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公式域使用技巧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和试卷打印的时候。
理科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公式(尤其是数学老师),许多教师常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来创建公式。
但是我们都能体会到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是比较头痛的事情。
因为它存在着一些弊端。
比如:(1)用“公式编辑器”创建的公式不是很美观,不能和完美的结合起来,因为此时公式的字体是四号字体(比较大),并且公式的字体不能随文本的尺寸同步放大缩小,还得双击公式进行调整。
(2)有些时候会遇到公式被分行或者出现比较疏松的情况,还要进行调整,极为不便。
(3)在文本输入的时候,还可能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式子或符号(如:行列式、弧、不平行号等),而“公式编辑器”无法做到。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Word中的Eq(公式)域来输入公式。
你会发现,用“Eq域”输入公式可以随心所欲的编辑许多特殊要求的式子或符号。
对于输入一些简单的数学式子(如:分式、根式),其输入效率也将成倍的提高。
一、公式域的插入在Word文档窗口中,按“Ctrl + F9”即可插入一个域,这时窗口中将出现一对带底色的花括号“{ }”,内有光标提示键入内容。
键入“eq \”,表示这是一个公式域,要注意的是,在“eq”和“\”之间一定要有空格。
输入相关的域代码后,按“Shift + F9”便可产生相应的公式。
若要修改公式,只需选中此公式,按“Shift + F9”即可进行编辑。
二、分式和根式的编辑数学式子中,分式和根式最常见,用公式域来输入也最为方便简捷。
分式(fraction)的开关是\f(),域代码格式为“eq \f(分子, 分母)”,根式(root)的开关式\r(),二次根式的域代码格式是“eq \ r (被开方式)”,n 次根式则为“e q \ r (n , 被开方式)”(注意,域中的分隔符“,”是英文逗号)。
当根指数大于2时,按“r (n , 被开方式)”输入“n”时,宜用小字体(如用小六号字),否则产生的根式不合习惯(按“Ctrl + Shift + >”可增大字号,按“Ctrl + Shift + <”则减小字号)。
输入时,若在“+、-、=”符号的前后敲入空格,那么编辑出来的公式将更美观,如果发现减号“-”太短(此时为英文连字符),只需将其设置为“宋体”即可.例如:(1)—— {eq \f(1, 2)};(2)—— {eq \f(a - b, a 2 + b 2)};(3)—— {eq \f(x 2, a 2) + \f(y 2, b 2) = 1};(4)—— {eq \r(2)};(5)—— {eq \r(3,x + y)};(6)—— {eq \f(- b±\r(b 2 - 4ac),2a)}.编辑公式时,需注意变量通常用斜体,输入时按“Ctrl + I”即可使输入的字母成斜体,输入完成后再按“Ctrl + I”,光标又恢复为正体形状。
按“Ctrl + =”产生下标,“Ctrl + Shift + =”产生上标。
熟悉这些快捷键,有助于提高输入效率。
三、其他一些开关的介绍1、重叠(over)开关:“\o()”――将每个后续元素置于前一个元素之上。
元素数目不限。
元素之间以逗号隔开。
“\o(a, b, …)”,其效果是使字符“a,b,…”等叠合在一起。
例如:(1)和—— {eq A\o(n, m)} 和{eq C\o(n, m)}(注意:这里输入的n,m分别是上、下标);(2)—— {eq \o( →,←)} ;(3)——{eq \o(∥,\\)} (前一个为“平行”符号,可点击中文输入法工具栏上的“显示/隐藏软键盘”按钮,在“数学符号”中导入。
后者是两个反斜杠,由于开关符“\”不能直接输入后显示,需增加一个反斜杠才可作为符号出现在公式中。
同样,要在公式中出现英文逗号或单括号,应该在这些符号前加上反斜杠:“\,”、“\(”)。
如果觉得若干字符重叠效果不佳,可以通过另一个开关——上标(superscript)、下标(subscript)开关来作精确调整。
2、上标或下标开关:“\s()”——将一个或多个元素置为上标或下标。
每个\s 代码可有一个或多个元素,以逗号隔开。
如果指定多个元素,则元素将堆叠起来并且左对齐。
可用下面表格中的选项在\s 开关之后放置单个元素:例如:(1)—— {eq \s(1,2,3,4)};(2)—— {eq \s(y,\s\ai20(x))}或{ eq \s(\s\di20(y),x)};(可以在输入方程组时用)(3)—— {eq x\s\up4(2)};—— {eq x\s\do3(2)};22—— {eq x\o(\s\up4(2),\s\do(2))}(4)—— {eq \o(AB,\s\up5(⌒))};(5)—— {eq \o(PA,\s\up6(→))};(6)—— {eq \o(P,\s\up6(―))};(7)-+—— { eq \o(\s\up2(-),\s\do2(+))};(8)—— {eq 2\o(\s\up10(1),\s\up6(-),\s\up3(x))} ;(9)和—— { eq \o(Í,\s\do1(\\))}和{ eq \o(Ê,\s\do1(\\))}。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不是很美观。
所以,我们还需要引入位移(displacement)开关,来控制公式域之后下一个字符的位置。
3、位移开关:“\d()”——将下一个字符向左或右移动指定磅数。
可用下面表格中的选项修改\d 开关(注意:空圆括号只跟在指令最后一个选项后面。
):例如:(1)—— { eq \o(AB,\d\ba12(\s\up5(⌒)))};(2)∥—— {eq \o(\s\up2(∥),\d\ba4()\s\do3(=))};关于“\li()”的用处,更多的中学教师会发现它的“美”。
在打印试卷或习题时,常常会遇到填空题,很多教师插入图片或线段,如果大量使用,确实比较繁琐,所以建议使用公式“域”来编辑。
如:(1)比较a,b的大小,在填空题中可输入为:{ eq a \d\fo20\li() b },切换域代码即为:;(2)题目中若需学生填写答案,则可以输入为:{ eq x =\d\fo40\li ()},切换域代码即为:。
用这种方法编辑,既美观,尺寸又小,而且完全省去了编辑时可能会出现的分行的现象。
4、列表(list)开关:\l();数组(array)开关:\a();括号(bracket):\b()在学习代数的时候,必然会遇到数组、方程和行列式。
编辑时,经常涉及上述开关的同时使用。
①列表开关:“\1()”——将多个值组成一个列表,列表可作为单个元素使用。
(使用任意个数的元素组成列表,以逗号或分号分隔,这样就可以将多个元素指定为一个元素。
)例如:(1){ eq \l (1,2,3,4,5) }显示为;(2){ eq \l ((A,B,C,D,E)) }显示为等等。
②括号开关:“\b()”——用大小适当的括号括住元素(默认括号为圆括号)。
可用下面表格中的选项修改“\b”开关:例如:—— { eq \b\bc\{(\r(5,x))}。
③数组开关:“\a()”——按行顺序将数组元素排列为多列。
可用下列选项修改\a 开关:例如:—— { eq \a \al \co2 \vs3 \hs3(Axy,Bxy,A,B)}。
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常见的方程组、分段函数和行列式:(1)—— {eq \b\lc\{(\a\al(x = a cos q, y = sin q))};(2)—— { eq \b\lc\{(\a\al(A1x2 + B1x + C1 = 0,A2x2 + B2x + C2 = 0))};(3)—— { eq f(x)=\b\lc\{(\a\al\co2\vs3\hs5 (0,(x>0),-e,(x=0),x\s\up4(2)+1,(x<0)))};(4)—— { eq \b \bc\( (\a\ac\co3\vs3\hs3(1,2,3,4,5,6,7,8,9))}。
随着中学教育的发展,现在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有关导数、积分与极限,下面来说一下如何用公式域输入上述有关的公式。
5、积分(integral)开关:“\i( , , )”——使用指定的符号或默认符号及三个元素创建积分。
第一个元素是积分下限,第二个是上限,第三个是积分表达式。
可以使用下列选项修改\i 开关:例如:(1)—— { eq \i\su(i=1,n, i)};(2)—— { eq \i\pr(n=1,n, n)};(3)—— { eq \i\in(a,b, f(x)d x)}。
6、方框开关:“\x()”——创建元素边框。
如果不带选项,则此代码在元素四周绘制一个方框。
可以使用下列选项来修改\x 开关:例如:(1)—— { eq \x\to\bo(5) };(2)—— { eq \x\le\ri(S) };(3)—— { eq \x(abc) }。
四、一些特殊的符号公式域可以创建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上述有所介绍,下面介绍一个方法制造一些公式,使得公式更加的美观:在编辑“”时,上面的“→”太长,所以我们可以修改,先输入{ eq \o(a,\s\up4(→))},然后选中“→”,修改“格式/字体/字符间距/放缩”为95%(可选择也可输入改动),则显示为:。
上面说到的“∥”符号也用到了字体的放缩。
又如:(1)—— { eq \o(ADB,\d\ba20(\s\up5(⌒)))};(2)f(x→—— { eq A\o(\s\up5(f(x) = x2 + 1),\s\do2(→))B };(3)limx→+∞—— { eq \o(\s\up2(lim),\s\do5(x→+∞))f(x)}。
可见,这种方法是比较实用美观的。
将上述几个域做好后,单独放在一个小文档中,如果想用,可将其复制后粘贴进来.对于一些类似的符号,只要稍作修改便可重复运用.更好的方法是,将做好的域放到“自动图文集”中,一但需要,随时插入。
将“∥”放入“自动图文集”的方法是:选中该字符,选择“插入/自动图文集/新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键入一个与此符号有关的名称(如:“平行且相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