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酒文化”
0917431050 肖遥
摘要: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鱼米之乡。
它的各种文化都相当的吸引人。
其中,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之星。
研究绍兴酒业发展,对绍兴的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字:绍兴酒文化产业
引言:绍兴是一个吸引人的城市,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绍兴酒文化出发,谈谈对绍兴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口以南。
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市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
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
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3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
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其西部为龙门山,中部为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为四明山——天台山,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和浦阳江流域的诸暨盆地,分别镶嵌于四山之间。
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
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
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
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绍兴出名的产业很多,而我今天想要研究的是绍兴的酒文化。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绍兴的黄酒吧。
这个很出名,也算是驰名中外了。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
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为什么绍兴酒这么驰名呢?
绍兴的酒业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绍兴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是它出名的原因,最早的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
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给皇帝的贡酒。
唐朝时,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
明清之际,绍兴出现了大酒坊,清嘉庆年间绍兴酒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
这是绍兴酒的历史,而在现在绍兴,因为鲁迅的原因,即使是小学生也能知道关于绍兴酒的一点故事。
绍兴的酒,醇香自不用说了,而慕名而饮,冲着绍兴酒来的,多是受到鲁迅的《孔乙己》、《风波》等小说的影响。
绍兴的酒文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底蕴的,而绍兴的酒现在仍盛转不绝。
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酒俗与酒习。
主要的绍兴酒俗与酒习有:
1.婚嫁酒:新人在喝“交杯酒”时,众人都不可打闹,因为交杯酒意味着新人从此以后同舟共济,这是绍兴的一个特色。
2.生丧酒:(1)剃头酒。
孩子满月时,要剃头。
这时家里要祭祖,摆宴,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一起同喝“剃头酒”。
(2)得周酒。
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
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3)寿酒。
人生逢十为寿,办寿酒。
在绍兴,有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姆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
(4)白事酒。
也称“丧酒”。
绍兴旧俗中,长寿仙逝为“白喜事”。
绍兴人称“白事酒”又叫“豆腐饭”,
酒为素酒。
3.岁时酒:(1)散福酒。
祝福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二十夜至三十日之间,但不得越过立春,祝福前半夜烧煮福礼,到拂晓之前,摆好祭桌。
次日凌晨开始祭神,家中男丁依辈分大小,逐个按次序向外跪拜行礼。
拜毕便将纸元宝、烧纸连同神祗一起焚化,并把原先横放在桌子改成直摆,调转福礼,拔下筷子,由外向里叩拜祭祖。
祝福祭祀完毕,全家人一起围坐喝酒,这叫“散福”。
(2)分岁酒。
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欢快异常。
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
如有人远在外地,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
(3)元宵酒。
绍兴风俗除闹花灯外,夜里男女老少还要在家喝元宵酒,早晨吃用各种馅子做的“汤团”。
(4)挂像、落像酒。
旧时绍兴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酒菜,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
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
4.时节酒(1)清明酒。
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
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坟亲”亨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
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
(2)端午酒。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
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
(3)七月半酒。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鬼节。
旧时这天,河中要点燃河灯。
在河蚌壳内放进菜油,用灯芯点亮,放在河中任其飘荡,点点灯火,倒映水中,煞是好看。
有的村子还要倚水搭台演戏,俗称“社戏”,戏一般演3天。
(4)冬至酒。
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
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
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
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5.生活酒:新居酒,可分造屋与乔迁两大类。
和解酒,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
上述的酒文化,有些还保留着,有些已经不再继续。
但是这些都是绍兴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吸引人们关注绍兴酒文化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现在,由于1.新老消费的“断层”:绍兴黄酒整体产量和业绩虽有较大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来自新兴消费阶层和消费受众的扩大之上,在酒类消费的人们经常出入的高档娱乐会所,还很难见到绍兴黄酒的身影,这与绍兴酒走向主流消费,以及作为中国黄酒代表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2.新兴“替代产品”的威胁:绍兴黄酒有今天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精湛的酿造技术、丰富的人文内涵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来除了白酒以外,绍兴酒基本上没有碰到有实力的“替代产品”。
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绍兴酒的“可替代产品”将大大增多。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洋酒”,以及各种琳琅满目的普通饮品和功能饮品,以其良好的品控理念和新奇、现代、时尚的视觉元素,对绍兴黄酒产生了新的威胁。
3.科技、营销综合实力较低:,绍兴黄酒产业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广告宣传,新产品、新品种的推广投入不够,而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绍兴酒品牌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4.、行业共荣、共兴意识薄弱。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党和国家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绍兴黄酒产业既然作为中国黄酒业的龙头老大,各相关企业一定要以大局和全局为重,以行业振兴为目标,以创新为主题,以务实工作为着力点,把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多种关系协调好,处理好,为行业整体发展创导健康良好的发展氛围。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觉得应该:1.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市场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绍兴黄酒要突破啤酒、白酒、红酒等其他酒类的营销防线,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好传承与创新这一对关系。
2.注意把握好对新消费群
体的把握。
争取新消费群体,还不能放弃原有消费市场。
3.加快科技创新。
对于黄酒的生产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使之焕发生命力。
加大宣传的投入,让更多人认识意识到绍兴黄酒的品牌。
4.各酒业生产企业相互合作,荣辱与共。
为中国酒业品牌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绍兴是一个酒业发达的城市,酒业文化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通过酒业,我们能了解到这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
希望绍兴能够发展得更很好,更加璀璨。
而它的酒业能走的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