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时用电方案(含大型及小型工地)附报审表

临时用电方案(含大型及小型工地)附报审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本表有施工单位填写,甲方单位签认后交施工单位保存。

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所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无各种埋地管线。

(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1个400A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供电。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采用导线埋地敷设,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三、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总表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及照明用电一览总表四、总箱配置、配电箱产品、总导线截面确定一、本工程项目部计划使用1台容量为400A的总配电箱,内有计量表,根据需要下设相应分路配电箱和开关箱(详见施工现场临时配电系统图),各级配电箱和开关箱均采用有3C认证的合格产品,且箱内元器件亦有3C认证标志。

二、从甲方单位供给我方的总箱电源线采用95mm2三相四线铜芯电缆,我方总箱处作局部接零保护系统:工作零线(N)线通过总箱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作重复接地,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五、总配电箱用电量计算及导线截面确定:(一)、总箱用电量计算:P=1.05(K1∑P1+ K2∑P2+ K3∑P3)/COSφ=1.05×[0.6×(175.2-50)+(0.6×176)+0.8×50]/0.80=290KW总箱导线截面计算:I线=K P/3UCOSφ=1.1×(0.6×290×1000)/(1.732×380×0.80)=364A通过查表得出:从甲方单位供给我方总箱的电源线采用95mm2BVR三相四线铜芯软电缆进入我方总箱处、总漏电保护器选择200A+200A+160A+63A,能够满足要求。

(二)、总配至对焊机开关箱I线=K P对焊机/3UCOSφ=1.1×(0.7×100×1000)/(1.73×380×0.75)=156A(额定电流)通过查表得出:从总箱电源采用25mm2BVR三相五线铜芯软电缆进入对焊机开关箱处、漏电保护器选择200A。

从开关箱至对焊机线路选用25mm2BVR二相三线,可满足要求。

(三)、从总箱至1#分箱(钢筋机械)P=1.05(K1∑P1+ K2∑P2)/COSφ=1.05×(0.6×76+0.6×13)/0.80=70KWI线=K P/3UCOSφ=1.1×(0.6×70×1000)/(1.732×380×0.80)=88A从总箱至1#分箱选用16mm2BVR三相五线,1#分箱选用漏电保护器选择100A可满足要求。

1#分箱至钢筋调直机、切断机选用 4 mm2BVR三相四线,1#分箱至弯曲机选用 2.5 mm2BVR三相四线,1#分箱至电焊机选用 6 mm2BVR二相三线,1#分箱至楼层备用箱选用10mm2BVR三相五线,各开关箱至电动机均选用与开关箱进线相同规格电缆线,可满足要求。

楼层备用分路箱重复接地线均与结构钢筋连接,移动开关箱不做重复接地。

(四)、从总箱至2#分箱P=1.05K1∑P1/COSφ=1.05×(0.6×86)/0.80=68KWI线=K P/3UCOSφ=1.1×(0.6×68×1000)/(1.732×380×0.80)=85A从总箱至2#分箱选用16mm2BVR三相五线,2#分箱选用漏电保护器选择100A可满足要求。

2#分箱至井架开关箱选用6 mm2BVR三相四线,2#分箱至搅拌机开关箱选用4mm2BVR三相四线,2#分箱至楼层备用箱选用10mm2BVR三相五线,各开关箱至电动机均选用与开关箱进线相同规格电缆线,可满足要求。

(五)、从总箱至3#分箱P=1.05K1∑P1/COSφ=1.05×(0.6×86)/0.80=68KWI线=K P/3UCOSφ=1.1×(0.6×68×1000)/(1.732×380×0.80)=85A从总箱至3#分箱选用16mm2BVR三相五线,2#分箱选用漏电保护器选择100A可满足要求。

2#分箱至井架开关箱选用6 mm2BVR三相四线,2#分箱至搅拌机开关箱选用4mm2BVR三相四线,2#分箱至楼层备用箱选用10mm2BVR三相五线,各开关箱至电动机均选用与开关箱进线相同规格电缆线,可满足要求。

说明:以上分箱内设置的楼层备用电源用于各施工楼层的电焊、电渣压力焊、木工机具、混凝土施工及夜间施工照明等。

使用电渣压力焊时,其他用电设备不得同时使用;七、绘制临时供电施工图1、用电线路走向图见附图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八、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l、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重复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配电箱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

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

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

(2)、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而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本工程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设置漏电保护器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至开关箱(除对焊机外)均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三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全和运行的要求》GB 13955的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5)总配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九、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与维护1、固定式配电箱安装高度中心点距地面应1.4—1.6米,安装在砌筑砖墙上,移动式配电箱采用焊接0.6米角铁支架固定。

各级配电箱前面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并预留足够操作空间以便作业人员作业,导线敷设均采用埋地0.7米敷设,并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接线系统图。

2)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业电工负责。

3)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开关箱;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一分配电箱一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或铜、铝丝代替。

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0)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安全用电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十、安全用电防火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电气线路超过负荷引起火灾线路上的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使用电流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