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级卫视的频道定位与特色频道模式 --以东方卫视为例

省级卫视的频道定位与特色频道模式 --以东方卫视为例


体收视率达提高。 在节目制作上,东方卫视没有局限在区域文化的视角,为了“放眼全国”的总体规划相匹
配,大规模引见社会制作公司的节目,通过搭建社会化制作平台,组成了一个社会化制作的 精品栏目总汇,既获得了相对丰富的节目源,又避免了资源有限造成的节目形态突破难道问 题。
(2)包装轩窗凸显频道品牌 东方卫视对于频道的整体包装和宣传在所有省级卫视中做的是比较“出彩”的。其品牌推 广战役在整个频道的人员结构、栏目结构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已经打响。城市中随处 可见的东方卫视 logo 及宣传广告,电视中唯美的“红色系列”形象宣传片。。。。。。到位的宣传 使得东方卫视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前期的品牌推广人物。而这并不是一种前期的轰炸式炒作, 在接下来的频道发展中,东方卫视也在不断地变化其形象宣传片,使得这种宣传流畅而持续。 除了对频道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包装外,东方卫视对栏目、主持人都有统一点定位包装, 力求栏目设置、主持人包装与频道整体形象的吻合,并且在宣传上也通过精心完善的策划, 完整地传达出了现代都市、青春鲜亮的整体形象定位。 3、东方卫视定位的实现效果【2】 经过一年的跑马圈地,东方卫视收获了相当可观点覆盖率,而以下的调查又为频道的持 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 (1)频道认知度、知名度评估 92%的被访者曾经与他人谈论过东方卫视,其中66.2%的观众是谈论好看到节目,39.7% 的观众谈论过喜爱的主持人,33.1%的观众谈论过频道播出的某个社会热点事件。受访者对 频道印象比较集中在:漂亮、时尚、风格像港台频道特别是凤凰卫视、娱乐和新闻节目好看、 节目形式新颖等。 (2)频道满意度评估 东方卫视 LOGO 的满意度比较高,对频道形象的评价方面,满意度也比较高。观众对东 方卫视新闻节目的平均态度为比较满意。“信息量全面丰富“、能快速地接触和报道城市现实 问题”、能敏锐地追踪城市和社会时尚与潮流“三方面观众满意度比较高,均超过70%。但观 众在帮助我了解上海,提升了上海形象这一点上满意度却不高,只有24%。东方卫视娱乐、 综艺节目的满意度较高。 (3)节目认知度、和满意度评估 东方卫视节目的平均认知度和满意度较高,平均认知度达到74.4%,综合满意度达到
64%。数据显示,东方卫视的娱乐、综艺、时尚类节目知名度、满意度和忠诚度最高,其次 是重大体育赛事转播,而新闻类节目却是位列第三。
(4)受众结构分析 东方卫视的核心观众是14—25岁的中学生和大学生;46—55岁的拥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 化的机关干部、企业白领。将他们划为核心观众的依据是他们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和忠诚度都 比较高。此外,经多项比较后发现35—55岁之间的中年人是东方卫视新闻节目最稳定的核心 收视群。 (5)广告投放情况 通过对于部分广告商的调研显示,94%的广告商表示愿意在东方卫视投放广告。其中37% 的广告商愿意在东方卫视的娱乐、综艺节目投放广告,原因是这类节目好看收视率高;21% 的广告商愿意投放新闻节目广告;17%的广告商选择投放电视剧广告。 4、东方卫视的定位设计和特色频道模式有待提高的方面 东方卫视通过对于频道定位和频道模式的建构,冲破了省级卫视的平淡格局,显示出了 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上述的调查显示,东方卫视在内容定位和特色模式的打造上仍认需要 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在内容定位上,“以新闻见长“的主题依然有待突出。新闻类节目需要在 内容上进行纵向(即新闻的深度)的挖掘,以此增加新闻节目的”质感“;在类型上可以加大 最具上海特色也是最容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财经新闻点比重,以此增强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 力。同样,在体育方面,可以依托上海体育专业频道的优势以及上海多次承办重大国际、国 内赛事的现实资源,加强对体育报道的力度,从而突出”以体育为补充“的节目定位。 三、建构与频道定位相符合的特色频道模式 如果说,频道定位是频道发展的起点,那么特色频道模式就是频道发展的保障。特色频 道模式是与频道定位相匹配的频道运营理念和频道管理模式,这是频道持续发展的保证,同 时也正是目前我国省级卫视所欠缺点方面。 具体来讲,特色频道模式包括以下方面: 1、栏目结构 栏目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就是内容设置要与频道定位相匹配,通过栏目与频道的相关性突 出频道特色。比如,东方卫视在内容定位上突出“以新闻见长”,在栏目结构中,新闻栏目占 据了全天播出时间的近三分之一;安徽卫视以电视剧为卖点,因此,电视剧就是栏目的主结 构,尤其在周末,除了可数的几档综艺节目,其他时间和空间基本都被电视剧所“垄断”;海 南旅游卫视定位旅游专业频道,晚上的黄金时段主要分配给旅游类的品牌栏目,打破了电视
2、省级卫视频道定位的问题及原因 (1)目标观众定位模糊:从区域上看,各省的上星卫视都把全国的观众作为自己的潜在 观众,但在年龄、职业、身份以及文化教育程度上则很难进一步准确地描述,仍大有“一台在 此,一网打尽”的雄心壮志。 (2)频道定位缺乏异质性和独家品牌意识;从目前的现状看,各频道的设立依然缺乏以 科学的受众分析和媒介市场分析为基础,跟风抢进的势头仍然存在。随着中央台新闻频道的 开播,以“新闻综合”为定位的省级卫视遭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虽然有一些省级卫视已经纷 纷开始转向,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频道依然停留在“新闻综合”的老路上,而那些转变定位航 向的频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模仿的趋势,“情感”、“财富”都并非独家,而结果就很难塑造 自己的频道品牌。 (3)定位与节目构成之间的名实不符:各省级卫视虽然有了主题性的定位,但往往又迫 于生存压力,为了争夺更大的广告份额不断增加综合要素,表现方式是黄金时间尽量多地播 出电视剧和综艺类节目,而体现本频道特征的专业化对象性节目不是无暇顾忌或是束之高阁, 成为了摆设。导致省级卫视“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的雷同面孔,使得原本属于自己频道特 色的定位渐行渐远。 上述问题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看似“花哨”的频道定位实际并不是真正市场细分的结果, “传者出发”的定位思路使得对于“市场区隔”流于空谈。同时,频道定位的专业化倾向与 运营模式综合化的错位也加剧了频道的相似性。 另外,传统的“文人电视”的思路对于如今电视市场化发展的负作用也是不可小觑。“文人 电视”可以为频道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意见,但仅仅以“一家之言”作为频道发展的风向 标,则很难应付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受众需求。因此,“文人电视”思路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思想 上的“柏拉图”未必能与现实“适位”,更不能带来实际可观点经济效益。
剧播放的单一格局。 栏目构成需要横向和纵向大全面开发。除了要具备贴合频道主题的特色栏目外,还要注
重“栏目的系列化”。栏目系列化有助于突出频道定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层次感和数量上的优势提升受众对 于频道的忠诚度,从而突出频道的品牌形象。
2、制播结构 频道与节目制作公司的合作可以使频道“扬长避短”,带来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 但同时也注意外包节目的质量与频道定位的关联程度,避免因盲目地“求新求变”导致节目内 容与频道定位的错位。 对于电视台或是频道本身而言,在制播结构上,要做到“收放自如”,对于外购节目,既 有内容上的把持,同时也要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政策钳制下有所松动。给予节目制作更大的施 展空间,从节目形态上有所创新和丰富。 3、广告 对于广告市场的争夺,应该说,也是电视台(频道)与广告客户双方实力的体现。一方 面,权威电视媒体广告价格的累计攀升提升了广告商准入的门槛,在名牌频道的黄金时段投 放广告成了客户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频道的广告投放,尤其是非黄金时段, 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从中央台到省级卫视、城市频道的广告营销策略仍然没有分化, 处于无序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广告经营战略。 在这方面,凤凰卫视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借鉴。“大红鹰剧场”、“好日子相聚凤凰台”、 “红玫王特约唐人街”等,烟草类广告占据了其广告收益的相当一部分空间。 凤凰卫视之所以颇受烟草广告商的青睐,一是频道定位与广告客户需求的不谋而合。一 方面,凤凰卫视“全球华人频道”的频道定位刚好为烟草广告客户开拓全球市场的目标提供了 载体。另外一方面,虽然凤凰卫视在内地的落地受到了某种政策上的限制,但由此导致形成 的高端受众群集中的又与烟草企业的目标消费对象相“对应”,因此,这种定位与需求的不谋 而合方便了频道与广告的链接,使频道的盈利渠道更加畅通。 二是凤凰卫视的栏目创新以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得到客户认可能卖出广告投放 的节目才上马;相反没有市场空间在策划阶段就会被淘汰掉,这种先做栏目定位然后拿给广 告赞助商去寻找该栏目的广告市场空间,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大大降低了节目制作风险和 投入费用。 三是其广告插播方式的灵活多样。这样既增加了对节目内容的事先传播以引起观众的注 意提高收视率,又增加了广告位,增加了对赞助商的宣传,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广告收入。
频道定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节目内容为依据,进行频道的规划设置,例如中央台的 音乐频道,即把节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栏目编排在同一个频道里,实现频道产品专业化;另 外一种定位方式是以对象为依据,例如广西卫视的“女性”主题,即把某类对象作为频道设置 的目标,从而实现频道受众市场的“专业化’.
从目前我国省级卫视的定位取向看,这两种定位方式处于共存状态,但却又都没有做到 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定位的初始理想与市场反馈之间的断层,即频道虽然有自己的定位, 但观众却感觉不到。造成这种断层的关键原因是主观臆断的频道定位代替了“用市场说话”的 区隔理念。
二、东方卫视频道定位与特色频道模式分析 1、东方卫视的频道定位 东方卫视避免重蹈前身上海卫视“定位模糊、缺乏特色”的覆辙,从改版策划伊始即从定 位入手。借助上海卫视原本跨地区覆盖的平台,在立足上海的同时,放眼全国。东方卫视首 先抛开了“上海卫视”的区域性名称,在命名上首先淡化了自己的区域性色彩,以“中国都市旗 帜、国际传媒标准、社会制作窗口、全国城市平台”的旗帜,为自己树立了总体的定位和目标 ——“充分发挥上海城市本身独有的综合优势,借鉴国际现金传媒经验,同步启动各方媒体合 作,打造崭新的跨区域电视媒体”。 东方卫视在审视了上海独特的地域优势和自身的竞争潜力的基础上,度身打造了一个都 市化卫视的总体定位。在内容定位上,寻求的是“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尽力避免与其他卫 视频道在节目设置上撞车。以“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的综合频道形象 亮相。 2、东方卫视的特色频道模式 (1)内容设置 东方卫视首先通过每天17档、7个小时的新闻容量体现其“新闻见长”的内容定位,同时, 以新闻节目直播和大量的新闻现场直播凸显其新闻理念。相对于中央台新闻资源的庞大优势, 东方卫视虽然突出“新闻见长”,但并非“用鸡蛋碰势头”,而是以对新闻的再加工为切入点。 有个通俗的说话,看央视的新闻主要是看“谁在说”,看凤凰道新闻主要看其“说什么”,而东 方卫视就将功夫下在“怎么说”上。 为了贴合“以影视支撑”的内容定位,同时又避免陷入电视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是 “同台亮相”的尴尬局面,东方卫视选择了“独家首轮上星+经典港剧回放”的路线,并通过每 天四档的电视剧场,以每档两集连播的方式播出,以期造成阶段性的收视热点,从而带动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