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医大附一麻醉科介绍(2015)

温医大附一麻醉科介绍(2015)


麻醉前访视剧本
SP准备行剖宫产
• 患者,女性,39岁 • 临床诊断:G3P2,孕31W,LOA待产,
风心,房颤,心功能不全。
疼痛亚专科
• 浙江省最早建立疼痛门诊,1985年 去年门诊量达16000人次
• 2014年4月18日疼痛病房在老院建立 22张床已住满,去年出院489人。
• 2014年收入1300万
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发表论文
学科重点对局麻药中毒解救、重危病人麻 醉和器官保护研究、中西医结合麻醉和心 血管麻醉等方面做了系列研究。
• 每月最后一周四晚6:00-7:00科研讨论会, 一般研究生主讲。
麻醉科医师对授课教师质量评估表
1、上课内容 2、表达及条理 3、多媒体制作 4、互动情况 5、讲课效果 建议(如讲课内容)


一般

极差
感谢聆听!
模拟互动式教学
• 术前访视实践课原有的带教方式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手 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教学实践。
实习教学(每天)
• 麻醉专业本科实习生6-7名 •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5-7名 • 麻醉专业研究生8-10名 • 非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18-23名 • 留学生实习生1-2名
教学方法
• 模拟互动式教学 • 模拟标准化病人 • 麻醉前访视剧本 • 入科手册 • 麻醉前准备流程
入科手册
1、 麻醉科人员构成 2、 手术室麻醉科平面图和消防通道 3、 入科流程和出科考核 4、 考勤请假制度 5、 洗手/消毒/无菌观念 6、 麻醉准备流程 7、 麻醉科常用设备简要说明 8、 麻醉期间注意事项 9、 麻醉记录单样张 10、 麻醉处方样张 11、 麻醉收费登记流程 12、 轮转医师教学要求 13、 实习医师教学要求
教学、教育
毕业前教育:麻醉危重病学系
• 临床麻醉学教研室 • 疼痛治疗学教研室 • 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 麻醉学留学生教研室
毕业后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理论课教学
• 临床医学专业8学时,12个班级 • 其他专业6学时,10个班级 • 麻醉专业178学时,3个班级 • 七年制眼视光专业8学时,1个班级 • 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8学时,1个班级
9

设备先进
• Drager、Ohmeda、迈瑞等世界著名品牌的麻醉机 • 多功能监护仪 • 床旁便携超声3台,大超声2台。 • 纤维支气管镜3台,视频支气管镜2台,视频喉镜1
个/间 • 全自动血液回输机3台 • 静脉麻醉泵100余台
麻醉手术中心规模
• 新院手术室分A、B、C区,设45个手术间 • 等待扩充的D区为30个手术间 • 舒适化内镜中心为E区,15个操作间(8-10麻醉) • 门诊手术室为F区,3个手术间(局麻) • 老远手术室仅剩2个手术间 • 产科手术间1个 • DSA 5间(每天1-2个麻醉医师) • 老院疼痛门诊每天,新院隔天,疼痛病床22张 • 合计住院手术间45+2+30+1+3+5+15+22
→自动排程→操作→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病房
三位一体改善麻醉流程
提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 增加全麻比例 • 术中保证每小时要给家属手术信息 • 清醒病人一定要有人经常与他谈话 • 家属等待区条件改善 • 做好术后镇痛和随访
如何保证安全
• 死亡率:20万分之一 • 2003年-2013年,总数290758,无麻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麻醉科介绍
新院外貌
2
科室发展史
• 1964年设立麻醉组 • 1979年成立麻醉科 • 1985年开设疼痛门诊 • 2014年管理舒适化内镜中心 • 2014年开设疼痛病房
科室发展史
• 省高校接受访问学者单位(2004年) • 省高校重点学科(2005年) •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A、B、C区 ,4-3、4 D区,4-3
F区,2-2
E区,1-3
人员规模
• 现有工作人员114人 • 正高4人,副高14人 • 主治医师24人 • 住院医师54人 • 麻醉护士16人 • 药师1人 • 科室文秘1人
麻醉工作量和操作收入
手术量 手术麻醉量 内镜麻醉量 总麻醉量 麻醉操作费 内镜麻醉 疼痛治疗费 操作总收入
•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示出局限性,学生往往是作为被动的“旁 观者”,对医患沟通也缺乏感性认识及必要的训练,而难以 得到真正的锻练和提高。
• 术前访视的教学重点本不同于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临床医 学的实践教学大多以某种疾病的问诊和体检为重点;
• 术前访视的教学内容更广泛,除了外科疾病的问诊、体检和 术前准备外,还要关注患者并存内科疾病情况以及麻醉学的 专科内容,老师在带教时更耗时,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中西医结合麻醉)(2006年) • 卫生部首批住院医师培训试点基地(2007年) • 医院的重点学科(2008年)
2012年10月搬新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规范化 标准化
分层分区 洁污双通道 人、物流分流
• 节能化 高效化 水电气三区分隔
中心岛式供应链 临近科室无缝链接
• 信息化 人性化
信息化建设
颜色标识
白色 非麻醉专业的轮转医师或实习医师 红色 麻醉专业研究生实习生 黄色 住院医师 蓝色 主治医师 绿色 主任或副主任医师 粉色 护士 灰色 清洁工 黑色 护工 紫色 vip
学习制度
• 每月四次病例讨论、知识更新,每周一上 午7:30-8:00,主治医师以上主讲;
• 每月三次读书报告会,每月前三周四晚 6:00-7:00,住院医师主讲;
模拟标准化病人
• 模拟标准化病人(Simulated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对标准化病人的改良,即由学生通 过严格训练考核合格后扮演病人。
• 教师选择本班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在课前集中 培训。教师预先选择四种常见外科疾病,一名模特 仅扮演一种类型,以便于短期内提高。
• 要求SSP理解并熟知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后, 熟悉病历中关于患者一般情况的记录。
论文
近5年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 论文23篇。
最高SCI 10.5,合作单位 2篇Anesthesiology,第一作者单位
“医院病人疼痛控制计划”
• 无痛内镜中心 • 急性疼痛服务(APS) • 分娩镇痛 • 日间手术 • 舒适化影像诊疗 • 慢性疼痛和癌痛治疗
谢谢聆听
死亡。 • 永恒的话题
无痛内镜中心
内镜中心涉及的科室
• 内科和外科、妇科医师 • 消化内镜的检查和治疗 • 呼吸纤支镜检查和治疗 • 妇科人流
内镜中心要做好的事
• 无陪人,环境舒适 • 工作流程 • 建立系列制度,制度管人 • 信息管理
几个难点
• 上午开诊时间内科主任不一致 • 内镜医师预约的病人数差别非常大 • 中午是否工作 • 内镜护士的归属感 • 内科医师对麻醉科医师的认可度
近5年来获得各级纵向课题36项,其中973 计划项目(子项目或合作)3项、国家自然 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基金2项、省部 级课题2项。
科研成果、获奖
• 近10年来我科有15项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 并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
• 省部级2项,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 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 厅局级奖励13项
2013年 51203 40521 19511 60032 3049万 898万 180万 4127万
2014年 61810(21%) 49615(22%) 28490(46%) 78105(30%) 5448万 1311万 780万 7539万
工作量的增加通过管理消化
• 在术前等待区建立麻醉操作室 • 延长恢复室工作时间 • 改变传统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术自动排程系统 • 流程:术前准备→麻醉前会诊→住院 →谈话签字
家属管理 系统
器械管理 追踪系统
门禁智 能化管

手术智能 更衣
手术信息 发布
麻醉记录和 质控系统
麻醉物资 二级库精
细管理
麻醉手术 示教远程 视频会诊
手术标本 采集追踪
手术麻醉 排程系统

Company Logo
手术智能更衣系统
•根据预置给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提供合适的衣服、更衣柜 •实现手术人员签到签退管理 •实现手术人员手术信息查询 •实现手术更衣区环境管理
随着临床、教学和科研业务量的提升,手术室麻 醉信息系统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现我院正在与国内领先的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开 发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手术室麻醉信息系统
基本的电子病历功能外,着重于开发临床业务和 绩效考核的管理,挖掘临床数据用于科研和教学 等功能模块
临床、教学、科研与人力资源相融合的信息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