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0.98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7.83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20万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口4.60万人,死亡率为5.37‰。

全年净增人口3.5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20‰。

城镇人口618.77万人,占72.05%;乡村人口240.04万人,占27.9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0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4884.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 2548.71亿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8.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12.9%、12.1%和20.9%。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0.7%,教育支出增长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0.9%。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7.87万亩,比上年下降0.8%;油料播种面积7.67万亩,下降0.4%;蔬菜播种面积99.89万亩,增长2.1%;棉花播种面积2.57万亩,下降51.4%。

全年粮食产量183.12万吨,比上年下降4.9%,其中,夏粮83.60万吨,下降12.7%;秋粮99.52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5.64亿元,增长15.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99.44亿元,增长14.7%;重工业增加值966.20亿元,增长15.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汽车制造业增长20.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2%。

六大高耗能行业[3]增长16.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7.14,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11.73亿元,增长14.8%。

实现利润总额181.82亿元,增长42.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3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6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55.23亿元,增长21.3%;农户投资79.33亿元,增长2.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73.15亿元,比上年下降26.4%;第二产业投资983.09亿元,增长46.3%,其中,工业投资868.57亿元,增长50.2%;第三产业投资3998.99亿元,增长17.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9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房屋施工面积10454.27万平方米,增长5.1%,房屋竣工面积795.35万平方米,下降25.2%。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73.74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28亿元,增长8.1%。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324.18亿元,增长15.4%;餐饮收入额 223.84亿元,增长0.7%。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0.9%,书报杂志类增长28.2%,日用品类增长2.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6%,通讯器材类增长8.0%,家具类增长44.8%,金银珠宝类增长17.0%,汽车类增长13.2%。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179.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

其中,出口84.76亿美元,增长16.1%;进口95.06亿美元,增长66.3%。

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73.93亿美元,增长82.5%,占进出口总额的41.1%;一般贸易进出口66.80亿美元,下降2.9%,占进出口总额的37.1%。

主要进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63.33亿美元,增长28.3%;进口71.19亿美元,增长68.2%。

农产品出口4.80亿美元,下降10.5%;进口0.95亿美元,增长56.4%。

矿产品出口2.46亿美元,增长0.02%;进口8.22亿美元,增长16.8%。

纺织服装出口1.88亿美元,下降 44.5%;纺织服装进口578万美元,增长19.3%。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2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30亿美元,增长26.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01亿吨,比上年增长11.6%。

货物运输周转量647.15亿吨公里,增长8.6%。

旅客运输总量3.83亿人次,增长5.9%。

旅客运输周转量363.49亿人公里,增长7.3%。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86.2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41.24万辆,增长20.3%。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7.71亿元。

电信业务总收入131.64亿元,增长13.3%。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04.51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2160.67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666.36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旅游总收入811.44亿元,增长24.0%。

八、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89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人民币存款余额13763.19亿元,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57.05亿元,增长11.9%。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214.78亿元,增长16.0%。

人民币贷款余额10023.63亿元,增长 16.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26.63亿元,增长21.3%;中长期贷款余额7385.37亿元,增长15.8%。

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总额128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8%。

年末全市拥有上市股份公司29家,上市总股本236.96亿股,总市值1909.29亿元。

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74.7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8%。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8家,其中,财产险23家,人寿险25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19家。

全年保费收入2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99亿元,增13.1%;人身险保费收入139.41亿元,增长15.1%。

全年支付各类赔款给付66.49亿元,比上年增长 34.0%,其中,财产险、人身险分别为34.49和32.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62.7%。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全市普通高校63 所,在校学生87.21万人,毕业生22.35万人,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6个,在学研究生8.7万人,毕业生2.48万人;普通中学418所,在校学生 43.73万人,毕业生15.24万人;小学1291所,在校学生51.95万人,毕业生8.51万人。

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8%和 99.71%。

全年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08项,其中,高新技术专项27项。

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4家,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8个。

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415.67亿元。

申请发明专利量2353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708件。

全市博物馆100个,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1个。

地市广播电视台2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5%和99.46%。

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260项次,体育社团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300项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40项次。

新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4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50个。

全市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089名。

已有晨晚练点1600个,健身气功站点 167个,在册练功人数6118人。

2013年,我市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获得金牌14枚、银牌11枚、铜牌13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569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1个。

各类卫生计生技术人员7.1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0万人。

卫生计生机构床位4.79万张。

全市社会福利收养类单位81个,共有床位1.5万张,年末在院人数9468人。

年末城市低保对象4.7万户、9.2万人,发放低保金4.4亿元;农村低保对象5.4万户、17.2万人,发放低保金3.2亿元。

4522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5],发放供养金2725.4万元。

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4.1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20.2万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30元,比上年增长 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