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1框一、选择题1.从2014年11月起,美国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该举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成本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由此可见()A.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已能够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B.降低开放程度是克服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有效手段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D.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必须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答案] D[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无法规避,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不能降低开放的程度,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不符。

上述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对外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影响也不一样,依赖程度低影响小,依赖程度高影响大,故选D。

2.有评论针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的“双反”指出:双反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制裁的是中国企业,但也无异于判了欧盟光伏产业死刑。

这是因为欧洲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

这一评论的合理性在于()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中国的光伏产业与欧洲的产业不存在竞争关系D.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其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 D[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本题强调的是之所以说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相竞争的原因所在,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更没有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故排除A、B;中国光伏产业与欧洲光伏产业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观点错误,故排除;根据题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光伏能源是相互替代关系,是互为替代品,互为替代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竞争关系,故D入选。

3.在当今世界的跨国并购中,产品品牌的变更、兴衰,品牌控制权的转移,新兴品牌的崛起,外国品牌在本土的扩张等,构成了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

品牌在跨国并购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①品牌是企业“走出去”的关键②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③品牌竞争替代了价格竞争④品牌可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D[解析]一个企业能否走出去,其因素很多,不能说某个因素是关键因素,①错误;③错误,品牌竞争并没有替代价格竞争,当前依然存在价格竞争;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选D。

4.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努力投身建设,力争尽快从总体小康社会过渡到全面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是()①前者是人们的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后者则以工业品消费为主,不断提高档次②前者是城乡、地区、工农差距拉大,后者是消灭了这三大差距③前者是有一部分人的温饱未完全解决,后者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④前者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

后者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提高,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A.①③④B.⑦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 A[解析]②项中“消灭三大差距”说法错误,故选A。

5.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加快美元贬值速度,继而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对中国等债权国来说,这不仅增加了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还令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蒙受巨大损失。

材料表明()①生产全球化可使大量资本在全球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②多极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③全球化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④必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 B[解析]①错,应该是资本全球化;②错,应该是经济全球化;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6.你脚上的鞋是Made In China吗?过去30多年里,运动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1981年,耐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权衡,选择了在中国生产运动鞋;30年后的今天,越南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了耐克的第一生产大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耐克公司像候鸟一样不断迁移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②促进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解析]该题回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考核。

从生产要素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国际分工水平、国际贸易发展等角度具体表述。

要求学生要根据课本内容准确、全面回答。

一、选择题1.读下图。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

据此可以推断()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根据题中数值比较,甲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粮食,乙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肉类,所以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故入选。

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而不是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而不是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故排除。

2.下图主要表明经济全球化()A.既是机遇,又是挑战B.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C.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推动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答案] C[解析]漫画中“美欧日货币放水”导致“发展中国家输入型通胀”。

经济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发行货币,热钱涌入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输入型通胀,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C说法正确;AD与题意无关;B与题意不符。

3.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

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①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②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④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跨国公司的作用。

从材料主旨看,主要强调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①③正确;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所以②④错误。

故选B项。

4.目前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华都有大量投资,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外资投资地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目的在于()A.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B.追求更大的利润C.帮助中国解决资金困难D.推行经济霸权[答案] B[解析]跨国公司是企业,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营利,因此B正确;A不是目的;C、D 表述错误。

5.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

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

“涟漪效应”表明()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B.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C.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D.经济落后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答案] C[解析]由材料“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表明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因此C符合题意;B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A表述片面。

6.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其全球化的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这说明跨国公司()A.跨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B.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C.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最好形式D.使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答案] B[解析]跨国公司的经营方式促进了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体现了B;材料没体现“社会制度”,故排除A;各国发展经济的最好形式因国情而不同,不能一刀切,故C错误;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所以跨国公司解决不了D 中的问题,D错误。

7.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内地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贴上美国的商标在全球销售。

从某一个侧面看,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吻合的是()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答案] C[解析]本题具有一定区分度,玩具娃娃的生产在各国进行分工,表明了生产的全球化和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同时,在全球销售表明贸易的全球化。

贴上美国的商标表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选项C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

二、非选择题8.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

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入世十几年来,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 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 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答案]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融合。

②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③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世界为中国提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就业机会以及广阔的投资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