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绪论--习题(2014版)

第1章--绪论--习题(2014版)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实证分析6、规范分析7、均衡分析8、边际分析9、静态分析10、比较静态分析11、动态分析12、案例分析13、经济模型14、内生变量15、外生变量二、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6.对于“相对于人的需求,物品中是有限的”这个命题,以下表述中( ) 最符合经济学的思考范式。

A.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想获得更多的资源B.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问题在于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方案C.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欲望,资源迟早会被消耗光D.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考虑可持续性*7.经济学中对于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描述,以下()选项是正确的。

A.数量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B.用来生产产出,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C.决定这些资源产出的,是相关的技术含量D.以上选项都正确知识点:“看不见的手”8.最早在其理论体系中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人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9.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11.经济学主要涉及()。

A.决定个人收支平衡的各种因素B.决定公司盈利或亏损的各种因素C.决定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各种因素D.决定政府调控经济及其有效性的各种因素知识点:机会成本12.机会成本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的价格B.用来衡量次优选择的成本C.等同于会计成本D.对所有资源的利用必然存在机会成本*13.在直角坐标系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意味着( )。

A.机会成本递增的规律B.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的效率是递增的C.某种产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D.以上选项都正确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4.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15.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 000美元16.“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17.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越来越多C.鼓励私人购2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不适于我国国情18.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包括价值判断B.研究对象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知识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9.研究单个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20.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范围的是(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政府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21.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

A.纺织行业压锭B.增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C.下岗职工再培训D.国务院精简机构22.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

A.橘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2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范围的是( )。

A.影响消费者支出决策的各种因素B.影响厂商产量水平的各种因素C.决定某一企业雇佣劳动和使用资本的数量的因素D.决定经济体系中失业人数上升或下降的因素知识点:关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理性人(经济人)”假设24.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B.比较它的预期结果与经验事实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D.以上各项都是25.下列假设中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的是( )。

A.人们有偏好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26.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中不具有“均衡”含义的是( )。

A.实际购买的数量等于实际卖出的数量B.一种稳定的状态C.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愿意卖出的数量D.长期过剩或短缺27.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冰激凌价格上升,那么,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

A.静态均衡分析B.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动态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28.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 )。

A.18世纪7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40年代29.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这是指( )。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三、不定项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成()。

A.生产什么B.谁在生产C.怎样生产D.为谁生产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政府政策B.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3.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实证分析的结论可以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事实进行验证B.规范分析先检验假设条件,再对经济运行过程做出判断C.实证分析具有客观性,规范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4.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主要包括()。

A.局部均衡B.绝对均衡C.一般均衡D.相对均衡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是()。

A.宏观侧重总量平衡关系,微观侧重经济行为B.微观分析结果的加总最终构成宏观分析结论C.宏观采用总量分析,微观采用个量分析D.二者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不同四、判断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

( )2.若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 ) 3.自由物品( free good ) 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

( )4.经济物品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

( )5.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

( )6.沙特阿拉伯可以开采出它所需要的全部石油,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石油在沙特应该是免费的。

( )7.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 )8.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 )知识点:资源的配置与机会成本9.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 )10.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于其他经济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

( )11.只有相对稀缺的资源才有机会成本,相对不稀缺的资源(包括取用不尽的资源和只有一种用途的资源)机会成本为零。

( )12.对所有资源的利用必然存在机会成本。

( )13.用来进行经济决策分析的成本通常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

(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分类14.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 )15.宏观经济学研究污染治理问题。

( )16.宏观经济学包括对通货膨胀原因的研究。

( )17.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 )知识点: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经济制度18.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

( ) 19.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而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

( )20.在一个由行政指令来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是价格调节的结果。

( )21.在我国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仍然会参与到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而随着转型过程的完成,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功能便会自行消失。

( )知识点:关于实证与规范分析的辨识22.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

( )23.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科学。

( )24.实证经济学主要强调“应该怎么样”。

( )25.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 )26.“所得税税率提高会引起总税收减少”,这是一个实证表述。

( ) 27.“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实证表述。

( ) 28.科学不涉及实证问题。

( )29.实证表述的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规范表述的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问题。

( )知识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0.理论就是在一组假设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结论。

( )31.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 )32.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 )33.比较静态分析就是相对较为静态的分析。

( )34.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 )35.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 )36.检验经济模型就要去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 )37.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之一是,人们所做出的是预期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福利的选择。

( )38.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知识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39.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经济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

( )40.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 )。

五、简答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如何理解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2.为什么说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 怎样看待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的定义? 3.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稀缺性存在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作出选择?5.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要的无限性说明经济学的定义。

知识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6.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条件?7.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8.理性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分别举出一个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的例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