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六章数列6.2.2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课件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六章数列6.2.2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课件理
2.若 Sn 是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a2+a10=4,则 S11 的值为( ) A.12 B.18 C.22 D.44
解析 由题可知 S11=11a12+a11=11a22+a10=11×2 4=22,故选 C.
3.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4+a6+a8+a10+a12=90,则 a10-13a14 的值为(
第六章 数列
第2讲 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
考点二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的性质
已知{an}为等差数列,d 为公差,Sn 为该数列的前 n 项和.
(1)有穷等差数列中 与首末两项等距离 的两项的和相等,即 a1+an=a2+an-1=a3+an-2=…=ak+an
注意点 前 n 项和性质的理解
等差数列{an}中,设前 n 项和为 Sn,则 Sn,S2n,S3n 的关系为 2(S2n-Sn)=Sn+(S3n-S2n)不要理解为 2S2n =Sn+S3n.
1.思维辨析 (1)等差数列{an}中,有 a1+a7=a2+a6.( √ ) (2)若已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四个数可设为 a-2d,a-d,a+d,a+2d.( × ) (3)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三个数可设为:a-d,a,a+d.( √ ) (4)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最值时,只需将它的前 n 项和进行配方,即得顶点为其最值处.( × )
命题法 1 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典例 1 等差数列{an}中,如果 a1+a4+a7=39,a3+a6+a9=27,则数列{an}前 9 项的和为( ) A.297 B.144 C.99 D.66
[解析] 由 a1+a4+a7=39,得 3a4=39,a4=13. 由 a3+a6+a9=27,得 3a6=27,a6=9. 所以 S9=9a1+ 2 a9=9a4+ 2 a6=9×123+9=9×11=99,故选 C.
(4)Sn,S2n-Sn,S3n-S2n,…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n2d .
(5)Snn也成等差数列,其首项与{an}首项相同,公差是{an}的公差的21.
(6)在等差数列{an}中,
①若项数为偶数 2n,则 S2n=n(a1+a2n)=n(an+an+1);S 偶-S 奇= nd ;SS奇 偶=aan+n1.
【解题法】 应用等差数列性质应注意 (1)要注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的灵活应用,如 an=am+(n-m)d,d=ann--mam,S2n-1=(2n -1)an,Sn=na1+ 2 an=na2+2an-1(n,m∈N*)等. (2)如果{an}为等差数列,m+n=p+q,则 am+an=ap+aq( m,n,p,q∈N*).一般地,am+an≠am+n, 必须是两项相加,当然也可以是 am-n+am+n=2am.因此,若出现 am-n,am,am+n 等项时,可以利用此性质将 已知条件转化为与 am(或其他项)有关的条件.
命题法 2 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有关的最值问题 典例 2 等差数列{an}中,设 Sn 为其前 n 项和,且 a1>0,S3=S11,则当 n 为多少时,Sn 最大?
[解] 解法一:由 S3=S11 得 3a1+3×2 2d=11a1+11×2 10d,则 d=-123a1.从而 Sn=2dn2+a1-d2n=-1a31(n -7)2+4193a1,又 a1>0,所以-1a31<0.故当 n=7 时,Sn 最大.
解得 6.5≤n≤7.5,故当 n=7 时,Sn 最大. 解法四:由 S3=S11,可得 2a1+13d=0, 即(a1+6d)+(a1+7d)=0, 故 a7+a8=0,又由 a1>0,S3=S11 可知 d<0, 所以 a7>0,a8<0,所以当 n=7 时,Sn 最大.
【解题法】 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的方法 (1)二次函数法:用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配方法)求其前 n 项和的最值,但要注意 n∈N*. (2)图象法: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来确定 n 的值,使 Sn 取得最值. (3)项的符号法:当 a1>0,d<0 时,满足aann+≥1≤0 0 的项数 n,使 Sn 取最大值;当 a1<0,d>0 时,满足aann≤ +1 0≥,0 的项数 n,使 Sn 取最小值,即正项变负项处最大,负项变正项处最小,若有零项,则使 Sn 取最值的 n 有两 个.
解法二:由于 Sn=an2+bn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由 S3=S11,可知 Sn=an2+bn 的图象关于 n=3+211= 7 对称.由解法一可知 a=-1a31<0,故当 n=7 时,Sn 最大.
解法三:由解法一可知,d=-123a1.要使 Sn 最大,则有aann≥ +1≤0,0,
即aa11++nn--1123a-1≤1230a,1≥0,
-k+1=….
(2)等差数列{an}中,当 m+n=p+q 时, 特别地,若 m+n=2p,则 2ap=am+an
am+an=ap+aq (m,n,p,q∈N*).
(m,n,p∈N*).
(3)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即 ak,ak+m,ak+2m,…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md (k,m∈ N*).
②若项数为奇数 2n-1,则 S2n-1= (2n-1) an;S 奇-S 偶= an ;SS奇 偶=n-n 1.
(7)若数列{an}与{bn}均为等差数列,且前
n
项和分别是
Sn 和
Tn,则TS22mm--11=
am bm
.
(8)若数列{an},{bn}是公差分别为 d1,d2 的等差数列,则数列{pan},{an+p},{pan+qbn}都是等差数 列(p,q 都是常数),且公差分别为 pd1,d1,pd1+qd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12 B.14
C.16 D.18
解析 由题意知 5a8=90,a8=18,a10-31a14=a1+9d-13(a1+13d)=23a8=12,选 A 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等差数列的性质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灵活应用由概念推导出的重要性质,在解题过 程中可以达到避繁就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