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7张PPT)(1)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7张PPT)(1)

5-15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朝代?其重要的政治经济 制度有哪些?对东亚其他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古 时期 的亚 洲
阿拉伯 帝国
奥斯曼 帝国
南亚
东亚
632年 统一半

13世纪 兴起
8世纪 中地跨
三洲
16世纪 地跨三 洲
政教合一 手工业和商业发 达,沟通中西 伊斯兰教文明 政教合一
阻碍中西贸易
4世纪:笈多帝国(印度教) 13世纪:德里苏丹王国(伊斯兰教)
➢5世纪,大和统大一和兴起的地方
日本
➢公元6世纪下半 叶开始,大和国出 现统治危机
➢公元10世纪中央 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庄园经济和武士四集国 团兴起九洲
古代日本
北海道
➢12-19世纪,幕府 统治:镰仓幕府、 室町幕府、德川幕 府。
材料 ……日本天皇离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制国家 的当然首脑相差甚远……他们(幕府)实际统治国 家,为天皇选择皇后,担任行政和军事的高级职务。 而天皇则过着奢侈的隐居生活,既不治理朝政,也 不与民众接触,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奥斯曼帝国有东西方剂 贸易中的作用。
拓展思考:同为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帝国和奥 斯曼帝国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阿拉伯帝国: 对外来文化采取交流、吸收和融汇的方式,
具有沟通东西、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使伊斯 兰文化内容更丰富。
奥斯曼帝国: 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帝国兴衰
13世 纪
14世 1453


16 世 纪
17 世 纪
兴起
发展
灭拜占 庭帝国
地跨三洲
衰落
2、社会文明
政治: 政教合一,君主专制 经济: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实行采
邑分封,农民承担沉重财税。
材料一 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过程中,对外出口山羊毛、皮革制品 和兽皮,还有地毯。拉丁商人经常从小亚细亚南部的安塔利亚和 西部的巴拉特(Balat)购买奥斯曼帝国生产的地毯,以销往欧 洲。矿产品也是奥斯曼帝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锡诺普 在中古时期就以出产铜而闻名。铅被出口到西方和埃及;铜也被 卖给热那亚人。金银当然也在贸易之列。在出口金属的同时,奥 斯曼帝国也进口金属,如铁和锡,这些都是用于铸造火炮必须的 金属。
根据教材和 右图,梳理阿 拉伯帝国的演 变历程,填充 下面的示意图 中空白。
7世 纪初
622 年
632 年
8世 纪中
——— —创立
1528 年
被蒙古 西征军 灭
在地图上指出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疆域的范围。
西临 大西洋
北接黑海和里海
东到 印度河流域
西南 尼罗河下游
南包 整个半岛
8—“9大世食纪国鼎”盛,,当1时0世唯纪一衰与落中,国1大25唐8相年提被并蒙论古的西国征家军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地图和时间轴,梳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笈国帝国和德里苏丹国、日本、新罗等 国家的兴衰,分析影响国家兴衰的因素,并探究其规 律。 2、通过材料分析,了解阿拉伯文明的内容,理解阿拉 伯帝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3、归纳梳理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分析其影响,认识 唐文化对东亚其他国家影响,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文明的多样性与交融性。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 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 堂。”号召人们“圣战”
“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 穆斯林都是一族。”
“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
信仰知识等等。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610
622
622年带领
中国 日本 新罗 越南
隋唐-宋元-明

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亚 文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 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的风貌。
(二)课标分析 中古时期的亚洲有两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
元7世纪,到8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帝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崛起于小亚细亚, 再度建立了统一东部地中海地区的帝国。南亚次大陆 上先后兴起笈国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东亚的日本大化 改新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但随着庄园制的形成, 日本进入以幕府为中心的武政治时代。受地理、历史、 宗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古时期的亚洲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封建文明。
人物扫描 穆罕默德(约570-632)
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 父母,12岁随叔父的商队 来往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见多识广,25岁与麦加富 孀结婚。此后,他潜心思 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 了伊斯兰教。“伊斯兰” 意为“顺从”,即顺从和 信仰真主阿拉穆;罕信默奉德伊斯 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
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 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 《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 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 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材料 伊斯兰教也是一条强有力的纽带,一条比基 督教更有力得多的纽带,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信仰,而 且是社会的和政治的体系以及生活的总方法。如同语 言为阿拉伯世界打下基础一样,宗教信仰也为伊斯兰 教文明提供了基础。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文明在征服 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基督教、犹太 教、琐罗亚斯德教和阿拉伯宗教的成分,带有希腊罗马、波斯-美索不达亚米的行政、文化和科学各成 分的综合体。因此,它不仅仅是古代各种文化的拼凑, 而是原有文明的新的综合。它虽然来源不一,但却明 显带有阿拉伯伊斯兰教的独特印记。 ----(美)斯坦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30年,占
年 创
年 麦
少数信徒,
领麦加。


出走麦地那,
麦加成为
伊 斯 兰
精帝神 国力 的传 教 失量 形, 成。促进促建 公了成立 社阿政穆 。拉教斯伯合林半一岛的的政统 治伊的一 体斯圣制和兰地教。
教 的形成败。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 阿拉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中起什么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中世纪亚洲各国的兴衰 2、阿拉伯文明、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半岛
地 欧洲 黑 海




阿 亚洲
北回归线
非洲
拉 波 斯湾 红伯
半 海岛
阿 拉伯 海
赤道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绝大 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地 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一、阿拉伯帝国 1、帝国兴衰
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废除世袭贵族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 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 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 渡的标志。
➢公元1世纪前后, 日本各地形成100多 个小国
➢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他们(幕府)的权力始终只限于京都及其 近天郊皇。是在名日义本的其中他央地首区脑,,地没方有封实建权主为控制尽可能 多幕的府土掌地握而实你际争的我中夺央。权结力果,是大地主即“大名” 的藩兴国起掌。握实…际…的地方权力,造成封建分裂割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幕府统治的特点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
麦 地 那



麦加

开斋节
斋月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即穆斯林在伊斯
兰教历九月为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 落后进食,白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斋月结 束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并举行会礼和庆祝 活动,也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的共同 节日。开斋节那天,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 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
---张一楚方乔面《,奥帝斯国曼一帝国度崛成起为研东究方—经—从济文文明化交交往流角中度探心析,》 另一方面,控制传统东西方商路,征收重税,一
材料定二程度奥斯阻曼碍帝东国西位方处贸东易西文,明刺交激汇了处新,航并掌路握的东开西辟文。明的陆
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 》
➢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5世纪,大和统大一和兴起的地方
日本 ➢公元6世纪下半 叶开始,大和国出 现统治危机
四国 九洲
古代日本
北海道
背景:国大贵内族:奴六隶、主七势世力纪强时大,,日政本局的混社乱会,矛改盾革十势分在尖必锐行,。
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开始标志: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阻碍了东 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南亚与东亚国家
1、中古时期的南亚地区先后建立了哪些国家?其主要宗教是什么? 2、中古时期的东亚地区有过哪些国家?其国家管理有什么共同点?
4世纪:笈 多帝国 (印度教)
13世纪: 德里苏丹 王国(伊 斯兰教)
日本 新罗 越南 中国
➢公元1世纪前后, 日本各地形成100多 个小国
一、阿拉伯帝国 1、帝国兴衰
2、社会文明
政治: 政教合一,君主专制
哈里发
政治、军 事、宗教
完成课本P24的 经济: 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辅,助对机“学外构思贸易之发窗达”
文化:
宰相
政务
枢密院
令状与 文告
财政部
收支
《(度将全医医 伊等1世人这《 美学本学)界首种,重天集·家阿西,创 数是方成大中:拉那所, 字阿》夜拉伯发国─以因 改拉─和齐数谭《得为 进明的伯《斯字》医名阿并文和造医─是典,为拉传─学典《古印纸》构阿伯播的》天代─度术思拉人到瑰─长花印“巧宝的、医期与妙。学被棉指麻,之欧疹花南情王洲》节、针”医和曲食、学《折界医糖火,奉学等药语为集言经成优典》 伯都数字是。由并阿创造拉了伯代人数传学千入零阿欧一拉夜洲伯》的民,间。中故国事译集为《《一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