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向孩子学习》有感

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向孩子学习》有感

读《向孩子学习》有感
我读了《向孩子学习》这本书,这是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同时也是本执教者必读的书,它挑战传统的儿童观、成人观、教育观、学习观及文化传承观,提出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一极具震撼力的口号。

《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给我印象很深刻。

一天,上课铃响过之后,任课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教室,当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时,便生气地问道:“今天谁是值日生?为什么不擦黑板?”班里一片寂静。

老师见没有人答应,就又问了一遍。

忽然,一个矮个子的小男孩跑上去,迅速地擦了起来。

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

他认真地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地方够不着,他不得不搬了一把小椅子来,站上去擦。

班里仍是一片寂静。

这时老师咳了一下,发话了:“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不负责而引起的,耽误了大家这么宝贵的时间。

”班里一片骚动,不知是谁小声。

嚷了一句:“今天不该他值日。

”随后,一个学习成绩拔尖的女生慢腾腾地站起来说:“今天是我值日。

”老师的脸色变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要注意。

”这时,那个矮个子小男孩擦完黑板,搬着椅子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想想,如果这位老师当时能够抓住那位同学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那位同学的自尊一定会得到提高。

可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式。

读完这个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能想象的到上面的事例中,老师的话会怎样打击第一位小男孩的自尊心?老师只看孩子的成绩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好坏,本应该受到鼓励的孩子,却遭到老师的批评,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这使我想到了我们一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实践的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常会忘记我们应有的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横量孩子。

时常会忽略对孩子的尊重,殊不知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得到老师的尊重。

他们希望得到表扬,他们需要被尊重。

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美的话也会使他们心花怒放,也可能是一句简单的赞美能使他们对自己有了自信,有了学习的兴趣。

有时教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一定要头脑清新,不能像上面的老师那样凭感觉去办事,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学生的行为,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孩子、批评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灵就会造成极大地伤害,也会扭曲孩子的是非观念。

教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心中要有一个是非标准,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

这也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所应该做的。

孩子虽小,他们也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有他们的是非标准,道德评价标准。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标准和道德观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铸就良好的个性行为和道德品质,也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学习永远是双向的过程,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我们的不良习惯和不雅言语,立刻就会被孩子模仿复制;孩子的纯真和乐观,也无形中熏染着我们。

向孩子学习,留住一份童心,不仅是为了使自己更
年轻,更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

向孩子学习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

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孩子使我们拥有了幸运,才成为了师长;我们应该感激:因为孩子使我们能共享欢乐,才理解了生活。

向孩子学习!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以幸福与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发现的新大陆,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长的欣悦和惊喜;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