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顶端优势的概念;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木本植物茎的大致结构。
难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主要说明茎是由芽发育成的。
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使学生对芽的位置、外观及发育的方向有常识性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重点探究枝芽的内部结构和发育结果。
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小心地将枝芽剖开,结合教材上的模式图认识各个部分,使学生理解枝芽就是未发育的枝条。
然后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顶芽和侧芽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
三、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准备解剖刀、解剖盘、枝芽等试验用具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媒体视频展示“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初春各种植物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
花的盛开,枝叶的展放,他们的出现都与谁的发育有关系?我们这就一起来学和它有关的知识。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老师的提示,引入本课的课题利用视频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自然提出问题引入本节的课题,同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美好的生活。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芽的类型1、阅读课本第29页图文资料,通过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按着生位置分:芽可以分为和;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
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处。
根据将来发育成什么来区分,芽可分为、和。
其中,枝芽能发育成;花芽能发育成;混合芽能发育成。
多媒体出示各式各样芽的图片:1、大家看这个枝条上有许多芽,它们的位置不同,有的芽位于枝条的顶端,有的位于枝条的侧面。
如果我们按照芽的位置给它分类,你认为可以分哪几类?2、如果按芽的性质和构造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⑴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
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
(2)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过渡: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动起手来,一起来探索吧!学习任务二:芽的结构与发育1、讲述实验的注意事项:(1)、使用解剖刀要注意安全。
(2)、纵切枝芽时,不要切偏,将芽在中央进行纵剖。
(3)、对照多媒体出示枝芽的图片,分清各部分名称。
2、小组合作,体验枝芽的观察,组内成员之间说说你观察到了枝芽的哪些结构,看谁记得快。
课件展示枝芽结构图。
师生共同总结:枝芽由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组成。
3、仔细阅读教材36页第一自然段,了解枝芽每部分的发育情况,进行归纳概括,完成下列横线上的填空,并把枝芽与枝条的相应发育结果连线。
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进行总结。
小结:枝芽的中间部分是芽轴,芽轴顶端的结构是生长点,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芽轴四周生有幼叶,幼叶展放后形成新的叶。
生长点外侧的几个突起是叶原基,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
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是芽原基,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
芽轴的生长使茎不断伸长。
花芽的花部原基逐步发育成雌蕊、雄蕊以及其他结构。
混合芽的花部原基和叶原基分别发育成花和叶。
展示: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对棉花进行打杈。
可以是棉花多生侧枝多开花多结果。
让学生了解顶端优势的原因。
提出问题:(1)什么叫顶端优势?(2)农业生产上,哪些措施是为了促进顶端优势?哪些措施是为了抑制顶端优势?试举例说明。
过渡:同学们,有些植物的茎非常细长,有些木本植物的茎很粗壮,你们知道这些木本植物的茎是为什么增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吧。
学习任务三:木本植物茎(双子叶植物茎)1、看课本31页第一段文字和相关链接,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以下图解教师讲解导管和筛管的作用以及运输物质和方向的异同。
(内)(外)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导管)(分生组织)(筛管)↑向上向下↓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有机物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你们来帮助老师释疑吧。
探究提高题:1、为什么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2、果农在种植果树时,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对某些枝条进行环割树皮,请你进行调查,说明环割树皮的道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彩,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每人一句话说一知识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反馈训练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
五、达标反馈:1、生长在侧枝顶端的芽是()A.顶芽B.侧芽C.枝芽D.花芽2、枝芽中将来发育成茎的是()A.生长点B.芽轴C.侧芽D.叶原基3、枝条的侧芽是由()发育成的?A.叶原基B.生长点C.芽原基D.芽轴4、合欢树是常见的绿化树种,它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的细胞能不断分裂A.分生区B.生长点C.形成层D.韧皮部5、为了促进番茄多开花结果应该顶端优势A.形成层B.韧皮部C.木质部D.导管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芽的类型和发育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在生活中也见过对作物、果树或行道树进行修剪。
但是,学生对于芽的类型和发育关系并不熟悉,不了解对植物进行修剪的目的和原理,更不认识芽的内部结构。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中,利用春天植物萌发的视频导入,让学生从身边的景象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的带动下展开探究。
通过小组活动认识不同类型的芽,辨认枝芽的各部分结构,明确芽的类型和发育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果树和高大乔木等植物,使他们了解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对顶端优势这一现象有直观认识。
效果分析本节课结合课本知识点顺序,组织学生逐一探究,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展示帮助学习理解和记忆本节基础知识,这是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剖、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真正体验由无到有的探索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去体味成功的快乐。
通过探究和细致的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严密的推理上升到理论,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以珍爱每一种生物为结尾,升华了本节课的主题,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材分析《芽的类型和发育》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六节教学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芽的类型、叶芽的结构以及芽和枝条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等。
本节内容主要说明茎是由芽发育成的。
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使学生对芽的位置、外观及发育的方向有常识性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重点探究枝芽的内部结构和发育结果。
然后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主干和侧枝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
芽的类型和发育评测练习1、生长在侧枝顶端的芽是()A.顶芽B.侧芽C.枝芽D.花芽2、枝芽中将来发育成茎的是()A.生长点B.芽轴C.侧芽D.叶原基3、枝条的侧芽是由()发育成的?A.叶原基B.生长点C.芽原基D.芽轴4、合欢树是常见的绿化树种,它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的细胞能不断分裂A.分生区B.生长点C.形成层D.韧皮部5、为了促进番茄多开花结果应该顶端优势6、图一中的 [③] 是,发育成图三中的[ ] 和 [ ] ;图二中的a纵剖后即为图;图二中的芽a和芽b、c在位置关系上分别和图三中的和相同;图四中的1、2、3、4分别发育成图三中的;在图四中, [4] 幼叶是由本图中的[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合课本知识点顺序,组织学生逐一探究,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展示帮助学习理解和记忆本节基础知识,这是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剖、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真正体验由无到有的探索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去体味成功的快乐。
通过探究和细致的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严密的推理上升到理论,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以珍爱每一种生物为结尾,升华了本节课的主题,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有:学生实验操作不正确,如观察的顺序,学生在纵剖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剖偏”的现象等。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巡视、指导学生,课前也应多准备一些带有芽的枝条。
芽的类型和发育课标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说明茎是由芽发育成的。
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对照教学目标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重点)使学生对芽的位置、外观及发育的方向有常识性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重点探究枝芽的内部结构和发育结果。
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小心地将枝芽剖开,结合教材上的模式图认识各个部分,使学生理解枝芽就是未发育的枝条。
2、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顶芽和侧芽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
通过学习目标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明确木本植物的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