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研室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教研室工作计划根据市区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工作计划精神,重点抓好以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培训,目标定位向教师的素质要效益打造专业化教师群体。
注重加强班主任、生命教育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师教研培训的过程性管理,充分发挥网络工作室的效能强化监督考核,本学期重点进行中学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验收;注重落实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以及心理健康工作内涵的拓展;注重生命教育地方课程的教研培训进一步深入;注重德育科研课题研究,抓好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区域化推广,同时根据基层学校的需要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教研培训工作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生命教育教师以及德育主任常规培训。
强化培训管理,实行常规教研活动纪实考核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
(一)班主任常规培训1、组织我镇小学班主任教师积极参加区进修学校德育研修室组织的四次培训,做好签到,要求认真记录、反思,利用所学及时实践。
加大网上工作室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上工作室,发挥网上工作室的作用。
2、加强班主任集中培训的监督管理,幸福中心校选派各类培训负责人,认真监督参加培训的班主任教师出勤情况、签到情况,填写好培训记实表,及时向中心校反馈培训信息。
(二)心理健康教师教研培训1、要求各校配备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参加区进修校组织的培训,调动心理健康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要逐步形成心理学科“培训——研讨——实践——互
评——反思”的教研模式。
3、充分利用德育工作室,经常浏览进修的“百合心理工作室”,不断充实自己的德育工作室内容,发挥网络功效,使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的学习基地,为教师们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空间,为教师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使每位心理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其博客更有风采。
(三)地方课程教研培训根据国家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以及地方课程的政策文件的指示要求,围绕“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为工作主题,以精品意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为引领,开展地方课程的教研工作。
1、积极参与进修学校德育部提出的从三个问题着手——探寻地方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教研模式;探究地方课程的评价标准。
立足常规、立足实际,努力实践,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教师授课技能的培训与实践能力的操作上。
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2、按照区进修学校德育研修部安排的教学资源研讨月——围绕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进行。
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展示月活动——加强教师的备课技能。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技能展示月活动——提高教师的专[1] [2] 下一页业技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主动参与成果展示月活动——将进一步学习地方课程教学中好的做法,全面提升我镇小学地方课程的教学技能。
二、课程研究工作1、为迎接省第二届“龙心”杯心理健康教育大赛,充分组织好我镇小学教师选拔赛工作,选拔赛分三个课型,心理辅导课、班会活动课、学科渗透课。
在3月底上交赛课的说课稿(文本材料),经中心校初审后上交进修校,确保参赛质量。
2、要求各校配备专兼职生命教育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
积极探究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三、德育工作室建设工作1、运用网络平台,大力完善德育工作
博客,加强德育工作博客的日常管理、维护、完善工作。
2、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德育主任及班主任与进修校德育部时时互动,及时沟通。
3、继续促进德育主任对网络的认识,使其改变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更好的带动班主任博客工作室的建立,真正实现网络共享的资源优势。
4、经常浏览德育工作博客,通过德育工作社群,使其对关注的、共性的德育问题,加以交流互动和深入研讨。
四、德育科研课题研究针对幸福中心校确立的德育科研课题,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实验,不断总结反思,提高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注重问题的实用性和研究过程实效性,采用不定期、多种形式的课题成果的研讨和交流,有利于发现和推出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师和科研成果。
对科研课题阶段性检查与验收,使课题研究规范化上一页 [1] [2]
学校德育全年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秉承“育人先育德,求知先修身”的思想理念指导下,以教育局工作要求为指导,按照《**十中关于新的一年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努力提高他
们的综合素质,形成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
1、优化校园环境,清除卫生死角,力争洁净校园。
2、以“爱我十中”为主题举办学生艺术节活动。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落在实处。
三、工作措施
1、抓好德育团队的队伍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
2、继续抓好各班的常规评比工作。
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严格执行少先队、学生会制度。
对少先队、学生会监督岗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每天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学校公示栏上,及时反馈,并做到日公布、周评估、月小结。
3、坚持每周的升旗制度,组织布置好学校广播站和周班会的有关工作,使班会每周有主题、有特色、有实效。
4、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的作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阵地育人的功能,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以每月一事为抓手,组织好每月主题教育活动,实行“活动中育德,习惯中育人”,追求习惯教育实效。
分年级有重点地开展系列化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的主题活动。
6、深入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继续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改)》《**十中学生“五好四不”》为要求,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细、抓严、抓实。
7、组织好本学期艺术节活动。
活跃学生身心,丰富学生校
园生活,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8、每月召开班主任会议。
完善制度。
新学期,学校将成立班主任学习小组,采用理论学习、事迹演讲、案例交流、集体会诊、实地参观、活动观摩等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科任融合、学生养成教育、班队活动、心理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管理班队的能力。
做好示范班级管理模式。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