
高潮:卖油翁从钱孔滴油,钱孔滴油不沾,技高一筹。
结局:陈康肃公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3、文中的两个人物各怀何种绝技?他们的性格相同吗?你更欣赏谁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