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和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滨水景观设计日益成为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本文阐述了现代城市中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这个地段指的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
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江滨、河滨。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城市的滨水空间往往是这个城市最有特点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1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不仅是连接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部分,更重要的是能够做为中观环境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景观的各个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做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总体构思应该尽量地扩大毗邻水体的绿地,形成大面积的连续绿化带。
这样才能优化环境景观的质量,体现滨水景观空间的新形象。
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中进行绿化设计和园林植物配制时,必须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形成物种间的竞争,形成种群稳定、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的多层群落结构。
设计时也应该尽量选用本地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够节省造价更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护岸堤设计。
护岸堤根据剖面形态差别可以分为斜坡型、垂直型和阶梯型三种。
垂直型护岸堤的优点是节约用地量,缺点是刻板生硬,令人望而却步,因此通常用于河面较窄河道。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是另外两种,它们有利于保护滨水生态环境,并使水面易于亲近,而且适用于河面宽阔的岸线。
在护岸提的选材方面,应多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改造,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植物、水体和土体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动植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从而建立自然的生态河堤。
3)交通网路设计。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地貌交通能够最直接的体现滨水景观的特色,同时也是规划布局的基础。
滨水景观交通设计的网络、形态、用途等设计能够直接的反映设计者的主题思想和理念。
滨水景观的交通设计要以尽量减少“路夹河”局面,加强水体与周边的服务性设施、绿地之间的联系,使市民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尽量的把道路交通、公交交通及站点、步行交通、水上交通
及码头有机地结合组织起来。
滨水景观的交通设计包括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
其中步行系统是滨水景观空间内部的交通组织,因此必须形成合理的步行系统。
滨水散步道是形成步行区域的主体,它能够连接各个户外活动广场以及各个水体,也能够做为观景平台供人们观赏水上风景。
滨水景观区中的车行系统能够很好的联系城市中心与滨水区,使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滨水景观区。
在滨水景观区的车行系统中,停车场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
4)滨水建筑设计。
滨水景观中的建筑集中反映了本城市的个性。
它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构成人们对滨水景观区印象的焦点。
因此,设计者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建筑在滨水景观区个性展示与标志方面的作用。
滨水景观区的建筑高度应分区控制,建筑的布局应以方便居民游玩且不阻挡朝向水域的视线为基础,尽量使得人们能够开窗见绿,举目观水。
为了保持室内空间与水域的视觉联系,使室内外空间一体化,设计者可以考虑大面积的使用玻璃幕墙。
另外应该注意滨水景观建筑的底层架空和局部透空设计,这样能够形成半公共空间,并使滨水建筑成为滨水景观中的视觉焦点。
2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
水造就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也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多彩璀璨,更重要的是滋养了生命。
自古以来,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就是城市定址的首选地段,同时多元文化也在此碰撞融合,形成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城市, 水既是最自然的要素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又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孕育着滨水城市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滨水景观能够起到对自然的保护,景观的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结合作用。
所以说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仅仅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而且能够维持良好的生态关系,加强环境安全性,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研究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与传统相比,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出现了以下几点新的发展趋势。
1)借鉴外国优秀的经验。
最先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国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第三产业产生,其中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成为了热点。
而我国滨水景观设计规划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受到重视。
在借鉴外国经验的过程中,我国滨水景观设计行业最大的收获是:产生了生态规划的思想,建设与地方文化内涵很好结合的滨水景观,开始重视休闲广场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更新滨水景观观念。
城市景观的更新要始终以坚持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坚持目标体系的完整性,增强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目标。
城市滨水景观观念的更新其更明确的解释就是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其历史文化,维持生态平衡上进行景观规划,更新并不是新建景观而是保护和优化景观。
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城市生态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标准是节约能源、提高植物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顺应基址生态环境。
目前的滨水景观设计是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添加生态学设计环节,用生态学设计去评价、改良常规设计。
4 我国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生态性不强。
虽然我国滨水景观设计有着可持续化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滨水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生态功能弱化的缺点。
城市滨水景观可以使得人们生活更舒适便捷,同时也影响了附近水域的生态特征。
很多自然形态的河流被人工截弯取直,被填埋,致使城市水体不再有生态功能。
2)功能设置单一。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滨水区改造中,主要的侧重点仍然是落在水系的防汛、灌溉、交通等基本功能上。
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使居民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休闲游乐场所就需要处理好基本功能与景观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
3)规划中人性化因素少。
当前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者仅仅对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绿化设计等客观因素进行考虑,往往忽视了人的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因此“人”必然是整个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滨水景观设计应从绿化、交通、护岸堤、滨水建筑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滨水区的功能性与生态性,多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更新滨水景观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程晓山.城市公园的生态型泊岸设计[J].广东园林,2006,1:14-17.
[2]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周建东,黄永高.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