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辅导资料三
主题:第二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学习时间:2013年10月14日-10月20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本门课的第二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掌握胶凝材料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要求
1、了解胶凝材料的概念及其分类,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特点及其主要代表材料;
2、了解石膏的生产与品种。
掌握建筑石膏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建筑石膏的质量要求;建筑石膏的应用及产品特点。
重点掌握建筑石膏的特性;
3、掌握石灰的原料与生产对石灰质量的影响,过火石灰与欠火石灰的概念。
掌握石灰熟化与硬化的概念,两种熟化和使用形式,干燥硬化与碳化的概念。
理解石灰浆体硬化慢、强度低、不耐水的结论。
重点掌握石灰的特性及其原因;石灰的质量要求,石灰的分类;建筑石灰、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的技术要求与等级。
掌握石灰主要的应用;
重点掌握内容:
1.重点:石膏、石灰的生产、凝结硬化。
2.难点:石膏、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二、主要内容
(一)前言
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浆体变成坚固的石块体、并能将散粒材料(如砂子、石子)或块状材料(如砖和石块等)粘结成为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沥青及各种天然或人造树脂属于有机胶凝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如石灰、石膏、水玻璃和镁质胶凝材料等。
(2)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如水泥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地上干燥环境、也适用于地下潮湿或水中环境。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能用于水中。
(二)石灰
1、制备与分类
(1)石灰的原料与制备
①生石灰的原料:以碳酸钙(
CaCO)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最常用的是石
3
灰石、白云质石灰石。
②制备工艺:煅烧
分解温度一般是900℃左右。
但为加速分解,容内燃烧温度常控制在1000—
1100℃。
由于原料的致密程度,块形大小和杂质含量不同以及燃烧温度的不均匀,生产过程常出现欠火石灰或过火石灰。
欠火石灰的产生主要是窖温不均匀,石灰石或白云石尚未分解而得到的石灰。
过火石灰的产生主要是窖温过高,原料中2SiO 和23Al O 等的玻化现象而得到
难以水化的石灰。
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部属石灰的废品,特别是过火石灰水化速度缓慢,会使硬化的灰浆或石灰制品产生局部膨胀而引起崩裂或隆起,影响工程质量。
图1 石灰窑模型图解
(2)石灰的分类
①按使用性质分类:
主要有气硬性石灰和水硬性石灰两种。
粘土质杂质含量小于8%的原料经煅烧而得到的是气硬性石灰;否则是水硬性石灰。
②按含镁量分类。
③按加工方式分类:
石灰石或白云石经煅烧得到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成品即是生石灰,亦称块灰。
经磨细后称磨细灰,要求49002/cm 孔筛余小于15%。
生石灰加水得到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
如熟石灰中含(3-4)2H O 称石灰浆,
亦称石灰膏。
而15℃溶有0.3%的2()Ca OH 的透明液体称为石灰水。
2、水化——熟化和硬化
(1)石灰的熟化(消化)
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
22()CaO H O Ca OH +=
熟化特点:熟化过程是剧烈的放热反应;同时伴有显著的体积膨胀(体积增大1-2.5倍)。
陈伏
为防止熟石灰中过火石灰颗粒的危害,石灰浆应在熟化池中静臵14d 以上,称为“陈伏”。
陈伏时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以防止石灰膏碳化(即石灰膏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3CaCO 的过程)。
方法:生石灰在化灰池中化浆后,通过筛网流入储浆池,沉淀后除去上层水份(变为石灰膏)。
“陈伏”的目的:使石灰颗粒(特别是过火石灰)充分熟化;沉淀欠火、过火颗粒。
图2 化灰池
1—化灰池 2—储灰坑
(2)石灰的硬化
干燥:水分蒸发;
结晶:2()Ca OH 溶液过饱和而析晶;
碳化:潮湿状态下2()Ca OH 与空气中的2CO 反应生成碳酸钙结晶。
3、石灰的技术性质
(1)良好的保水性、可塑性;
(2)耐水性差:潮湿环境有水存在,不易硬化;硬化后2()Ca OH 结晶可溶
于水;
(3)体积收缩性大;常掺纸筋、麻刀、砂等;
(4)硬化缓慢、强度低:0.2-0.5MPa 。
4、建筑石灰的应用
(1)制作石灰乳涂料
石灰乳由消石灰粉或消石灰浆掺大量水调制而成。
可用于建筑室内墙面和顶棚粉刷。
掺入少量佛青颜料,可使其呈纯白色;掺入107胶或少量水泥粒化高炉矿渣(或粉煤灰),可提高粉刷层的防水性;掺入各种色彩的耐碱材料,可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
(2)配制砂浆
石灰浆和消石灰粉可以单独或与水泥一起配制成砂浆,前者称石灰砂浆,后者称混合砂浆,用于墙体的砌筑和抹面。
为了克服石灰浆收缩性大的缺点,配制时常要加入纸筋等纤维质材料。
(3)拌制石灰土和石灰三合土
消石灰粉与粘土的拌合物,称为石灰土,若再加入砂(或碎石、炉渣等),即成三合土。
灰土和三合土在夯实或压实下,密实度大大提高,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中,粘土颗粒表面的少量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与2()Ca OH 发生反应,生成水硬
性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使粘土的抗渗能力、抗压强度、耐水性得到改善。
三合土和灰土主要用于建筑物地基、路面和地面的垫层。
(4)生产硅酸盐制品
磨细生石灰(或消石灰粉)和砂(或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炉渣)等硅质材料加水拌和,经过成型、蒸养或蒸压处理等工序而成的建筑材料,统称为硅酸盐制品。
如灰砂砖、粉煤灰砖、粉煤灰砌块、硅酸盐砌块等。
(三)石膏
石膏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石膏具有许多优异的建筑性能,既是种古老建筑材料,也是一种有发展的新型材料。
可用于围护材料和功能材料。
1、原料和制备
(1)原料
(2)石膏胶凝材料制备—加热和磨细
①加热的温度达60~70℃,二水石膏开脱水。
②当加热到107~170℃时,脱水激烈,水分迅速蒸发,分解为β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
③当二水石膏用密闭的蒸压锅蒸炼(1.3大气压,125℃),所得的成品称为α型半水石膏。
(由于α型半水石膏的硬化浆体的强度较高,亦称为高强石膏)。
(3)石膏的分类
①二水石膏(422CaSO H O );
②半水石膏(α-、421/2CaSO H O β- );(分别叫高强度石膏和建筑石膏)
③可溶性硬石膏,亦称Ⅲ型石膏,含有(0.06-0.11个)结晶水;
④无水石膏 (4CaSO ),又称硬石膏。
2、建筑石膏的水化——凝结和硬化
(1)石膏水化:将半水石膏与适量的水拌合后变成为二水石膏的过程。
凝结:开始时的水化物是一种可塑性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
硬化:以后迅速产生强度,并发展成为坚硬的固体。
(2)凝结硬化过程解释
①建筑石膏拌水后形成流动的可塑性胶凝体。
②由于二水石膏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仅为半水石膏溶解度的1/5二水石膏胶体微粒将从溶液中析出。
③浆体中的水分因水化和蒸发而逐渐减少,浆体变稠而失去流动性,可塑性也开始下降,称为石膏的初凝。
④随着水分蒸发和水化的继续进行,微粒间摩擦力和粘结力逐渐增大,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结构强度,则称为终凝。
⑤随着晶体颗粒不断长大、连生、交错,使浆体逐渐变硬产生强度,即为硬化。
3、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1)多孔性:理论上需水量18.6%,通常需加水60%~80%,孔隙率40%~60%
(2)吸湿性强、耐水性差、抗冻性差
(3)耐火性好
(4)可装饰性
(5)可加工性
(6)微膨胀性
4、建筑石膏应用
(1)粉刷石膏
(2)建筑石膏制品:装饰线、砌块、墙板等
(3)水泥缓凝剂、混凝土膨胀剂
(4)艺术品:雕塑等
三、典型习题
(一)填空题
1、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分为和。
答案: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
2、转化为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
熟化过程是剧烈的;同时伴有显著的。
答案:生石灰,熟石灰,放热反应,体积膨胀。
3、石膏水化是指将与适量的拌合后变成为的过程。
答案:半水石膏,水,二水石膏。
(二)简答题
1、建筑上使用石灰为什么一定要预先进行熟化陈伏?磨细生石灰为什么可以不经过陈伏而直接使用?
答:过火石灰水化缓慢,会使硬化的灰浆或石灰制品产生局部膨胀而引起崩裂或隆起。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在使用前要先进行熟化陈伏。
而石灰在粉磨过程中表面积大大增加,与水熟化反应速度加快,几乎可以同步熟化,而且又均匀地分散在生石灰粉中,不至于引起过火石灰的危害。
因此不需经过陈伏而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