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疾病》PPT课件
(一)定义与好发时间
定义:过度紧张是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过机体 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状态。
好发时间:常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
医学PPT
2
(二)病因
1、锻炼较少,训练水平低,缺乏比赛经验。 2、因病长期停训者,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过分
疲劳而发病。 3、高水平运动员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发生。 4、饭后不久剧烈运动引起。
医学PPT
18
2、溶血和红细胞破坏增加
(1) 剧烈运动使体温升高,血酸度增加,儿茶酚胺 分泌增多等,可引起红细胞膜的滤过性和变形性改变, 使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 (2)由于剧烈运动使肌肉收缩和血流加快,血管受 挤压,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撞击摩擦加剧,红细胞破 坏增加。
医学PPT
19
3、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
医学PPT
15
(四)预防
1、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心脏功能。
2、参训参赛前要体检。
3、久蹲后要慢慢站起,疾跑后应继续慢跑一段,并作
深呼吸,逐渐停下来。
4、饥饿或空腹时不宜参加运动。
5、长距离运动要及时补糖、盐、水。
6、剧烈运动后应休息半小时后淋浴。
7、若有晕厥先兆,应立即平卧。
医学PPT
16
三、运动性贫血
医学PPT
7
3、 心功能不全者
半卧位、保持安静,注意保暖,针刺或指掐内关、足
三里穴。
4、昏迷者
针刺内关、足三里、百会、人中、合谷、涌泉等穴。
5、呼吸或心跳停止者
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与此同时迅速通
知医生或医院作进一步抢救 。
医学PPT
8
(五) 预 防
1、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原则。
2、水平低、素质差、体弱或有病者,应量力而行,循
医学PPT
12
(二)临床表现:
1、晕厥前:
全身软弱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
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强烈的饥饿感(低血糖者)。
2、昏迷后:
意识丧失,手足发凉、脉率快而细弱、血
压下降或正常、呼吸加快或减弱。(一般昏倒数秒,长
者1~2小时)
3、清醒后:
有头痛、头晕、乏力,可医有学PP恶T 心、呕吐。
13
(三)处理
医学PPT
6
(四) 处 理
1、单纯虚脱型 平卧、保暖和热饮后逐渐好转,一般1~2天病情可恢复。
必要者可吸氧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2、急性胃肠道综合症者
患者应停止专项训练,休息观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一般1~2周内可恢复训练。若反复 出现症状及胃出血者,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大量血液积
聚在下肢,使回心血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脑供血
不足,重力性休克。
4、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吸气后憋气后,使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回心血量下
降,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
医学PPT
11
5、低血糖症
长时间运动,血糖大量消耗等造成。 6、心源性晕厥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 (2)激烈运动引发心律失常所致。 (3)冠状动脉因免感性增强或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 痉挛引起心肌缺血。
变化所导致的意识短暂紊乱或丧失。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1、血管扩张性晕厥:
由于神经反射引起广泛性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一时 性脑缺血。
2、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
久蹲、长期卧床后突然改为站位,肌肉泵和血管调节
功能失调,引起回心血量骤减,血压下降、一时性脑缺
血。
医பைடு நூலகம்PPT
10
3、重力性休克:
运动后突然站立不动,使下肢血管失去肌肉收缩对其
第十章 运动性疾病
教学任务: 了解各种常见运动性病症的病因、发病
机理、症状与诊断,掌握它们的处理方
法和预防措施。
主要教学内容:
过度紧张 、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贫血、肌肉痉 挛、中暑、冻伤等。
重 点 :运动性疾病的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
难 点 :运动性疾病的发医学病PP机T 理
1
一、过 度 紧 张
(1)剧烈运动使能量大量损耗,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 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将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而出现贫血。
(2)剧烈运动易使铁丢失,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造成贫血。
铁丢失的途径主要有:
①运动时大量排汗使铁丢失。
1、使患者处于平卧位,或下肢抬高位。 2、松开衣扣、腰带。 3、保暖。 4、按摩下肢(向心重推摩) 5、嗅闻氨水或点掐(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
穴使其苏醒。
医学PPT
14
6、若有呕吐,将头部转向一侧,防止舌头或呕吐物堵 塞呼吸道。 7、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做胸外心脏 挤压术。 8、清醒后可饮服含糖热饮料或少量白兰地。 9、注意休息,促进恢复。
4、运动中心血管意外: (1)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心 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预后良好。
医学PPT
5
(2)症状重者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常在 剧烈运动时呼吸困难、胸痛或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甚 至骤然晕倒、抽搐而死亡。 (3)运动中心血管意外的原因主要为:由于过度疲劳、 兴奋和精神紧张及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浴等诱发心血管 疾患所致。 5、晕厥
运动性贫血是指直接由运动训练造成的贫血。 我国对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Hb值 :男〈120g/L,女〈105g/L; 14岁以下男女均〈120g/L。
WHO对运动员的贫血标准为:男子〈130g/L,女子 〈120g/L。
医学PPT
17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1、血浆稀释引起相对贫血 耐力性运动项目经过系统训练后,可以引起血浆容量 增加,出现相对的血液稀释状态,表现为血红蛋白的 浓度减少,测试结果为贫血。
医学PPT
3
(三)临床表现
1、 虚脱症 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和大汗淋漓等症状。 2、脑血管痉挛 运动后突发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伴有头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短时间内恢复。
医学PPT
4
3、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常在剧烈运动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 色苍白、腹痛,有的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试(+)。
序渐进,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加强医务监督,并注意
休息。
3、运动员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前,要仔细询问病史、
家族史和进行体检。
4、 饭后应休息2~3小时后才能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
员选才时,对身体瘦高且高度近视者,全面体格检查,
排除马凡氏综合症,防止医运学P动PT猝死。
9
二、运动与晕厥
晕厥 :是由于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