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税工程三期介绍

金税工程三期介绍

金税工程三期介绍金税工程三期介绍金税工程(三期)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税务系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建议书已经通过中咨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发改委立项。

一、金税工程(三期)的由来1994年,我国实施了以增值税为主要容的新一轮工商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体系,并实施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扣税凭证的增值税征管制度。

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新税制与旧的征管手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务院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定名为“金税”工程,并列入了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各面的积极配合下,全国税务系统于1994年3月起,先后组织实施了金税工程(一期)、金税工程(二期),通过金税工程一、二期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对增值税的管理,基本上堵塞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但从对整个税收工作的要求来看,我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和深化,各系统间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税收工作以加强管理、改进服务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

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5月14日,我们在向时任副总理岚清汇报金税工程(二期)建设情况时正式提出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设想,同年8月,由局长主持有关部门在草拟了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框架。

2001年11月14日时任总理镕基在视察金税工程二期建设时,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金税工程(三期)尽快立项。

此后,我局组织了大量的人员投入到金税工程三期准备工作中,在原有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经过1年的准备,完成了需求分析、应用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硬件架构设计、安全体系设计、运行维护体系设计等工作,并于2003年1月正式形成了《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建议书》上报计委,正式提出了金税工程三期立项申请。

总而言之,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中国电子政务的原则和目标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即中国电子税务,简称为“金税工程”,英文缩写为“CTAIS”,为保持与税收信息化总体目标和原有金税工程(二期)以及其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衔接,本期项目名称定为金税工程(三期)。

二、金税工程(三期)总体设计案及建设容(一)金税工程总体设计思路1、基于电子政务的要求。

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二是遵循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根据中办17号文件将金税工程列为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业务系统之一。

因此,金税工程(三期)是站在电子政务建设的高度,力求遵循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对外与其它工程紧密协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对满足规流程、强化执法的需求,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对公众寓执法于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2、服务于税收管理的职能和目标。

税务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我国税收工作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税收征收率,缩小税法和执法差距,减少税款流失,力求做到应收尽收;——提高税收执法效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税收执法做到公开、透明和高效;——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位的纳税服务;——降低税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的办税成本和纳税人依法纳税成本;——提高决策水平,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3、遵循一体化的建设原则。

把金税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面贯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究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应用架构、统一的数据架构、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硬件设施平台、统一的安全体系、统一的运行维护体系等基础架构平台。

4、坚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

金税工程总体技术设计以税务业务流为主线,而不是以部门或地区作为规划电子税务发展的基础。

在建设中必需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税务业务进行流程改造和重组,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水平,满足为宏观决策服务、强化税收管理、为纳税人服务的需求。

5、以整合资源为起点。

金税工程建设必需立足税务系统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整合应用系统和数据,逐步建立统一的平台,实现金税工程建设目标,进一步解决税收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系统林立,重复建设,功能交叉,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6、以数据集中为核心。

金税工程(三期)总体建设案提出了“以省局为主、总局为辅的两级数据处理机制”,即在全国设立总局、省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数十上百万的税务工作人员以终端式连接相应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日常业务工作。

省局数据处理中心将负责承载绝大多数的日常征管业务,总局数据中心将负责承载出口退税、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等关键型业务。

通过数据集中处理,将有效地促进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

(二)金税工程建设的目标1、金税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税收管理的目标,即“提高税收征收率、提高税收执法和行政效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降低税收成本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要求,金税工程系统,即中国电子税务的建设目标是:按照一体化原则,用十年时间,建立基于统一规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总局和省局高度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所有工作环节、国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等四大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以强化税收征收管理,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目标。

根据金税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在金税工程(三期)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后,将实现如下目标:(1)逐步提高税征收率。

将从2002年的63.5%提高到2007年的74%;(即在2003年67%的基础上到2007年金税三期建成发挥效应后增长10%,达到74%)(2)逐步拓展税收监管面。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将全部纳入金税工程(三期)管理,其网络化覆盖面将从2002年纳入全国统一应用系统管理的41%提高到2007年的100%;并将全面覆盖申报征收、税款入库、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等主要工作环节;将覆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27个主要税种。

(3)进一步扩大税收服务面。

将通过信息网络为全国所有纳税人提供7×24小时全位的纳税服务,包括:税收宣传、纳税咨询、纳税申报、涉税申请、涉税查询等。

并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信息;(4)进一步降低税收成本。

国税系统每百元税收成本将由2002年的4.66元降低到2007年的3.5元以下。

(三)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任务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解决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和相关部门(财政、工商、民政等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与电子政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和深化。

如:在普通发票管理、纳税评估和营业税异地经营等管理中环节中,还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深入的管理体系;三是改进服务的目标还远没有买现。

对纳税人的服务式还停留在税法宣传、公告等单向发布,和纳税人无法双向交流,不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针对以上差距,金税工程(三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实现政务工作的网络化运行,以强化税收管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位的服务,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三个面:1、建立起部门之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的运行机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一是逐步建立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制定信息交换所需的标准、规;二是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围,对外提供税务部门管理职能的共享信息,获取其它部门管理职能的共享信息;三是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部门间专网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业务相关部门间基于网络的业务联动,提高管理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重组和改造税收管理流程,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以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具体包括:建立密、高效、科学、完整的纳税人基本信息的监控机制,发票管理监控机制,税款征收运行机制、纳税评估机制、税务检查机制、税务审理机制、税务执行机制、税收会计核算机制、税收管理决策支持体系、涉税文书运行机制、税务人员执法行为监控机制和税收成本控制机制,形成部门之间、环节之间、地区之间、税种之间的监控体系,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水平、提高税收征收率和降低纳税成本。

3、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容,逐步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位的服务。

具体包括: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咨询、纳税信息查询、纳税事宜申请、数据电文报税、意见反馈(举报、监督、批评、建议)、税务公告、宣传培训等更全面的服务;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服务、邮寄申报、办税、网络办税、各种媒体宣传等多种便捷的办税渠道和办税式。

(四)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容是:计划用五年时间,到2007年,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

“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

“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

“三个覆盖”是指应用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覆盖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覆盖各级国、地税机关,并与有关部门联网。

“四个系统”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逐步形成一个以征管和外部信息业务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和决策支持等辅助业务在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五)金税工程(三期)总体设计案金税工程(三期)应用系统主要是在业务重组、优化的基础上,从金税工程(二期)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监控拓展到税务机关税收业务管理的主要过程。

金税工程(三期)将建设以税收业务系统为核心,包括外部信息、行政管理和决策支持等辅助业务在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以更加有效地加强管理,提高依法治税的水平;同时实现与海关、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使税务部门对税源实施有效监控,并可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上述四大系统将全面应用在税务系统自上而下的各级税务机关。

金税工程(三期)建立在统一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技术基础平台之上。

以业务需求为核心,构建统一的应用系统架构,明确系统功能和边界;通过深入分析和设计,合理抽取并建立电子税务应用组件平台,灵活搭建应用系统功能;规划和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全面支持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利用;建立覆盖从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数据库层、应用层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等;最终保证税务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稳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