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古文二则
一.基础达标
(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卒(zǔ)逢暴雨
B.郢人垩( è)漫其鼻端若蝇翼
C.峨峨(é)兮若泰山
D.臣则尝能斫(zhuó)之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②.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⑤. 吾于何逃声哉?
⑥.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②.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
4.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B. 止于岩下
C.听而斫之
D.卒逢暴雨
5.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的代表人物。
《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
《伯牙善鼓琴》选自。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探究问题)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自主检测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谓从者曰(随从人员)
B. 郢人立不失容(容貌)
C. 若蝇翼(翅膀)
D.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这样)
2.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
3.由本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2. 翻译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
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
流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一.基础达标
1.A
2.蝇翼:蚊蝇的翅膀。
斫:砍,削。
质:对象,搭档。
念:心里想的。
穷:穷尽逃:逃避虽然:即使这样。
3.我没有施技的人了,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匠石挥动起锛子呼呼生风,楚国人站在那里任凭他砍削。
钟子期总能点明他的情趣。
4.A D
5.周战国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庄子·徐无鬼》
御寇战国时期《列子·汤问》
二.设问导读
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
挥了。
2.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
惋惜之情。
3.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
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4.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三.(一)1.B
2.庄子为失去朋友感到无尽悲伤,说明他们情谊深厚。
管鲍之交《列子·力
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3.郢匠挥斤形容人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1. ⑴擅长⑵好
2.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四.拓展延伸
1.略
2.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