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控制培训讲义

库存控制培训讲义

订货点 =正常订货前置时间(天)×每天消
耗量+安全存量 最大库存量
=经济批量+安全库存
经济批量: = 2×一年的使用量×一次的订货费用 一年的库存维持比率×单价
注:库存维持比率由利息(%),物料腐朽度 (%),保管费(%)及其他构成。
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控制库存水平时就要确定:①补货的数量; ②补货的频率。这是一个成本平衡的问题。 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平衡采购成本与库存持 有成本,即 总成本=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
ABC分析法的应用
累计金额 A类——0-65% B类——65-90% C类——90-100% ①A类材料从订购、入库、保管、发料应
慎重管理。 ②B、C类材料可尽量使用”存量管制
法”。
ABC分析法图例
金额百分比
100 90
65
C类物料 B类物料 A类物料
10
A类
65%
10%
35
100
B类
25% 25%
实施存量管制,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一种基 本有效的管理方法。
定期检讨库存周转率 物料库存时间越长,其周转率就越低,就
会导致企业资金的积压及成本增加的双重 损失。为此,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控制物料 周转率。
A、材料库存周转率:
年耗用材料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材料存货金额
B、在制品或制成品周转率:
订货批量(Q*),实现总成本最低。这样,就可得出
√ EOQ公式:
Q*=
2DS IC
例:某移动分公司用仓库库存来供应基站需更换 的零件。其中某种零件的年需求预计为750个, 该零件的每次订单的采购成本是50元,库存持有 成本是每年25%,每个在库零件的价值为35元。 其经济订货批量为:
√ √ Q*=
(一)常备材料
所谓的常备性物料,对企业而言,就 是说长期要用或能通用、共用需常备的物 料,这类物料通常可运用存量计划性采购。
存量计划性物料需求计划程序
订单量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量
标准材料表用量
现在途量
预计需求量 净需求量 调整(量) 实际需求量 物料需求计划表
现库存量
存量控制
※存货产生的原因
1.淡季多存货以供应旺季的需要 多数企业都有生产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
A类物料:
A类物料种类少,金额高,存货过高会产生大量 的资金积压,因此对于A类物料要非常严格地加 以控制。
A类物料若购置时间不是非常短,交期不是非常 紧,最好不要有存货,对于A类物料要有一套完 整的记录,一定要有需求或订货时才加以订购, 并且要充分计划利用好购置时间(Lead Time), 使交货及时,不影响生产计划,也不过早进厂。 应尽量降低库存,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积压在仓 库。
※存量管制的原则
(1)存货型生产:属于计划的存货型生产,其 物料大致可采用“存量管制”法订购。
(2) 少品种多批量经常性生产的物料。 (3) 共用性多的物料。 (4) 大宗物料。 (5) 购备时间长的物料。 (6) 供料源与使用工厂距离远的物料。 (7)“ABC管理法”内的C类或B类物料。
※库存周转率
三、库存控制
➢ 常备材料: 经常性使用的材料或大量使用的材料,为控
制成本或配合生产需要,使用存量控制的方法 进行有计划的购买,采取定量订购法或定期订 购法。 ➢ 非常备材料:
不经常使用的材料或少量使用的材料,根据 生产计划的需要来购买,采取依单订购的方法。
常备材料就是所谓的应用“存量管制”的方法 来进行物料控制,而非常备料即是“订单订 购”。
催料 分析、改善
※存量控制最常用的方法
1、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源自于80/20原理或 重点管理技术,只要抓到”重要 的少数”就可以把物料的成本控 制得最理想。
ABC分析法步骤
(1)年耗用量统计; (2)计算金额; (3)依金额大小排列; (4)计算每项材料占总金额之比率; (5)计算累计比率; (6)画制柏拉图; (7)决定A、B、C。
4.享受价格折扣
往往大批量订货,供应商会给予一定 的折扣,因此,为享受这一折扣,会加 大订量。
5.投机增加存货
预测到某种物料在不久可能会上升, 因此会加大购买力度,以免以后花高价 购买同样数量的物料。
6.因不可抗力而加大存量
由于预测到台风、暴雨、战争、交通 事故等原因,物料无法顺利到达,所以 提前做好存货。
对产品品质有保障的供应商,为节省包 装的手续及验货的麻烦,大多采取此管理 法。
整体法实施说明
订货量就是单位箱份的量; 不同的物品,使用的箱也不尽相同,但应
是装固定数量的标准容器; 为方便管理,须在箱外有相应的颜色标识,
表示装置的物品、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架法
将同一物品,放置于三层货架。先使用 上层的货,用完后订货,然后使用中层的 货,当中层的货用完,正常情况下,所订 的货应到位并放入上层货架。若此时上层 的货未到,就要催货。
B类物料:
B类物料介于A类和C类之间,种类与金 额占的比重一般,但也不能忽视。 对于B类物料可以不必象A类物料一样跟 单订货,对购置时间控制非常严,也不 能象C类物料一样一次性大批量采购,可 采取设置安全存量的方式,到了请购点 时以经济采购量加以采购即可。
C类物料:
C类物料种类多,金额少,可一次性 订购较大的批量,以降低采购成本。
定量订购的适合对象
消费、使用量基本固定的物料; 容易获得和保管的物料; 价格较便宜的物料;
定量订购的设定
求得平均每天消耗量; 确定订货前置时间; 设定安全库存量; 设定订货点; 确定每次的订货量; 求得最大库存量。
定量订购的计算公式
安全存量 =紧急订货周期(天)×每天消耗量
物料种类百分比 C类
65%
10%
物料管理ABC法
对物料应用ABC分析法,采用重点管理原则, 实行分类控制。 A类物料
价值高、品种少的物料,重点管理控制,依 生产方式制订物料需求计划。 B类物料
价值较高、品种较少的物料,重点管理控制, 依生产方式制订物料需求计划。 C类物料
价值低、品种多的物料,常规管理控制,制 订存量管理标准,集中定量/定期补充。
※为什么要进行存量控制
存量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合经济的原则。
存量过多,会使企业资金积压太多,且 存货储备的成本加大;存量过少,使企业 的材料供应不继率提高,容易造成停工待 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失去销售机会, 甚至失去客户。
※存量管制决定的因素
订购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设置成 本,购置时间,需求率,安全存量,经济 批量,订购法,订购点,订购量,最高存 量等。
“一定数量”是指在事前决定的存量基准,亦即 订货点,因此又称为订货点法;
定量订购,须先决定订货点和订货量,所以管理 简便;
定量订购,即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时,就补足一 定数量的货,如此循环不已。
定量订购的特征
即使不知道需求的变动也能管理; 不适合于需求量变动剧烈的项目; 运作费用可减少; 可进步为自动订货制度; 订货事务作业平均化; 库存量容易增加。
※设定存量管制基准
存量管制基准设定与管制参考表
管制因素
数量 时间 金额


(P)计划 (D)执行 平均库存量 实际库存量
标准月用量 呆滞期限 购备时间
标准库存额
实际月用量 库存时间 实际时间 实际金额


(C)考核 不足欠料 太多呆料 超(领)用
呆滞料 交期延误
过高
(A)行动 请购
设法降低 分析、改善 处理、预防
生产供不应求,淡季生产订单很少。因此, 企业就在淡季时按正常进行生产,以弥补 旺季时的产能不足,留下的存货供应旺季 顾客的需要。
2.维持生产量与员工的稳定
为消除季节差异,平衡淡旺季之间的 生产,且为了不在淡季时大量裁员,到 了旺季时又大量招人,所以在淡季时生 产适当的存货。
3.弥补市场预测的误差
市场预测与实际会有一定的误差,为 弥补所产生的误差,应适当保持存量。
年销货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存货金额
上述A与B两式计算所得的周转率越高, 则表示材料/产品库存越低,资金的运用越 有效,通常对生产企业而言,可将其换算 成周转次数,应为4次以上。
C、材料周转天数:
=
365 库存材料周转率
D、在制品或制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
365 在制品或成品存货周转率
上述C、D两式计算所得周转天数至少要 低于90天,当然天数越少越好。
定期订购管制法
定期订购的特征
订货时期一定 订货量不固定 较好应对需求的变动 减少订货量
定期订购的适用对象
单价高的A类物品; 需求变动大,且不稳定的物品; 共用性差,专用性强,且不易保管的物品; 订货前置时间长的物品; 可以预测需求量的物品。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TC=
D Q
S

ICQ 2
式中 TC—每年总的相关成本;
Q—补充存货的订单批量;
D—对库存产品的年需求量;
S—采购成本;
C—库存产品的单位价值;
I—库存持有成本占产品价值的比例(%/年)。
D/Q表示每年向供货点发出补货订单的次数;
Q/2是所持有库存的平均量。
从数学上看,当两项成本达到均衡时可以求得最佳
此外必须探讨,存货发生的原因及存量管 制之重点。
※存量管制的效果
(1) 保证生产不致断料。 (2) 减少下订单后的材料购备时间,能达快速
生产之效。 (3) 减少生产系统上复杂的管理。 (4) 利于紧急订单之追加。 (5)利于与供料厂商之协力关系,并易于控制材
料品质。 (6) 连续性或大量之订购,采购成本可降低。 (7) 物料管理单纯化,控制容易。
7.满足客户随时取货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