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9A化学实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100分)1.(2020山东一模)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A.粗盐的提纯B.制备乙酸乙酯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配制0.1 mol·L-1的盐酸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2020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粗盐溶液中的Cl-取少量粗盐溶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B检验碳酸钠将Pt丝蘸取盐酸灼烧至无色后,蘸取碳酸钠灼烧,观察现象C除去MnO2中的碳粉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D 检验CO、CO2的混合气体将气体依次通过CuO(灼热)、澄清石灰水4.(2020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一模)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案对A盐(纯净物)的水溶液进行鉴定: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D溶液中存在Fe(SCN)3B.A一定为无氧酸盐FeBr2C.B可为AgBrD.滤液C中有Fe3+5.(2020山东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将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B.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均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C.用10 mL量筒量取2.5 mL浓硫酸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D.溶液蒸发浓缩时,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直接加热6.(2020山东菏泽一模)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完成对应实验的是()7.(2020广东汕头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C.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8.(2020山东滨州二模)选项A B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氨气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选项C D实验实验目的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证明溶解度:AgCl>AgI9.(2020湖北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入氮气的目的: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置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Fe3+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或结论A 向2支均盛有2 mL 1.0 mol·L-1 K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AlCl3和MgCl2溶液,加入MgCl2溶液的试管出现白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K sp[Al(OH)3]>K sp[Mg(OH)2]B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和CCl4液体,振荡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C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0.1 mol·L-1 Na2SO3和0.1 mol·L-1Na2CO3溶液的pH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Na2CO3溶液的pH约为12,则说明C水解的能力比S的强D 向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盐酸,边滴边振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产生并出现浑浊11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溶液X一定是浓盐酸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Y中一定含Na+C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D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将Na2SO3固体样品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Na2SO3样品中含有S12.(2020北京朝阳区高三年级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练习)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实验目的装置A 氨水CaO无制取并收集氨气B 浓盐酸MnO2饱和NaCl溶液制备纯净的Cl2C 浓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比较酸性强弱:H2CO3>H2SiO3D 浓硫酸Na2SO3KMnO4酸性溶液验证SO2具有还原性13.(双选)(2020海南普通高中高考调研测试)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X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X溶液中一定含有SB 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K sp[Cu(OH)2]>K sp[Mg(OH)2]C 向2 mL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Br、KI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振荡,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I-的还原性比Br-的强D向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浊液变为澄清结合H+能力:<C14.(双选)(2020山东日照一模)某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的一种白色固体进行鉴别,实验探究如下:①将适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A,溶液呈碱性;②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A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③取少量溶液A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继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④另取少量溶液A加入硫粉,加热,硫溶解生成无色溶液B,且无其他明显现象;继续向溶液B中加入盐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向溶液B中加入AgBr沉淀,沉淀溶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实验可推测该白色固体为Na2SO3或NaHSO3B.实验③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5HS+2Mn+H+2Mn2++5S+3H2OC.实验④中生成无色溶液B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 Na2S2O3D.由实验④可知S2可以和Ag+形成配合物[Ag(S2O3)2]3-而使AgBr溶解15.(2020山东德州一模)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用乙酸、正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物质乙酸正丁醇乙酸正丁酯熔点/℃16.6-89.5-73.5沸点/℃117.9117126.0密度/(g·cm-3)1.10.800.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中忘记加沸石,可打开瓶塞直接加入即可B.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乙酸正丁酯,提高产率C.装置A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a口进,b口出D.乙酸正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参考答案专题突破练9A化学实验1.B解析粗盐的提纯需要用到漏斗,故A不符合题意;制备乙酸乙酯需要用到试管、导管、酒精灯,故B符合题意;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用到分液漏斗,故C 不符合题意;配制0.1mol·L-1的盐酸需要用到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D不符合题意。
2.A解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一氧化氮密度比二氧化碳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气法收集,A项正确;氨气和硫酸反应,直接通入硫酸溶液中容易出现倒吸,B项错误;C项装置中铜作阴极,不能参加反应,不能发生铜与水的反应,C项错误;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时反应剧烈,应通过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控制反应速率,D项错误。
3.C解析粗盐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等,滴加AgNO3溶液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沉淀,不能检验粗盐溶液中的Cl-,故A错误;将Pt丝蘸取盐酸灼烧至无色后,蘸取碳酸钠灼烧,观察现象,火焰呈黄色,只能证明物质中含有钠元素,不能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碳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可以除去MnO2中的碳粉,故C正确;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CuO(灼热),CO会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检验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应该先检验二氧化碳,再依次通过CuO(灼热)、澄清石灰水检验CO,故D错误。
4.B解析由图中转化过程可知,B为A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浅黄色沉淀,根据元素守恒知B为AgBr,所以A中含有Br-,C中加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溶液,所以D为Fe(SCN)3溶液,则C中含有Fe3+,A中含有铁元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所以A中可能含有Fe3+或Fe2+。
通过以上分析知,D中含有Fe(SCN)3,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A中可能是FeBr2,也可能是FeBr3,B项错误;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是溴离子,所以B是AgBr,C项正确;C能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说明滤液C中含有Fe3+,D项正确。
5.C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A错误;容量瓶使用前不需要烘干,滴定管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再用待装液润洗,不需要烘干,故B错误;可用10mL量筒量取2.5mL浓硫酸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操作正确,故C正确;溶液蒸发浓缩时,蒸发皿应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不能直接用坩埚钳夹持加热,故D错误。
6.B解析氯气也能与KI反应,会干扰验证,故A错误;碳酸钙消耗新制氯水中的盐酸,有利于氯气和水反应不断正向进行,从而生成更多的次氯酸,故B正确;应将气体通入溶液进行检验,则试管中左侧导气管应为长导气管且插入溶液中,应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故C错误;NO能与O2发生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D错误。
7.C解析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硫酸铜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重新生成结晶水合物,从而使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减小,测定的结晶水含量偏低,A不符合题意;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产生误差,B不符合题意;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读出的数值偏高,C符合题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
8.B解析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的过程中,会产生H2S等杂质气体,H2S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葡萄糖被银氨溶液氧化,可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不符合题意;向AgNO3溶液中先滴加NaCl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又生成黄色沉淀,说明AgI更难溶,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则证明溶解度:AgCl>AgI,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