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货运码头宣传章程南沙货运码头是霍英东集团投资建设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
目前共设4个码头泊位。
南沙货运码头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水运、公路、航空交通网络。
码头概况南沙货运码头拥有1个万吨级泊位和3个千吨级泊位,岸线总长480米,万吨级泊位水深-11.5米,码头的设年吞吐量为24万标准箱。
凭着优良的天然水深条件,南沙货运码头致力于支持并迎合南沙区域的商业和工业,把南沙联结于国际海运业务的网络当中。
南沙货运保税监管仓是具备现代化设施的多功能公共性仓库,同时提供进口保税和出口监管服务。
仓库总占地面积达50000平方米,存储面积12600平方米,其中保税仓面积约10400平方米,包括1000平方米的很温区域,监管仓面积2600平方米。
优越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市区东南部,伶仃洋北岸顶端•东经113°35′10’’•北纬22°48′06’'•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三面环海。
东隔珠江与东莞虎门对峙,西扼珠江下游出海口•南沙至40km–番禺35km 东莞36km––中山35km 顺德45km60km––广州55km 南海61km––深圳60km 江门60km––佛山65km 增城69km运输网络发达的运输网络经由发达完善的水路、公路及铁路运输网络,南沙货运码头的服务不但遍布珠江三角洲各地,更可覆盖整个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
水路网络纵横交错发达的水路把南沙货运码头与珠江流域和华南沿海各主要港口连为一体,开发支线和驳船运输的条件得天独厚。
南沙货运码头开发往返南沙与珠江三角洲的“珠三角公共驳船快线”,服务范围涵盖黄埔、顺德、江门、中山、珠海、佛山、深圳等主要码头。
公路系统四通八达连接105、107国道、广深、京珠高速公路和虎门大桥,并贯通广佛及外围高速公路网络,使蛇口经由陆路通道连接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华南主要城市,公路运输顺畅无阻。
码头主要设备提供全面服务:柜货及散货处理柜货及散货储存货柜装拆处理中心及物流中心拼柜服务服务航线:南沙货运码头与上海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密切合作关系,为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等地区的广大客户提供了方便的内陆集装箱海运班轮服务。
上海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是一间从事内贸、外贸内支线等集装箱运输,航线遍及国内沿海,长江流域(可达武汉、重庆)、珠江流域,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基础、以长江、珠江为支撑的南北贯通、东西交融的网线布局,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便利、经济的集装箱运输服务。
现时在南沙货运码头开设的航线如下:沪广线挂靠港口:上海--厦门--蛇口—南沙航班:十天班(即将开设五天班)湛江线挂靠港口:湛江―南沙―黄埔航班:四天班(可到黄埔接驳上海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属下其他船舶,由黄埔港延伸至上海、宁波、厦门、天津和长江各支线等地)欢迎您到南沙货运码头!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关于南沙货运码头的背景资料汇集霍英东梁柏楠南沙恩怨再调查2004-12-21 09:01:45 来源:南方都市报霍英东集团广州番禺南沙货运实业有限公司一位行政总监亲历了东发码头和南伟码头的建设。
他回忆说,霍英东在南沙从一开始就打算客货运“两条腿”走路,即建起南沙客运港和东发码头。
霍想把东发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并于1989年拿到了批文,到1990年开工建设时,由于当时南沙路还没有通,霍思忖建这么大一个码头无异于“晒太阳”,决定先建个小一点的。
这个由“政府施工”的5000吨级码头在建设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垮掉了,选址遂往旁边挪了一点。
就在东发码头兴建之后,基金会的人发现政府也在南沙客运港另一侧的海边搞建设,且未知会基金会高层。
一次霍英东到南沙看到了那片工地,问起来,对方说“没什么,填土而已。
”等到东发码头完工,那边码头的雏形也出来了,即现在的南伟码头。
对于网上关于梁柏楠建南伟码头“逼霍拿出2000万元”的说法,这位行政总监说,当时基金会用于南沙开发建设的钱就打在东部公司的账户里,管委会从那里拿出了2000万用于建设南伟码头。
码头建成后,管委会询问霍英东是否将这2000万作为股份,霍英东未接受。
这位行政总监还补充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除“先斩后奏”拿走2000万建设南伟码头外,由管委会负责的东发建设的各种手续也并不完备,近来他们跑了多次才将这件事办好。
“我们有一种受害者的感觉”。
据介绍,如今东发码头由香港发记公司经营,近两年才开始有利润。
几百米内分列两个货运码头,此中竞争可想而知。
发记公司被霍请来经营东发时,并不知道旁边还有一个南伟。
1997年,由于经营压力非常之大,发记一度想退出,后被霍氏集团想办法留住。
同属南沙货运公司的孙嘉先生介绍说,东发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现有5个万吨级泊位,新的货仓和堆场也已建成。
东发码头的业务以集装箱为主。
南沙管委会港口开发总公司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并不回避南伟与东发之间的竞争关系,她说南伟已经达到了设计的年吞吐量,以集装箱和散货业务为主,目前是赢利的。
但在何铭思的文章中,称南伟欠债两亿。
那位行政总监也看到了何铭思的文章,并“深有同感”。
他还谈到当初霍英东集团本已谈好了韩国进道集装箱公司进驻南沙,但后来这家公司就莫名其妙地到番禺莲花山选址建厂,这令霍何两人都很不高兴。
“这些显然是政府行为的利向。
梁柏楠在南沙开发中好像总想搞一块自己随时可用的后花园”。
这种对外来势力的防范和排斥并非针对霍英东。
一位从外省调入番禺多年的官员告诉记者,与他一起调入花都、中山的同学现在均已升迁,只有他原地不动。
广州一位资深的记者则将番禺官场喻为“铁桶,水泼不进”。
对梁柏楠和管委会不满的不只是何铭思。
南沙货运实业有限公司那位行政总监经常跟管委会打交道,他说管委会的一些人对基金会的工作并不支持,找他们办事常常会碰上冷脸子。
他还谈到东部公司的情况。
以前东部公司一直由管委会在运作,直到2000年后,基金会的人员才得以进入,由双方共同来管理。
现在东部公司有20多个人,但运行也不能算正常,离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
霍英东在南沙的遭遇终致其忍无可忍,在一次全国两会上,霍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参与内地改革开放事业是义无反顾的,也是“不走回头路”的。
我已年近八十,还有何求?我只是想借此机会再次提醒一句:市场运作靠法律保障,法律靠信誉支持。
如果没有信誉,法律条文有什么用呢?合同合约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民间目前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霍英东开发南沙的速度太慢。
南沙的一名普通居民就告诉本报记者说,如果不是霍当初买下那么多地,现在南沙的投资者也许要多很多,南沙的开发会快很多。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霍氏当初买下这22平方公里的东部地区每亩地价仅为600元。
但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的官员驳斥了地价太便宜的说法,“当时谁会关心南沙这么个全是烂泥塘的地方?是霍英东的名人效应启动了南沙开发,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2002年,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南沙开发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张广宁也说过:没有霍英东先生爱国、爱家乡先做起来这一块,哪有我们现在的大南沙开发概念?霍英东基金会想怎样开发南沙?在今年10月26日基金会南沙部分公司负责人会议上,何铭思对2005年南沙海滨新城工作作指示,他在讲话中说:我们以前的计划,希望(南沙)将来不超过7万人口,刚开始南沙 22平方公里的居民只有4000多人。
未来的城市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们不应该走老路,如上海、巴黎、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
这些城市现在是越来越大,但交通堵塞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南沙要建成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
走中国以前的自然村的路,若干个上湾,不需要汽车,有自己的伦理关系、食堂、文化俱乐部、托儿所、多点用太阳能,不能搞大公路。
……周围环境好,适宜人居住。
与此相关的背景是,从2001年开始,广州就提出了“北优南拓”的城市发展方向,同年10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向中外媒体宣布了将全面开发大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的宏伟大计。
2002年,宣布未来三年内,投资300亿元用于大南沙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报载,这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是钢铁、石化和造船业为主的临海型重化工业。
同年8月8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
指挥部全权负责南沙地区范围内的规划、国土、建设、招商引资等事宜。
■“大小”南沙概念大南沙从2001年开始,广州就提出了“北优南拓”的城市发展方向,同年10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向中外媒体宣布了将全面开发大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的宏伟大计。
2002年,宣布未来三年内,投资300亿元用于大南沙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年12月8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陈明德代表市政府作《南沙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的说明。
报告介绍,南沙将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海滨新城,南沙地区规划人口规模宜控制在100万人左右,南沙开发区规划人口规模则宜控制在60万人左右。
小南沙霍英东所买的南沙东部22平方公里土地被称为小南沙。
霍在不同的场合说过,要把南沙建设成最适合人居住的海滨花园城市。
这一目标被他的基金会描述成:山水里现南沙,南沙中见山水。
在今年10月26日基金南沙部分公司负责人会议上,何铭思对2005年南沙海滨新城工作发表意见:我们以前的计划,希望(南沙)将来不超过7万人口。
南沙要建成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
走中国以前的自然村的路,若干个上湾,不需要汽车,有自己的伦理关系、食堂、文化俱乐部、托儿所、多点用太阳能,不能搞大公路。
……周围环境好,适宜人居住。
南沙的货源路线为了确保南沙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紧密联系,南沙地区规划了以高、快速路为骨架,以铁路、地铁、航运为支撑的综合交通体系。
为了确保南沙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紧密联系,南沙地区规划了以高、快速路为骨架,以铁路、地铁、航运为支撑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高、快速路网络方面,规划了京珠高速公路东线、广州南沙港快速路、东部快速干线、西部快速干线等5条南沙地区与广州联系的高、快速路,其中南沙港快速路从广州环城高速公路的仑头立交直达龙穴岛,将广州市区的大学、科研机构、科学城、大学城和南沙联系在一起。
在铁路方面,规划了北接新京广铁路快线直达龙穴岛港区的疏港铁路。
轨道交通方面,地铁3号线从番禺广场延伸到广州新城与地铁4号线交汇后延伸到南沙。
连接港区与外界的第一座桥梁,新龙大桥已于2004年7月通车。
直达南沙港区的广州南沙港快速路已于2005年1月1日全线通车。
连接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蒲洲大桥目前正在施工。
公路集疏运网络中山的货源:通过S111(省道)向东经(珠江管理区接口)连接南沙港快速路,经新龙大桥,到达南沙港区,运距63公里。
顺德的货源:通过S362上S111或上南沙大道(鱼窝头接口)连接南沙港快速路,经新龙大桥,到达南沙港区,运距6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