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美食世界论文

《红楼梦》美食世界论文

《红楼梦》美食世界论文
摘要:《红楼梦》中的美食已经超出了简单的食品的范畴,它既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

而近年来,作为红楼文化的衍生品,各种“红楼宴”也是层出不穷。

但是,如果只是打一个《红楼梦》的招牌,为自己的商品制造一个噱头,这样的“红楼宴”其实意义不大。

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研究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说:“讲《红楼梦》中的饮食,不在于“仿膳”式的照猫画虎,画也难成,只在于体会它的精义神理,亦即中国烹饪的哲理和美学观。


《红楼梦》是一本说不尽的奇书,它的作者曹雪芹更是一位文学巨匠。

曹雪芹也是一位“美食大师”。

他在书中描绘的美食世界,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总是忍不住细细品味他所创造的这顿“红楼宴”。

《红楼梦》中描绘的美食实在是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据研究者统计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小说,述及美食的回目有八十七回,描写到的食品多达一百八十六种。

这些食品中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水果、补品等等。

曹雪芹在描绘这些食品时,可谓费尽了心思。

首先,从命名上看,既有按照材料命名的“鸭子肉粥”、“藕粉桂花糖糕”,也有按照功效命名的“解暑汤”,甚至还有“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这样讨喜的名字。

其次,从详略安排上来看,这些美食有些是一笔带过,随文而出。

有些则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细致的描绘。

比如在四十一回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一道名叫茄鲞的菜。

他先是描绘了刘姥姥吃完这道菜的反应。

“刘姥姥笑道:‘别
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

’”当得知这道菜真的是茄子之后,她又马上向凤姐讨教菜的做法,于是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薰、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一拌就是。

’”短短几句话,茄鲞的做法就跃然纸上,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和这道菜的距离。

而有些食品,作者虽然没有对它进行细描,却依然让读者们心驰神往。

比如说五十四回中,贾母看戏看得有些饿了,凤姐儿连忙向贾母推荐预备好的“鸭子肉粥”和“枣儿熬的粳米粥”,但是贾母却说:“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

”凤姐儿连忙又向贾母推荐了杏仁茶。

贾母说:“倒是这个还罢了。

”文中虽然没有对杏仁茶的任何直接描写,但是根据贾母的反应,读者已经能感受到杏仁茶的清新爽口。

同样的写法还出现在第五十八回宝玉看到火腿鲜笋汤时。

“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好烫!’袭人笑道:‘菩萨,几日不见荤,馋得这样起来。

’”虽说宝玉有这样的反应和他饿着肚子有关,但是看到他这番食指大动的样子,实在令人垂涎三尺。

曹雪芹构筑的美食世界不单单给了读者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了大观园中的生活。

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作者就生动地描绘了大家族吃饭时要做的各种准备。

贾母等坐下以后“先有丫头挨人递了茶。

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贾母平日吃饭,总有
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可见,大家族吃饭时的每个环节都会做提早安排,他们所用的餐具也是十分讲究。

对于他们来说,吃一顿饭已经不单单是“果腹”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刘姥姥吃饭的时候就显得随意得多,凤姐儿她们为了捉弄刘姥姥,特意给了她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

刘姥姥见了就打趣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锹还沉,那里拿的动。

”换成银的筷子后,刘姥姥又说:“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那个伏手。

”但是刘姥姥还是吃得十分香甜。

尽管餐具只是吃饭的时候很小的一个方面,但是已经足以反映贾母和刘姥姥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红楼梦》中的食品连放置的器皿也是十分的雅致。

第四十一回中,“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六安茶放在这么精致的茶具中,还真是“门当户对”。

《红楼梦》中的人物在品尝这些美食时,还特别讲究搭配。

如第八回中,“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鹅信。

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

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

’”可见,无论是礼仪,还是放置的器皿、亦或是美食间的搭配,大观园中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也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那些难得一见的珍馐吧。

如果这些美食到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手中,怕是品尝不出这么多的美好来,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红楼梦》中的美食还能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比方说因为这些美食,宝玉和小丫头们间还发生了许多故事。

第八回中,宝
玉特意为晴雯要了她喜欢吃的豆腐皮包子。

结果李奶奶看见了,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

”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第十九回中,宝玉又给袭人留了酥酪。

结果还是被这位李嬷嬷看见了,拿起匙就要吃。

众人劝她那是给袭人留的,她反倒说:“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难道他待袭人比我还重?”但是,面对同样的事情,两位丫头的处理方式确实完全不同。

晴雯据实告诉了宝玉,导致宝玉在发现李嬷嬷又喝了他的枫露茶后勃然大怒,要撵走李嬷嬷。

而当宝玉发现酥酪又被李嬷嬷吃了,正要说话的时候,袭人却说:“原来留的是这个,多谢费心。

前儿我因为好吃,吃多了肚子疼,足闹了吐了才好了。

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糟蹋了。

我只想风干栗子吃。

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

”宝玉信以为真。

袭人成功地转移了宝玉的注意力,避免了一场可能的风波。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晴雯和袭人性格上的不同。

晴雯性格比较自由洒脱,所以她是有什么说什么。

而袭人相对考虑的东西会更多。

这一点在她被李嬷嬷骂却一直默不作声中也有所反映。

也难怪脂砚斋在评点第八回中这样写道:“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聩,亦是常情,然特于此处细写一回,与后文袭卿之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

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错。

”而宝玉向玉钏儿赔罪也是和美食有关。

玉钏儿知道金钏儿之死和宝玉有关,因此心里怨恨宝玉。

宝玉为了向她赔罪,故意把人都支出去。

玉钏儿催他喝汤的时候,他故意说不好吃,骗玉钏儿也喝一口。

可见,美食有时候还可以成为《红楼梦》中人物沟通的媒介。

《红楼梦》中的美食已经超出了简单的食品的范畴,它既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

而近年来,作为红楼文化的衍生品,各种“红楼宴”也是层出不穷。

但是,如果只是打一个《红楼梦》的招牌,为自己的商品制造一个噱头,这样的“红楼宴”其实意义不大。

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研究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说:“讲《红楼梦》中的饮食,不在于“仿膳”式的照猫画虎,画也难成,只在于体会它的精义神理,亦即中国烹饪的哲理和美学观。


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1]段振离、段晓鹏.<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与养生[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