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

确定讲述角度问 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 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 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 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 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 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 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 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 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 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 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 “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 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 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 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 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 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
《今天运气真不错》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 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 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 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 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 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 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 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 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 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 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 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 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 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 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 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
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 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 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 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 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 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 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 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 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 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 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 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 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 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 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 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 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 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各叙述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 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 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 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 较灵活自由。
《我受骗了》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 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 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 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 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 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 “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 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 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 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 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 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 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 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 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 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 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 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 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 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 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 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 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 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 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 读者交谈似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