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 语言学2 语文学3 历史语言学4 历史比较语言学5 描写语言学6 历时语言学7 共时语言学8 个别语言学9 普通语言学10 语言的语言学11 言语的语言学12 对比语言学13 微观语言学14 宏观语言学15 理论语言学16 应用语言学17 结构主义语言学18 形式语言学19 交叉语言学20 语言21 言语22 思维23 符号24 组合关系25 聚合关系26 语言的线条性27 语言的任意性28 语言的层级性29 言语规律30 渐变性规律31 参差性规律32 语言的分化33 语言的整化34 语言的融合35 语言的混合36 能指37、所指38 解释“传统语言学“内部语言□语音□音学□音高□音强□音长□音质□频率□振幅□乐音□噪音□共振峰□音素□国际音标□音位□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音位区别特征□音位体系□音节□语流音变□句位学□语音规律复辅音22. 解释“韵律特征”。

”23. 解释“音渡24. 解释“二合元音25. 解释“三合元音”27. 解释“时位1. 解释“语汇” 1 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2 语文学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3 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和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对比语言学主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4 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5 描写语言学是和历史语言学相对,即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观察、描写、分析、研究。

6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7 共时语言研究语言某一段时期情况的语言学,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8 个别语言学也叫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9 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10 语言的语言学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语言学,指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是一种静态、同质的纯语言学。

11 言语的语言学言语的语言学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12 对比语言学就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

13 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14 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学)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15 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侧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16 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

狭义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除语言教学外,还包括词典编纂、文字制定、机器翻译…17 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认为存在着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18 形式语言学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即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都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

19 交叉语言学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产生的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

20 语言实质上是一种符号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21 言语言语是说(写)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行为。

22 思维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与过程。

包括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3 符号被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符号。

24 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成的语言的链条关系是组合关系。

25 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具有相同作用能互相替代的次符号聚集成类叫聚合关系。

26 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形成线性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的可能。

27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28 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套音位装置,上层分为语素、词、句子三级。

29 言语规律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规律。

包括自方、对方、双方所处的语境三要素。

30 渐变性规律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变化。

31 参差性规律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

32 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叫语言的分化,如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形成。

33 语言的整化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接近或统一起来的现象叫语言的整化,如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和国际交际语的形成。

34 语言的融合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别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叫语言的融合。

35 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叫语言的混合。

36 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37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38 解释“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内部语言”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语音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载负一定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

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够成完整的符号。

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学科叫语音学。

可包括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听觉语言学、音系学等。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快,声音就高,频率慢,声音就低。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震动振动的幅度。

振幅大,声音就强□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音质指声音的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

□频率发音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每秒钟振动一次叫一赫兹,频率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高低□振幅发音体振动的位移幅度,振幅大小同发音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

□乐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保持一种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声音。

□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不存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则呈现杂乱无章的形状,持这种波形的音叫噪音。

□共振峰因共鸣作用而能量变强的频率成分就叫共振峰。

□音素对人类语言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国际音标是音表示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公布使用的,后来又几经补充修订完善□音位某种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利用音高、音长、音强等非音质要素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如调位、重位、时位等。

□音位区别特征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区别特征。

□音位体系每种语言的音位都是形成体系的。

其内容包括该语言的全部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全部变体;每个变体出现的条件;各个音位在组合与聚合关系中所表现的规律。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句位学研究句位的学问叫句位学。

例如句调位、句重位、句时位、句顿位。

□语音规律语音的历史演变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严格规律的,有的甚至可以概括出较为完整的公式。

如汉语浊音清化规律等。

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22. 解释“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

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

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

(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 解释“音渡”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

24. 解释“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25. 解释“三合元音”。

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

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27. 解释“时位”。

答: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1. 解释“语汇”。

: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

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

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语义□语言意义□言语意义□义素□义项□语义场□语境□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语法意义□话题□述题□谓词□述项句义中的话题□预设□蕴含□语义指向□词汇□语言词汇□言语词汇□词5. 解释“语”□固定词组□语素□词根□词缀□词尾□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联绵词□叠音词□重叠词□同音同形词□同源词□同根词□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新词□方言词□社会方言词指□外来词□基本词汇□一般词汇□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语法□语法学□词□词组□句子□层次性□递归性□生成性□语法范畴□语法意义□语法手段□形态□语义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体系中具有固有的意义,具有概括、多义相对稳定等特点。

□言语意义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说的的行为和说的结果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

□义素对词的某一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语义场以一个共同义素为核心,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构成的场。

□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有狭义语境与广义语境之分,狭义语境是口语的前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词汇意义以词汇形式(主要指实词)表现出来的语言意义。

□概念意义亦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