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修复技术复习(自己总结,非准确答案,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物理修复: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之间各种物理特性的差异,达到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的目的。
2、化学修复:利用化学清除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迁移、淋溶、挥发、扩散和降解,改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残留积累,清除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至安全标准范围,且所施化学药剂不对环境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3、生物修复(广义):指利用细菌、真菌、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有机污染物,减轻其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土壤中的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他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4、植物修复:以植物耐受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
5、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6、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学等方法和原理,并采用人工调控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活)度降低,实现污染物无害化和稳定化,以达到人们期望的解毒效果的技术和措施。
7、土壤玻璃化修复技术:通过高强度能量输入,使污染土壤熔化,将含有挥发性污染物的蒸汽回收处理,同时污染土壤冷却后成玻璃状团块固定。
8、电动力学修复:向污染土壤中插入两个电极,形成低压直流电场,通过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使水溶态和吸附于土壤的颗粒态污染物根据自身带电特性在电场内定向移动,在电极附近富集或收集回收而去除的过程。
9、蒸汽浸提修复技术:在污染土壤内引入清洁空气产生驱动力,利用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之间的浓度梯度,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将其转化为气态污染物排出土壤的过程。
10、化学淋洗修复:包括原位和异位化学淋洗,是指借助于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或迁移的溶解剂(既冲洗助剂)通过水利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污染土壤,然后再把这些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
11、原位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被动原位处理技术,按照美国环保局的定义,可渗透反应墙是一个被动的反应材料的原位处理区,这些反应材料能够降解和滞留流经该墙体地下水的污染组分,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组分的目的。
(摘自书46页,书267页下方也有此概念,描述不一样。
)12、水动力学分离法:根据水动力学原理,通过不同密度颗粒在钟离作用下的沉降和不同沉降速率得以分离。
二、判断题1、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环境污染引起的问题。
2、环境修复通常可以称为环境净化,两者几乎等同。
3、化学修复一般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最终产物少得优点。
4、水动力学分离方法与湿筛分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分离的颗粒粒径不同。
5、蒸汽浸提修复技术用于修复渗透性较差的环境介质时修复效果较好。
6、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也可以较好地修复渗透性较差的环境污染。
7、化学修复技术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
8、固定/稳定化技术修复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有机物时效果较差。
9、化学淋洗修复中的淋洗液一般具有淋洗、增溶、乳化或改变污染物化学性质的作用。
10、增溶的溶质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的。
11、微生物参与了自然界硫元素循环的各个过程,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2、微生物细胞涉及的主动运输是指污染物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13、汞在微生物作用下会甲基化,而砷不会。
14、植物根际圈生态环境是一个独特的“生态修复单元”。
15、相比于亲水性有机污染物,植物对中度憎水有机污染物有很高的去除率。
16、干扰的程度是指单位面积和时间内干扰释放的能量。
17、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一般采用低温加热修复而不采用高温加热修复。
18、湖泊水库内源污染是指底泥中污染物重新排入水体的过程。
19、前置库技术主要用于修复湖泊水库水体的面源污染。
20、硝化细菌需要在缺氧或厌氧的环境下才能反应。
21、Fenton试剂是在双氧水中加入铁离子试剂混合制备而成的。
22、根据相关标准,我国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可分为五级。
23、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干扰。
三、单项选择题1、按照环境范围由远到近,环境可分为()A、地理环境——宇宙环境——地质环境——聚落环境B、宇宙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聚落环境C、宇宙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聚落环境D、聚落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宇宙环境2、依据粒径分离原理进行干筛分时,适用于处理对象的粒度范围为()A、>150umB、>300umC、>1500umD、>3000um3、水动力学分离适用于处理对象的粒度范围为()A、<150umB、<200umC、<300umD、<1500um4、采用泡沫浮选分离法时,易于附着于气泡的污染物颗粒的性质一般为()A、表面为极性的B、表面为非极性的C、具有一定挥发性的D、不具有挥发性的5、螺旋富集器采用下面哪种物理分离原理()A、粒径分离B、水动力学分离C、密度分离D、泡沫浮选分离6、挥发性污染物是指沸点在50℃-250℃,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Pa,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
A、133B、399C、1333D、39997、蒸汽浸提修复技术主要用于修复下列哪类污染环境()A、重金属B、多环芳烃C、挥发性有机氯代物D、油类8、下面哪一个不是蒸汽浸提修复技术效果的限制因素()A、低渗透性的被污染环境B、被污染环境的地下水位较低C、被污染环境的异质性使气流分配不均匀D、被污染环境对污染物吸附力较强9、固定化/稳定化修复技术主要用于修复下列哪类污染环境()A、无机污染物B、多环芳烃C、有机污染物D、油类10、下列哪一类一般不作为污染物稳定化处理的反应剂()A、磷酸盐B、硫酸盐C、碳酸盐D、硫化物11、土壤介质一般带()A、正电性B、负电性C、电中性D、酸性12、下面哪一个过程是电动力学修复过程中不涉及的()A、电迁移B、电渗析C、酸性迁移D、电位漂移13、相同条件下,以下哪种土壤形成的表面双电层厚度最高()A、细沙土B、沙土C、蒙脱土D、高岭土14、高温原位加热修复技术中一般要把被治理环境加热到()A、50-250B、500-1000C、100-500D、100-100015、高温原位加热修复技术中一般要把被治理环境加热到()A、50-100B、>100C、>200D、50-20016、电动力学修复过程中带点颗粒向两极移动的过程叫()A、电迁移B、电渗析C、酸性迁移D、电泳17、下面哪一项不是化学修复的特点()A、快捷、操作简便B、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敏感C、一般费用较低D、可能引起二次污染18、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将污染物抽提出环境的技术是()A、化学固定修复技术B、化学浸提修复技术C、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D、原位化学修复技术19、下面哪一项不是植物修复的优点()A、成本低、技术要求低B、可持续发展C、易为社会所接受D、修复效率高20、下面哪一项不是化学淋洗修复中常用的天然螯合剂()A、EDTAB、柠檬酸C、丙二酸D、苹果酸21、下面哪一项不是化学固定修复所涉及的机理()A、吸附作用机理B、配合作用机理C、乳化作用机理D、共沉淀作用机理22、下面哪一项不是生态工程的特点()A、研究和处理对象的整体性B、目的和目标的多元化C、以外界组织和调控为基础D、从自然界获得主要资源和能源23、光催化氧化以下面什么材质的光催化剂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A、TiO2B、SnO2C、ZnO2D、CdS24、恢复土壤中的三氯乙烯污染一般会采用以下哪类方法()A、化学固定修复B、物理分离修复C、化学氧化修复D、化学还原修复25、下面哪一种不是典型的化学还原修复方法()A、二氧化硫还原剂法B、双氧水还原剂法C、硫化氢还原剂法D、零价铁胶体还原剂法26、硫化氢还原剂法主要用于修复下列哪种污染物污染的环境()A、Cr6+B、Fe2+C、Fe3+D、Mn2+27、下面哪一项不是原位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的特点()A、无需外加动力B、不占地面空间C、无需要储存和运输D、易操作、费用低28、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C:N:P)基本比例为()A、16:4:1B、25:5:1C、15:3:1D、20:5:129、发酵是以什么为电子受体的不彻底的氧化反应()A、氧B、氢C、代谢中间产物D、氮3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微生物合成代谢的类型()A、光合作用B、化能自养作用C、产甲烷代谢D、呼吸作用31、物质进出细胞,借助载体蛋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方式是()A、促进扩散B、主动扩散C、被动扩散D、胞饮扩散32、某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该有机物才降解,这类降解为()A、协同作用B、胞饮作用C、共代谢作用D、基因转位作用3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植物对重金属的防御机制()A、排出重金属B、基团突变C、抗氧化防卫系统D、对重金属的活性钝化34、国外报道过房间糊墙纸在潮湿季节生长霉菌而使人中毒的事例,可能的原因是()A、微生物甲基化砷化合物产生了三甲砷B、微生物甲基化汞化合物产生了二甲汞C、霉菌代谢产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D、糊墙纸挥发甲醛使人中毒35、下面哪一类农药的可生物降解性最强()A、DDTB、有机磷酸盐类C、长链苯氧基脂肪族酸D、单基取代苯氧基脂肪族酸36、污染物可以通过植物排泄进行修复,下面哪一项不是植物排泄途径()A、根吸收污染物,通过叶片或茎等地上器官排出B、叶片吸收污染物,通过根分泌排除C、植物吸收污染物变成自己的组织部分D、去旧生新37、采用植物修复时,以植物体内某种元素含量 / 土壤中该种元素含量表征植物修复环境的能力,这一比值称为()A、富集系数B、位移系数C、扩散系数D、蒸腾系数38、下面哪一种辛醇/水分配系数值(Kow)的有机物最容易被植物根所吸收()A、低KowB、中等KowC、高KowD、不确定39、下面哪种酶可以分解炸弹废物(TNT)()A、脱卤酶B、腈水酶C、过氧化物酶D、硝酸还原酶40、下面哪一项可作为典型的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A、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B、强化自然净化修复技术C、土地渗滤修复技术D、前置库技术41、植物对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的分解转化作用是以下哪种氧化反应的结果()A、芳香族羟基化作用B、N-脱甲基作用C、环氧化作用D、烃基氧化作用42、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提取作用B、挥发作用C、固定和稳定化作用D、降解作用43、生态恢复性生态工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工程B、控制污染环境的生态工程C、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D、湿地生态修复工程44、湿地生境恢复技术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湿地基质的恢复技术B、湿地水文状况的恢复技术C、湿地土壤的恢复技术D、湿地物种引入技术45、下面哪一项不是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方式()A、植物吸附与吸收B、植物提取C、植物降解D、植物转化和同化46、污染土壤的低温修复技术一般采用以下哪种方式加热土壤()A、热毯系统B、热井系统C、蒸汽井D、电磁波47、污染土壤的玻璃化修复技术需要将污染土壤加热到()A、1000-1500B、1500-2500C、1600-2000D、2000-250048、利用蒸汽浸提或者生物通风技术向不饱和土壤中输送气流,以修复挥发性有机物和油类污染物污染土壤的过程是()A、两相浸提技术B、两重浸提技术C、热解吸修复技术D、溶剂浸提修复技术49、在煤中加入一种试剂,使煤在燃烧时所生成的一种有害气体被吸收并固定在炉渣中,以减少这种有害气体的排放,这种试剂通常称为()A、固硫剂B、固氮剂C、脱硫剂D、脱硝剂50、低温热解吸修复技术一般采用的温度为()A、1000-1500B、1500-2500C、150-315D、315-54051、在污染土壤中加入适当的物质将其变成处理区,然后采用电动力学法使污染物从土壤迁移至处理区,在吸附、固定等作用下得到去除的方法是()A、Lasagna工艺B、阴极区注导电性溶液工艺C、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工艺D、电动力学固定化工艺52、PCB是是下列哪类污染物的缩写()A、多氯联苯B、持久性有机污染物C、挥发性有机物D、苯系物53、下面哪一项不是土壤改良中使用的石灰性物质()A、碳酸钙B、硅酸钙C、硫酸钙D、硅酸镁钙54、受Cd和Mo污染的土壤采用下列哪种措施有利于抑制其毒性效应()A、把水田改成旱田B、长期淹水,避免落干C、增加通风,促进转化微生物生长D、长期烤晒,促其挥发55、下面哪一项不是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技术()A、泥浆生物反应器B、预备床C、土地填埋D、生物通风法56、下面哪一项不是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A、泥浆生物反应器B、泵出生物法C、土地填埋D、堆腐57、将污染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将污泥浆施入土壤,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营养、湿度和ph,保持污染物在土壤的降解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