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过程检查记录填写说明1.电梯安装过程检查结果由电梯安装班组班组长填写,经销商(安装服务商)项目经理复核检查结果。
电梯制造公司有权进行必要的抽样监督检查;2.对有数据要求的检查项应如实填写实测数据;对无数据要求的检查项,如符合要求应在确认栏内打“√”,如不符合要求则在确认栏内打“×”,不适用的划去(“/”);3.检查人员负责跟进不符合项的整改,直至合格。
合格后,在相应项的“整改完成”栏内注明整改完成日期;4.经销商(安装服务商)项目经理复核后,在“复核签署”栏上签署姓名和复核日期;5.电梯调试以前,所有项目的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要求,记录必须填写完整;6.本检查记录每台电梯一份,在完成所有签署后, 应存放在项目文件夹內, 以供随时查询,包括接受电梯制造公司的抽样监督检查。
安装过程检查相关记录1.安装用图纸(GAD)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装过程检查班组所用的测量工具:3.安装过程检查责任人接收井道及机房检查一、井道结构:[ ] 圈梁; [ ] 混凝土; [ ] 型钢。
二、导轨、地坎、门头支架固定梁(井道为混凝土结构时不适用):三、土建测量:四、工地现场:开箱检查工地到货日期:(第一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开箱日期:________________ _____ 出厂编号 / 梯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箱检查确认:□无问题;□存在以下问题。
情况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注:1. 安装班组开箱检查时,如有问题存在,经销商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进行确认。
2. 如有问题存在,必须填写情况描述。
井道样板(架/线)定位检查导轨安装检查(一)检查细则:导轨安装检查(一)续页附注:测试点(□A、□B)数量应等于导轨支架数量和导轨接头数的总和。
检查应从底坑第一档支架开始向上进行。
支架按A1、A2、A3 An标识纪录;导轨接头按B1、B2、B3 Bn标识纪录导轨安装检查(二)检测说明:1.导轨垂直度测量是在导轨安装基准线未拆时,测量井道顶部支架,以及从井道顶部支架往下每隔5米处支架位置的导轨顶面偏差(偏差 = 测量值—理论值)。
导轨侧面则用5米线锤测量其垂直偏差。
2.“导轨5米垂直偏差值”计算方法为:两个相邻检测位置的导轨对安装基准线的偏差的差值。
(偏差值 = 下位置导轨的偏差—上位置导轨的偏差)。
3.测量工具为最小刻度0.5mm的钢直尺。
导轨安装检查(二)续页隐蔽工程和特殊工作检查机房承重梁:特殊工作:电焊(仅对井道钢结构及支架焊接安装):电焊工作内容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厅门检查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地坎水平偏差不大于2mm2 地坎完成后,地坎应高于地平装饰层2~5mm,防止楼层向井道内渗水3 门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4 门扇与门框间隙为3~4mm,其最小点间隙应大于2mm5 厅门门脚与地坎的间隙为4~6mm6 门开尽时,门与门框垂直相对偏差不大于1mm7 开关门顺畅,无特別响声;厅门应在无外力的情况下,门扇在任何位置均能自动关闭8 厅外开门装置有效9 偏心轮与门导轨的间隙已调整,其间隙为0.2~0.5mm层楼确认不符合编号整改完成层楼确认不符合编号整改完成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机房安装检查一、电梯主机: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主机位置按安装图要求安装。
2 曳引轮及导向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5mm.3 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线位置偏差不能大于1mm。
4 主机支架已用螺栓与承重梁紧固,并在承重梁背面填有斜垫片。
5 主机底座避震胶已按要求进行安装。
6 主机安全限位板组件已安装。
7 主机底座与支架已安装定位锁销。
8 曳引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mm。
9 曳引轮、导向轮等旋转部件的边缘已涂有黄色警告色标。
10 主机位置按安装图要求安装。
11 曳引轮及导向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5mm。
12 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线位置偏差不能大于1mm。
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二、控制柜:三、限速器:轿厢检查一、轿架: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轿厢上梁的水平度不大于1mm2 轿厢立梁的垂直度不大于1.5mm3 安全钳固定楔块与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应为2~3mm,楔块侧面应超越导轨顶面X=2mm4 提升安全钳制动臂,楔块应同时啮合导轨表面。
安全钳开关应同时被切断安装及调整方法:1 将安全钳体嵌入导轨,再将操纵机构的提拉杆的下端旋入安全钳上部提拉装置的M8 特制螺纹管内,旋入深度约为15mm,并用M8 螺母并紧,以防止提拉杆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松动。
2 将安全钳装在立柱下的安全钳座内,螺栓、螺母不必拧紧,调整安全钳位置,使安全钳两楔块与导轨两侧的间隙均匀一致,调整好位置后将螺栓、螺母拧紧。
3 将提拉杆的上端与联动装置相连,使安全钳两楔块与导轨两侧的间隙约为3.5±1.5mm。
4 拧紧提拉杆。
5 校核限位开关打环和限位开关位置,使安全钳提拉机构在提拉的同时确保限位开关可靠动作,安全钳提拉机构复位时限位开关能够复位。
6 使用钢丝绳夹头固定限速器钢丝绳,上、下各使用3 个,每个之间间距为48mm。
7 装配完工后垂直向上提拉绳头锥套,使安全钳的钳口能顺利提起,夹持导轨。
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轿底两侧边沿与轿厢立梁的间隙应相等2 轿厢地坎应略高于轿底装修完成面约0.5~1.0mm3 轿底横向、纵向的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2/1000mm4 轿厢地坎横向、纵向的水平度偏差应保持在1.5/1000mm~2/1000mm之间4 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的间隙应保证在30 30+-mm范围5 轿厢正面及侧面垂直偏差应小于1/1000mm,厢体对角偏差应小于2mm6 轿门框正面及侧面垂直偏差应小于1/1000mm。
门框对角偏差应小于2mm7 轿顶隔振橡胶块与其正对的立柱面的间隙保持在0.5~1mm之间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四、导靴: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导靴必须与上梁保持在同一轴线上2 轿厢上梁两顶端与导轨顶工作面的距离应相等3 导靴两侧工作面与导轨的间隙一致4 单靴单侧与导轨的间隙不大于1mm5 单靴后侧减振橡胶垫的最大压缩量为8mm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五、轿顶防护栏: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护栏立杆安装稳固,垂直2 护栏高度符合GB7588-2003国标要求,并在护栏高度一半处设有中间栏杆4 护栏适当位置悬挂警示标志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六、轿门: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轿厢地坎水平偏差应不大于1mm2 门机支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mm3 门机安装垂直,高度与工艺要求相符4 门机滑轨水平度偏差应小于0.5/1000mm5 门扇应平整,安装高低一致6 门扇与门框,门扇与门扇的间隙为5mm7 轿门扇与吊门板间的加强板已正确安装8 轿门关闭时吊门板应可靠接触制停轮9 轿门开尽时,轿门与轿厢门框应在一个面上,且垂直相对偏差不大于1mm10 偏心轮与门导轨的间隙已调整,其间隙为0.05~0.1mm11 门板与地坎的间隙为5mm12 门刀锁启动间隙不大于0.5mm13 光幕安装应平直,垂直度偏差小于1/1000mm,高低误差应小于2mm14 固定光幕应确保不被任何电梯部件碰撞(如轿门扇,厅门)15 光幕电缆绑扎牢固。
电缆不易被其它电梯部件钩挂损坏签名日期安装班组长项目经理七、轿厢及电气:序号检查内容及质量标准安装自检制造抽检整改完成时间1 称重传感器平面与反射板安装平整,间距调整在3~4mm范围2 传感器侧面到其它任何金属表面的水平间距应大于40mm3 极限开关撞弓安装平整,其工作面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mm ,侧面的偏差小于2mm4 极限开关在接触撞弓开关动作开始,到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的全过程,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不得出现开关复位的状况5 隔磁片正面和侧面的垂直度差应小于0.5mm6 隔磁片在光电开关U型槽内的中心位置左右偏差应小于2mm,隔磁片在光电开关U型槽内的啮合深度为35mm7 磁开关与磁条间的间隙应在5-10mm范围内8 磁条粘贴应平整垂直,中心对应磁开关,其左右偏差应小于1mm9 轿内操纵箱信号清晰明亮,表面无划痕并与轿壁平齐10 残疾人操纵箱安装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高度850mm11 所有轿顶电缆均应敷设在轿顶与天花之间的隔层中,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分开敷设12 强、弱电必须分开,两股电缆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20~150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