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上课PPT课件
戍边生活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 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萧瑟荒凉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乡关之思)
重 • ▲章叠余唱光中--《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七、“寒食柳”。据《荆楚岁时记》载: “寒食日,皆折柳插门。”张炎诗云:“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以柳寄 思亲恋乡之情。倪瓒“旧家应在,梧桐霞 井,杨柳藏门。”以柳感怀游子乡情。
八、“金雪柳” 。李清照《永遇 乐》中云:“铺 翠冠儿、拈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 。”以柳妆扮, 更添女儿几分娇 美。常言道“清 明不戴柳,红颜 成皓首”,就是 这个道理。
诗歌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 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请谈谈它在整首 诗里所起的作用。
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 活的追溯。 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浓度。 三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一、细节描写
本诗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 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 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 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 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 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 酷。
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一 唱三叹,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韵味委婉而深长 。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 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 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 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 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 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 的。
文本探究 4-5章
《采薇》风格:怒而不怨 悲中有壮
文本探究 6章
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 ,别有深意” 。
1.借景抒情。 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 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 的悲苦。 2.以乐写哀,以哀衬乐。 以春风杨柳之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 加严酷之寒冬,衬凯旋之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3.对比。 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 生之“往──来”剪接融汇。
戍边生活
复习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诗经》两首中的《氓》, 现在我们复习下《诗经》的知识:
1.《诗经》的编排分类 (1)风:各诸侯国土风歌谣。 (2)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 雅”和“小雅”。 (3)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谣。 2.《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小雅》,当是西 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 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 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 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 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既有爱 国的战斗激情,又有久戍边疆的忧 怨。
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本诗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 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用重章叠句的方 法,使得句式回环往复,诵读时朗朗上口,富有 音韵美,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 苦心情。
四、比兴
全诗从“采薇”写起运用“比 兴”手法。以“薇”的从“作” 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 暗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思念之浓
•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4、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44
二、情景交融
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 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 诗话》里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 乐,倍增其哀乐。”
三、重章叠句,音节和谐
重章叠句,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 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的一 种表现手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 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
本诗表现了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 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 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 家,内心里充满着忧伤。前三章的许多诗 句都表现了这种感情,最后一章又加以深 化。由于意识到是猃狁入侵才使得自己 “靡室靡家”“不遑启居”,因此,他对 猃狁满怀怨恨,在对猃狁的战斗中充满同 仇敌忾之情,对于自己的阵营也怀有一种 自豪感。这种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
本篇就是通过一个久役士卒 在归途中的回顾与自述,反映 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保家卫国 的豪情和思乡怀亲的忧伤,是 一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情
绪矛盾苦闷之作。
高考诗歌鉴赏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 都是抒发 。
(9)思: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已行,弗不思也。 ③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0)戒:①既和既戒,既备万事②观往事以 自戒。③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1)雨:①齐子归止,其从如雨。②一别如 雨。③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④水能自雨田。 ⑤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12)载:①史载田横事。②五载复还。③有 好事者船载以入。④直上载公子车。⑤ 载欣载奔。 ⑥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画面描述: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 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 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 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 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玁狁人胆战心惊。敌营 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
这两章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 及声势之壮。
《诗经》名句
•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邶风·击鼓 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 黍离》 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8、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 经·秦风·蒹葭》 1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 ·陈风·月出》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采 薇 》
诗 意 图
诵读全文 注意字词 理清思路
梳理情节结,构感分受析情感
1-3:抗击外族 久不得归
4-5:艰难征途 战事不息
6: 战后存者 踏上归途
忧愤 昂扬 伤悲
诗眼
文本探究 1-5章
1. 这三小节的开头采用了什么手法? 2. 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薇亦作止 ——(春 天)
一词多义
(1)作:①薇亦作止。②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常作二铁板。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⑤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2)曰:①如曰归曰归。②明有奇巧人曰王叔 远。③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止:①岁亦莫止。②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止子路宿。④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人而无 止,不死何候⑥技止此耳。
导入
《诗经》中有甜美苦涩的爱情,有温 馨宁静的家园生活.......人类历史的发 展常常是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的,于 是战争也成了人类文学的永恒话题。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到战争给人民带 来哪些苦难?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比兴: 时光流逝 薇亦柔止 ——(夏 天) 戍期漫长 思乡之深
薇亦刚止 ——(秋 天 )
同样的话在诗中相应的位置重复出现, 这又叫什么手法?
重章叠句:
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数相 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位置的字有的虽有 不同,但表意相近。
内容上:以薇的生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 “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天迁徙。秋 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 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浓浓的乡愁。
字词梳理
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不来(lài):无人慰问。雨(yù)雪:下雪。 彼路(lù):路,通辂。 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4)靡:①靡之者甚多。②靡不有初,鲜克 有终③左右皆靡。
(5)烈:穷冬烈风。②君有烈名。③奋六世 之余烈。④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6)阳:①崤山之阳。②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③春日载阳。④阳奉阴违
(7)孔:①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②孔武 有力③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8)华:①桃之夭夭,烁烁其华②始雨水, 桃李华③华服丽人④其街市之繁华。⑤物华天宝。 ⑥华诞,华居。
•
•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
一、“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 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 是春天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