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精选】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精选】

今年暑期,为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号召,按照《关于开展XX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中青联【XX】14号文件要求,我校紧紧围绕“践行核心价值,建功美好乡村”这一活动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继承发扬我校“大别山道路”精神为主线,动员全校师生主动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服务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做好实践育人文章,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一、活动概况
学校紧扣活动主题,采取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组建了122支团队,其中1支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60支校级团队,3支学生干部暑期挂职团队、62支院级团队,以及百余支“三下乡”服务小分队;1600余名同学,近名老师参与集中组队活动,活动涉及到省内16个市,45个县和67个乡镇百余个村庄,以及省外的5个市县。

服务团共完成1500余份美好乡村建设问卷调研,120多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余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采访工作,形成60余万字的采访手记和人物通讯,提交万余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

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省团委网站等70余家省内外主流媒体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团队来自各级学生组织干部和普通同学,以及动物医学、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奔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多个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志愿服务。

服务期间,开展了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水产、牲畜养殖及疾病预防等各类科技支农讲座10余场,培训农民1000 人次,设技术咨询点20余处,并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与实践地群众就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走入农户家中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当地村干部座谈,与当地人民群众交谈,并实地进行调研,为当地发展献言献策;遴选了67名优秀大学生骨干,分别奔赴团省委、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开展暑期挂职锻炼,学生骨干涉及到环境监察、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城建发展、质量检测、社区建设等各个岗位,得到了团省委,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团委的一致好评。

关于分散实践,我校万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就近就便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农业科技推广、法律常识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宣传、农村合作医疗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范围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

二、组织部署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党委副书记和校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划拨“三下乡”活动专项经费。

各学院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2日-24日,时任党委副书记王华丽赴蒙城县马集镇慰问了经济管理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25-26日,时任党委书记赵良庆、副校长程备久赴六安市金寨县小南京村慰问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二)加强宣传,注重传播。

今年学校积极响应团中央“运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号召,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报道和互动交流。

60支校级团队建立“三下乡”专题微博、微信,截至目前共发送近千条相关信息,并与校团委“三下乡”专题微博墙联动,通过各个团队和校级组织及时更新的微博和微信的内容、图片、视频等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展示、分享,阅读量已达到101万人次。

通过建立校级“三下乡”qq群,为学生搭建实践活动的交流平台,校园网也及时发布相关新闻近30篇,进一步拓宽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影响力。

(三)严格要求,务求实效。

为了保证活动取得实效,今年的“三下乡”活动简化了申报流程,取消了出征仪式和总结表彰大会,加强了对活动策划及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对所有的团队和个人进行了严格要求。

今年校级团队的立项不再通过答辩的方式产生,主要通过评委看材料、集中合议的方式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向通过评审的团队发放1000元启动资金。

为调动各团队的积极性,今年学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发放后期资助,活动结束,所有校级团队通过ppt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出优秀、良好、合格团队,对优秀和良好团队分别给予1000元和500元奖励。

另外,学校继续开展了优秀组织奖、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先进个人评比,进一步保证了活动质量。

三、活动成效
(一)活动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进一步坚定了师生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学校把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求每支团队在时间地开展“走基层、访典型、树信念”活动,学生在采访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带头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的过程中,体察国情、社情、民情,切身体会到了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青春献祖国的远大抱负。

(二)活动与服务美好乡村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围绕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水产、牲畜养殖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开展技支农讲座数十场,培训农民数千人次,散发农业科技资料万余份,并组织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搭建了平台,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水平,也为农村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农业科技,为美好乡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活动与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强化了高校育人功能。

学校为了弥补实践育人时间短、基地不稳定的不足,连续第三年开展学生干部暑期挂职锻炼活动,今年选派了67名学生骨干深入团省委、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等进行挂
职锻炼,挂职岗位涉及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城市建设、环境监察、社会保障、质量监督等。

在一个月的实践中,同学们勤奋刻苦、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接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安农学子的风采,也对国情、省情、社情、村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肩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实践归来,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动力。

【篇一】
在生活中,汉字被我们经常用到,汉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我经常看到有一些商人只顾自己的的利益,而对汉字经常“不尊重。


有一次,我买书不小心买到了盗版的,看的看的,我就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都写得是什么呀。

真是错字连篇!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打偏了的偏居然写成了一篇的篇,喜欢的欢写成了换,还有叔叔的叔写成的书,妈妈的妈写成了马,真是让我无法再看下去了。

这对我们小学生真是一种误导。

还有一次我在下面玩得时候,身上被咬了几个包,我庆幸带了一瓶花露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面的广告居然写得是默默无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来用汉字,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大街上,我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错别字的广告招牌,鸡蛋的写到旦,轨的右边写成“丸“字,这些都成了我们这个文明城市的不和谐音符。

不管这些人有意还是无意,我希望他们能规范使用汉字,正确使用汉字,给我们这些正在上学学汉字的孩子们一洁净的汉字空间。

为我们这个城市添光加彩!
【篇二】
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小卖部里去买零食……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调查了一些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压岁钱。

”有的说:“是早餐省下的。

”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假?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

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晚才回来。

”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有百分之二十,骗爸妈的有百分之五十,其他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节约”出来在买外面的零食。

2、有些同学是去偷或骗爸妈的钱。

结论
1、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零食。

2、过年的压岁钱用来上网吧,打游戏机等。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的或骗的。

建议
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所以我希望家长得把这件事管理一下,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