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角(框架)
NLP解码:
在火车上没有座位的经历绝大部分人都有,我们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某
一节车厢里等待,或者在车厢连接处坐在行李上。但是,为什么小N每次都能找到座位?
这个小故事可能很多人看过,但是今天我们来解码一下小N找座位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小N每次都能找到座位,是因为他没有被某一节车厢“框住”,而是从头走到尾,把框架 放大最大,这样整列火车都变成了他的资源,而大多数人都只把一节车厢作为资源,还要 面临激烈的竞争。
降,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他觉得自己尽了全力,并没有看到身边的资源。
95%的人用自己的能力给别人打工,5%的人整合别人的能力为自己打工,这就是
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区别。所以,老板之所以赚大钱,就是他具备使用能力的人。
很多老板喜欢闷着头自己摸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样的道理,老板也不要只是 使用员工的能力,企业要想做大,老板一定要把框架放大,学会用更多有能力人的能 力,可能你的问题别人都经历过;对接上一个项目,危机就化解了;给你介绍一个重 要人物,你就腾飞了。
NLP解码:
这个米缸中的老鼠像不像某些中小企业老板?感觉我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可以满足了;我有一批固定客户,收入有保障了;我的产品比较领先,不用创新了; 我的手下很忠诚,队伍很稳定了 ……
如果一个老板看不到企业潜在的危机,那你的企业就危险了,不管你是什么行业, 不管你的企业有多大。市场份额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被你抢走;这些客户今天是 你的,明天就可能另结新欢;你的产品今天领先,可能明天就被模仿超越;你的手下 今天很稳定,明天就可能另起炉灶……
框架有多大,你所拥有的资源就有多少
时空角就是时间空间角度所形成的框架
1、被框架困死还是破框而生?
朋友们在聊自己坐火车买不到座号,站着乘车的经历。小N却告诉大家,无论长途短
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众人不解,小N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一节车
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 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NLP解码:
如果你的品牌市场第一,客户认可度就高;如果你在区域做到老大,客户也更容易 相信你。可问题是如果你没坐到老大,也不是第一品牌怎么办?如果说自己是第一, 那是在说谎,是在欺骗客户,但是不说第一,营销效果出不来,那该怎么做宣传?
其实,这时你就可以借鉴一下奥尔德林,“登月第一人”他是没机会了,如果说自 己是“登月第一人”那是骗人,而“登月第二人”又价值不大。但是奥尔德林巧妙地 换了个“时空角”,从外星球回到地球,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所以,营销时也可以用这招一一变换“时空角”。比如,从时间上切,你在某个阶 段是第一,那就把他切出来;从空间上切,你不是大的区域第一,但把空间缩小,你 一定是一个小区域的第一;从角度上切,你整体上不是第一,但某个单一产品可能是
所以,只要把“时空角”切开,你总能找到一个框架,在那里你是第一。当切到自 己是第一的那个“框架”,然后定格,再开始大力宣传,人们就有感觉了。因为人的 潜意识会把问题一般化,会忽略环境,会忽略后边的框架,你只要带上“第一”的字 样,他就以为你啥都是第一!
2、切开“时空角”,你也是第一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他因此名扬天下。然而,与他一同登月的 另一个人一一奥尔德林,却名不经传。一个记者曾问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成为登 月第一人,你总是被遗忘,你感到遗忘吗? ”奥尔德林微微一笑:“你们不要忘了, 回到地球时,我最先出太空舱,所以我是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
有智慧就不需要骗人,打破框架,切开“时空角பைடு நூலகம்,你也是第一!
3、一切改变都要从“破框”开始:
商战片段: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这个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观察一阵之后发现 并无危险,接下来就一顿猛吃,吃完便睡。醒来以后老鼠准备跳出米缸,但实在是舍 不得这半缸白花花的大米,老鼠心想还是先不出去了,这里的生活挺舒服的。就这样 老鼠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了,他想跳出 去,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NLP解码: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往往是看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就 说不可能,于是就放弃了。其实一件事情结果的达成,谁又规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 呢?但是我们很多人都被这个信念“框住”了。
很多伟大的人物,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但是它就能一次一次地达成目标,就是 因为他是以结果为导向一一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的能力不够,但是谁有这个能力 他就整合谁作为资源,从而拿到成果。而95%的普通人早已在最初的评估中缴械投
使用自己叫能力,使用别人才叫智慧。
5、跳框:
你觉得你的资源够用了,就像那只老鼠眼中的半缸米一样。今天资源够用只能维持 短期的相对平衡,不代表已经高枕无忧了。就像一只壳里的小鸡,最初壳里的资源是 够用的,但随着它的长大资源就不够了,就得需要“破框”,到更大的框架寻找新的 资源,否则外边的人就会把它当资源,破了它的框。一个鸡蛋,从里边破叫生命诞 生,从外边破就变成了别人的食物。就像中国,被八国联军从外边破,就变成了食 物;邓小平从里边破,就孕育出强大的生命。
所以,是主动地变还是被动地边,是时候考虑一下了。一切的改变都要从"破框” 开始!
4、使用自己是能力,使用别人是智慧:
商战片段: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 定搬得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 ”父亲说:“你没 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 帮助!”
做火车是这样,我们做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老板企业遇到问题,就窝在企业里 琢磨,和下属反复开会探讨,这和守在一节车厢等待座位的人是一样的。企业出了问题, 老板要把框架放大,这样外边的资源才能涌入。否则,守在企业里不出去,企业里的资源 是无法解决企业问题的。
冯晓强老师说:“框架有多大,你所拥有的资源就有多少。老板是企业的天花板,是员 工的上限,你的框架将决企业的大小,以及追随你的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