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国人汉字水平下降的讨论此起彼伏,而一些新闻报道中也直指现在大学生的语文功底差劲,甚至出现了在汉语比赛中败给外国留学生的憾事。
这种文章看得多了,突然心里一阵发紧:我自己的汉语,是不是也拿不出手了?
我的这种不详预感竟然接二连三地得到了证实。
汉语学习是从听、说、读、写开始的,由于是自己的母语,所以作为中国人,听和说应该完全不是问题,而只要是上过学的,读的能力基本也可以过关,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写的上面。
须知,当初上学的时候,不会写字,那是被称做文盲的。
我发现,现在的我,正在慢慢丧失写字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哪天不会写字了,也就离“文盲”不远了。
按说我基本上还算是个靠写字为生的人,一年到头也不少写文章。
但问题却在于,我写的文章,都是被自己“敲”出来的。
自
从电脑普及了之后,在电脑上写作已经是再方便不过了,各个单位也都在推行“无纸化办公”,所以,几乎所有的汉字处理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
而自从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又发生了一次变革。
最重要的一点是:写信也完全在电脑上完成了。
很少有使用信纸的机会了,人人都用“伊妹儿”,多方便啊。
用电脑“敲”字的日子,一晃儿可就快10年了。
这些年中,真正用笔在纸上写字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平常最多是在开会时用圆珠笔划拉几下子,而比较正式的书写工具———钢笔,早已经不知道被丢在什么地方了。
但当我意识到需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汉语写字水平时,我却有些惴惴地发现,这些年被丢掉的,可不仅仅是那一支支钢笔。
最先“揪心”是因为偶尔一次的提笔忘字。
提笔忘字就够可恨的了,谁知看见自己写的那“几刷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怎一个难看了得!于是感慨:怎么不会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