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组织民主管理工作细则

学生组织民主管理工作细则

学生组织民主管理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组织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对学生组织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工作章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会章程》、《共青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总支部工作章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综合服务部章程》,结合工学院宁海学区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学生组织工作公开的基本组织形式实施民主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双代会)是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广大学生审议、参与重大决策、行使监督权力的机构。

第四条双代会必须自觉接受工学院党总支、校团委、校学生处的政治和组织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国家、共青团、学校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协调处理学生管理工作内部矛盾,加强团结,促进进步,在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五条学生组织工作公开是指团总支委员会和学生委员会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政务、事务、财务,依照规定的程序、时间和形式如实公布,接受学生监督的民主管理形式。

第六条学生组织工作公开其核心是保障广大学生直接按照相关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其实质是让学生当家做主,参与学生组织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学生组织工作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全面树立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第二章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罢免、辞职、资格终止、补选第七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确定选区。

各班级成立选举工作小组,主持本班级双代会代表的选举。

选举工作小组成员5名,由团支书、班长、组织委员、本班其他学生一名、新一届双代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一名(监督员)组成,团支书任组长。

第八条选举小组的任务(一)布署、指导选举工作,组织各项选举活动;(二)向班级学生宣传有关选举的规定,宣传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解答有关选举工作的具体问题;(三)受理学生的申诉;(四)指导代表候选人的推荐工作,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五)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并上报新一届双代会筹备委员会;第九条依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工作章程》第七条相关规定,大一、二年级代表名额为本班人数的16%,大三年级代表为本班人数的6%(按四舍五入确定)。

第十条凡就读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本班级的在校全日制学生包括旁听生、插班生等都具有选举资格。

第十一条代表候选人的确定(一)代表候选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凡就读与本班级的在校全日制学生(包括旁听生、插班生);2、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3、品学兼优,热爱所学专业,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学期德育考核合格,未受过任何处分,勤奋学习,成绩良好,无不合格成绩;4、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工作,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二)代表候选人可以是下列方式之一产生,有选举工作小组确认。

1、个人自荐;2、团支部委员会提名;3、班级委员会提名;4、班级全体成员海选确定候选人。

(三)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应注意代表的广泛性,女生应当有适当名额。

第十二条投票选举。

(一)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

每一学生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二)实际有效投票人数占班级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时,选举结果有效。

(三)学生在选举期间因病因事不能参加选举的,经班级选举工作小组同意,可以委托其信任的同学代为投票。

每一学生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一人。

班级总委托人数不得超过班级人数10%。

(四)代表候选人按照获得参加选举的学生过有效票数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

(五)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名额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

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六)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名额少于应选代表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差额1名,确定候选人名单。

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二分之一。

另行选举仍有不足的名额,暂行缺额处理。

(七)投票结束后,当场计票,选票应封存备查。

选举结果由选举工作小组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第十三条对代表的监督、罢免。

代表受本班级学生的监督,本班级学生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一)本班级半数以上学生联名,可以向双代会常务秘书长及双代会常务主席团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二)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班会上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三)表决罢免要求,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

(四)罢免代表应该召开全班大会表决。

(五)罢免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

(六)罢免代表,须经原班级过半数的学生通过。

(七)代表职务被罢免的,其是团总支委员会委员、学生委员会委员、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成员、团学干部的职务相应撤销,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代表可以提出辞职。

需辞去代表职务的代表,应主动向双代会常务秘书长提出书面申请,双代会常务主席团审查并提请团学委员会审议,团学委员会听取审查报告,表决通过接受代表辞职的决定并予以公告;代表是团总支委员会委员、学生委员会委员、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成员、团学干部的职务相应免去。

第十五条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见(0310表)(一)代表学习科目出现重修的;(二)在执行代表职务中,学期考核不合格;(三)由于健康等原因不能执行代表职务的;(四)有违纪行为被警告及以上校纪、团纪、党纪处分的;(五)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会议的;(六)学期德育考核不合格的;(七)代表辞职被接受的;(八)代表退学、休学、转学、或其它原因离开工学院宁海学区二个月以上的;(九)被罢免的;(十)其它情形需要终止代表资格的。

第十六条双代会代表,在任期内被接受辞去代表职务、被罢免、代表资格终止的,其缺额可由原班级补选。

补选出缺代表,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下,由原班级依法进行选举。

补选出缺代表方法参照本细则第七条至第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为保障学生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违纪行为的,应当给予校级处分:(一)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学生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二)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纪行为的;(三)对于控告、检举在选举中有违纪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四)在选举工作中挑动派性、制造纠纷和破坏同学团结的。

第三章团总支委员会委员、学生委员会委员的选举、罢免、辞职、资格终止、补选第十八条团总支委员会、学生委员会(以下统称为团学委员会)依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工作章程》第二章相关规定,是工学院宁海学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的常设机构,是广大学生审议、参与重大决策、行使监督权力的常设机构。

第十九条团学委员会委员的选举工作由双代会常务秘书长及双代会常务主席团负责。

第二十条依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宁海学区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工作章程》第十二条相关规定,团学委员会委员名额为26名。

第二十一条团学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确定(一)委员候选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必须是双代会代表;2、有一定的工作能力;3、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二)委员候选人的可以是下列方式之一产生,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负责审核、筛选并报送双代会筹备委员会批准。

1、各班推荐,每班推荐名额不超过5名;2、团学委员会成员推荐。

每位委员推荐名额不超过2名;3、个人自荐。

(三)委员候选人名额为34—40名。

(四)推荐和确定委员候选人应注意委员的广泛性,女生应当有适当名额,各班级、各专业、各年级比例适当。

第二十二条投票选举(一)定期召开双代会全体会议进行,团学委员会委员选举;(二)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每一代表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三)实际有效投票数占正式代表总数三分之二及以上时,选举结果有效;(四)委员候选人按照获得实际有效投票数二分之一及以上的才能当选;(五)获得过半数有效选票的委员候选人名额超过应选委员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

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六)获得过半数有效选票的当选委员名额少于应选委员名额时,但多于应选委员名额二分之一及以上,暂行缺额处理;(七)获得过半数有效选票的当选委员名额少于应选委员名额二分之一以下时,不足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补齐应选委员名额二分之一人数加差额1名,确定候选人名单。

委员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二分之一。

另行选举仍有不足的名额,暂行缺额处理;(八)投票结束后,当场计票,选票应封存备查。

选举结果由双代会主席团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第二十三条对委员的监督、罢免。

委员受全体学生代表的监督,学生代表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委员。

(一)三十名以上学生代表联名,可以向双代会常务秘书长及双代会常务主席团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二)被提出罢免的委员有权在团学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三)表决罢免要求,由双代会常务秘书长主持。

(四)罢免委员应该召开全体团学委员会会议表决。

(五)罢免委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

(六)罢免委员,须经团学委员会会议半数及以上的委员通过。

(七)委员职务被罢免的,其是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成员、团学干部的职务相应撤销,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条委员可以提出辞职。

需辞去委员职务的委员,应主动向双代会常务秘书长提出书面申请,双代会常务主席团审查并提请团学委员会审议,团学委员会听取审查报告,表决通过接受代表辞职的决定并予以公告;委员是双代会常务主席团成员、团学干部的职务相应免去。

第二十五条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委员资格终止:(一)被罢免代表职务、接受辞去代表职务、代表资格终止的。

(二)在学生干部量化考核中,学期考核不合格的;(三)被罢免的;(四)其它情形需要终止委员资格的。

第二十六条增补选出缺委员,由双代会常务主席团确定补选名额,召开双代会全体会议进行增补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