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每一个班级,都会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所谓“学困生”,即指学习困难和思想困惑的学生。
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教师工作的成败得失,如何有效地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有所针对地进行教育引导,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细细研究。
学困生形成情况分析
1.由于智力较差或纪律较差,很多问题老师讲数遍,他们照样记不住。
2.缺乏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懒惰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
3.在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有的是对子女溺爱,因此个别学生家庭作业完不成,或边看电视边作业。
有的是学生家长自己没文化,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及时督促。
我所帮助的学困生是一个女同学。
她接受新知识较慢,数学基础较差,计算基本算理不明确,计算正确率较低,应用题分析能力差。
计算基本算理不明确,计算正确率较低,应用题分析能力差。
因此,转化她,更需要我的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去帮助她。
转化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
1.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堂上及时关注其学习状态,多给予发言的机会,集中其注意力,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平时重点培养其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
3.指定同桌为帮助她的“小老师”。
4.老师和她进行牵手活动,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
5.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给家长“赏识”及“期望”等教育方法,并请家长关注其学习情况。
转化效果:
刚开始,该生还是没有信心,错误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感化,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考试成绩及格了。
我一再鼓励她,只要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告诉她很多题,其实你会做,不要怕,慢慢做。
作文要认真看清楚要求,认真计算一定能进步。
你进步了,就证明你成功了。
相信她一定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的。
转化反思: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于那些“异样”的学生,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
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让我们摒弃对学困生的偏见,多给学困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