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考卷 高年级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考卷 高年级

2011-2012学年度第 二 学 期 开发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题(高年级)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你一定学会了许多的知识,今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到时那最美,最甜的硕果肯定会在你的手中“绽放”! 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一、词语积累我能行(26分) 1、请在下列成语中填上适当的动物名称。

(8分) 万( )更新 ( )鸣( )盗 指( )为( ) 亡()补牢 杯弓( )影 ( )吞( )咽 如( )得水 对( )弹琴 ( )语花香 ( )争( )斗 画( )点睛 守株待( ) 2、数字也能组成很多成语,试着将下列含有数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6分) 一( )两( ) 两( )三( ) 三( )五( ) 四( )八( ) 五( )六( ) 六( )无( ) 七( )八( ) 八面( )( ) 九( )一( ) 十( )十( ) 百( )百( ) 千( )万( )3、请标出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更正。

(6分) 再接再励( ) 不记其数( ) 走头无路( ) 奋不顾生( ) 汗流夹背( ) 鬼计多端( ) 轻歌慢舞( ) 来势凶凶( ) 弱不经风( ) 挤挤一堂( ) 迫不急待( ) 山青水秀( ) 3、填上有关人体器官名,使成语完整(6分) ( )是( )非 狼( )狗( ) ( )舞( )蹈 ( )战( )惊 三( )六( ) 牵( )挂( ) ················装·····················订··················线··················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二、腹有诗书气自华(20分) 1、请看下面一组诗句,你能填出空格处所缺的动物名吗试一试吧。

(9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 肥。

两岸 声啼不住旧时王谢堂前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千里 啼绿映红 浅草才能没 蹄2、请在下列古诗句中,分别填上适合的花名,然后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3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 )无处寻。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3、将下列诗句与相应的人物连线。

(4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辛 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董 大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元 二4、请根据提供的情景填写一句经典的古诗文。

(4分)(1)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乐游原》中以一句“ ”表现出对美好而又即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4)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三、名着知识我知晓(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2分) 1.《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 )。

A .赵 魏 韩 B .魏 蜀 吴 C .楚 吴 越 D .秦 赵 吴2.参加“桃园三结义”的三位人物是( )。

A.董卓吕布貂蝉B.刘备赵云诸葛亮C.曹操刘备孙权D.刘备关羽张飞3.“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指的是()。

A.诸葛亮周瑜B.诸葛亮鲁肃C.周瑜鲁肃D.诸葛亮庞统4.“煮酒论英雄”时,饮酒的两位人物是()。

A.袁术袁绍B.曹操刘备C.孙策孙权D.关羽张飞5.哪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被“七擒七纵”()。

A.魏延B.曹操C.孟获D.姜维6.“温酒斩华雄”指的是哪位英雄()。

A.张飞B.赵云C.关羽D.马超7.“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植C.曹操D.曹冲8.“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是鲁肃称赞哪个人物的话()。

A.吕蒙B.吕布C.周瑜D.陆逊9.在酒席中开心的说出“乐不思蜀”的是哪位人物()。

A.刘备B.刘禅C.刘邦D.刘秀10.《水浒传》中被称为“神行太保”的是()。

A.燕青B.花荣C.索超D.戴宗1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是()。

A.林冲B.杨志C.索超D.戴宗1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之手。

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凤D.秦可卿四、我是小小读书迷(12分)1、下列儿童文学作品中非秦文君所作的是()。

A.《调皮的日子》 B.《贾梅日记》C.《会跳舞的向日葵》 D.《舒克和贝塔历险记》2、童话()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集》A.《海的女儿》B.《丑小鸭》C.《皇帝的新装》D.《白雪公主》3、《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为其在荒岛上救助的土着人取名“星期五”的原因是()。

A.土着人的出生日是星期五B.鲁滨孙是在星期五流落到荒岛上的C.鲁滨孙是在星期五救了土着人D.鲁滨孙认为星期五救了土着人4、端午节是农历 5月5日,它是用来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

A.屈原B.李白C.司马迁5、《一千零一夜》是( )着名的民间故事集。

A.埃及B.希腊C.阿拉伯D.印度6、王子是靠()找到灰姑娘的。

A漂亮的衣服 B帽子 C水晶鞋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诗人()的()。

A、杜牧B、李白C、苏轼D、白居易E、《长千行》F、《长恨歌》G、《江南春绝句》H、《水调歌头》8、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

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

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9、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

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

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 _______ (2分)五、阅读能力大比拼(30分)最贵的蛋是“笨蛋”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一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

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

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性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

原先最脏最臭的角落,因为阿瓜地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得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脸蛋说是的你最贵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

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踽踽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座装了一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汉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分)2.把下面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2分)倒(dào dǎo)数第一垃圾(jījí)刷(shuā suā)洗顺道载(zài zǎi)同学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3分)踽踽独行:作罢:4、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表示什么意思,将序号写到括号里。

(3分)A.表示话没有说完B.表示语意未尽C.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引文又省略E.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1)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2)“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3)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5、短文写了关于阿瓜的哪几件事概括一下,写在横线上。

(4分)斑羚飞渡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有一只老斑羚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

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

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当它的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后,它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

这么一来,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一只半大的斑羚后退了几步,突然,它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一只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