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推选吉祥物》教学目的:1了解奥运吉祥物的文化内蕴及社会反响2学会查找、整理、利用资料3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表达能力重点:学会查找、整理、利用资料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表达能力,了解奥运吉祥物的文化内蕴及社会反响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活动准备:1、确立此次活动的话题为四个:一、了解五福娃的文化内蕴;二、理解“五”的设计意图;三、发表自己关于五福娃的看法;四、探讨五福娃的巨大作用。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分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配,让每组实力相当。
3、各组选出组长,确立探讨的话题,对组员进行分工。
活动步骤:一、激情导入鱼儿在浩瀚的大海中欢快游戈;羚羊在辽阔的大地上迅捷奔跑;熊猫在茂密的森林中悠闲漫步;燕子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奥林匹克圣火在闪闪跳跃、熊熊燃烧……这5个融儿童与动物为一体的娃娃,组成了一个欢快幸福的小团队,统称“福娃”,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让我们亲近“福娃”,拥抱奥运。
二、创意介绍要求:有创意地介绍吉祥物“福娃”创意一: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贝贝精彩示例――嘿,大家好!我是贝贝,看到我,大家就会想到“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所以,我向大家传递的是祝福是繁荣。
我头上的鱼纹图案可老了,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呢!别看我温柔纯洁,我可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呢。
我全身蓝色,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
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创意二:以中学生的身份向外国朋友介绍妮妮精彩示例――妮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她的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北京古代叫燕京,所以“燕”还代表了北京。
燕子飞翔在春天,把喜悦带给人们,把“祝您好运”的祝福带给人们。
妮妮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感谢大家精彩的介绍。
通过介绍使我们对五福娃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合作探讨以往奥运吉祥物都是一个,最多的也不过三个。
为什么我们的吉祥物要选五个呢?对于这个“五”大多数人不是很理解,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五”的特殊含义呢?各组代表发言:一组:五福娃应对五行说,透着深邃哲理。
五行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指金木水火土,福娃中金燕为金、熊猫为木、游鱼为水、圣火是火、藏羚羊为土,借五行来表达体育意愿,体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中国人宽广的胸襟。
二组:五福娃应对五环说,透着文化智慧。
奥运五环是五彩的标志,而五福娃,正是五环的延伸和写照。
贝贝――代表奥林匹克中五环中蓝色的一环;晶晶――代表代表奥林匹克中五环中黑色的一环;欢欢――熟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中五环中红色的一环;迎迎――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中五环中黄色的一环;妮妮――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代表奥林匹克中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三组:五福娃应对五福说,透着吉祥如意。
五福临门是国人祝福时最好听的一句话。
这五福娃应对五福临门,有谁能说不是吉祥如意呢?四组:五福娃应对成语说,透着恰如其分。
包含五字的成语,意义非同寻常。
五湖四海(五洲四海),指的是团结大多数人,五娃正是代表五湖四海。
奥运就是一个大家庭,参赛国和运动员等,无不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团结在一起,享受和平与欢乐。
从各组积极踊跃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原来这个“五”不光是“北京欢迎你”的谐音,还有这么多含义。
他们共同把激情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幸运与繁荣带往世界各地,盛情邀请世界人民共聚北京,欢庆人类的盛典,共同演绎中国祝福世界的美好乐章。
四、各抒己见关于福娃的内涵我们了解了很多,但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他心中的吉祥物也不同,让我们听听关于福娃评价的其他声音:生1:对福娃的认同者很多,但我还是觉得有很多的缺点,我总认为是美猴王,更能代表我们国家,美猴王外表可爱,而且它身上的气质无一不体现了现代奥运的精神:它火眼金睛,神通广大,不正是“科技奥运”的体现吗?它本领高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不正是奥运中“更高、更快、更强”的象征吗?它历尽艰险,坚持不懈的陪伴师傅取经归来,不正是奥运“拼搏”的精神吗?而且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表现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决心。
这些都说明他有实力当选为奥运会吉祥物。
生2:“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当这古老的歌谣响起时,龙的威严也在我们的眼前显现,既然是中国人,既然是龙的传人,为什么就不能以龙做为我们的吉祥物呢?在国外的多数华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为傲。
我们中国现在就像是东方巨龙,日新月异;也将像这高傲的龙头,引领世界科技文化的走向,我不明白龙为什么没有入选。
生3:丹顶鹤亭亭玉立在清澈的溪水旁,是那么清秀俊美,如出水的芙蓉,又似傲然的冬梅。
“曾经走过那条小河,有一个姑娘……”善良的姑娘为了救起这只丹顶鹤,献出了自己美丽的生命,也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破坏越来越厉害,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而这只被救起的丹顶鹤,就是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象征,它可以向世界人民发起倡导:让全世界共同来关注环境问题。
这也是“绿色奥运”的精神体现。
我认为丹顶鹤代替燕子更好,它比燕子漂亮,又比燕子有内涵。
同学们所说的不管是哪一种动物,它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福娃与体育联系更紧密,与奥林匹克精神更贴近。
它大量使用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果,它最能体现中国的特点。
五:创新开发要求:近年来,吉祥物竟然超过了门票收入以及电视转播费,成为奥运经济催生出来的一棵最大的摇钱树。
请你为北京奥运组委会出几个金点子,使“福娃”能更好地提升奥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精彩示例――金点子一:把“福娃”编成故事。
比如悉尼奥运会的三个吉祥物“悉得”、“米莉”和“澳利”。
悉尼人编了这样的故事――据说,在一场突然降临的风暴中,当树林中的动物都被迫四处逃离时,鸭嘴兽、针鼹猬和笑翠鸟则互相帮助,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千僖公园。
人们发现了这三个不屈不挠的小动物,并从它们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团结、友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品格。
金点子二:让“福娃”成为动画片的主角。
比如日前,这五个可爱的吉祥物意成为深圳市凤凰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动画片《奥运故事:橄榄之光》中的小主人公。
其主旨是运用动画形式,普及奥运知识,呼唤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热爱体育运动。
金点子三:给“福娃”做变形。
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材质,更新“福娃”的样式,比如说运动项目的变形,头不变身子变,作出一些体育动作的造型。
金点子四:让“福娃”与奥运会相关的口号、会歌、宣传画、灯箱等搭配,创造并完善一整套的奥运形象标志系统。
结束语:五福娃把中国的文化向世界传播,同时表达了我们对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之情。
他们向世界人民传递着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运理念。
五福娃也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发展了中国的旅游业,为我国的各行各业都作了宣传。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奥运会的成功,中国的腾飞吧!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教案(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社区招募中应知的知识;2、培养学生在社区招募中如何运用恰当的知识推荐自己;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所学口语交际知识。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理论指导。
某社区拟招募若干名志愿者,来从事一些社区服务工作,如帮敬老院照看老人、帮公园捡拾垃圾、帮残疾人做家务、帮加班的家长照看小孩,等等。
你来到社区,向社区招募人员推荐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实施建议。
1、视情况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本活动。
2、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充当社区招募人员,其他同学充当自荐人。
3、自荐人向招募人员说明来意,着重陈述自己能胜任某项社区服务工作的理由,并回答招募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4、招募人员确定是否接受自荐人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三、教师提出要求。
1、招募人员要事先明确服务项目的工作要求及相关知识。
2、自荐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
3、自荐人要重点述说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也可以说说自己对做好某项工作的初步设想。
4、招募人员提的问题与工作有关,不要提大而空的问题。
四、当堂开始活动。
老师巡视,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让老师临场指导。
五、活动小结。
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表现得较好得小组或者个人,进行表扬;将发现得问题提出自己得改正意见。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放飞想像的翅膀—童话故事接龙》教案一、教学目的:1、多个人接续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试着学习创作含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集体合作,创作一篇童话。
三、教学难点:接续时不但要考虑前面的人的语言环境,还要考虑后面故事的发展问题。
㈠、导入新课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我们肯定看过不少童话故事。
你最感兴趣是哪一篇?请你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表述,教师提示学生已经学过的童话篇目。
㈡、过程指导1、探究童话特点要点提示:⑴、趣味性,人物惹人喜爱;⑵、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引人入胜;⑶、想象丰富、奇特;⑷、大都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⑸、寄托某种美、善良、进步、愿望。
2、童话接龙实践⑴、将全班学生按照课前确定组内人员接龙顺序,分划若干组。
⑵、按照课前布置的题目及大致情节进行接龙。
⑶、同学接不下去时,组长可要求暂停(不可超过30秒)点拨后继续接龙。
⑷、每个学生一次只准讲一两句话,不可以一人讲完全部或大部,确保全组人员都参与。
⑸、语言风格一致,内容前后关联,情节逐步深入。
3、师生点评根据要点提示,指出童话接龙优点和不足(点评赏识、激励为主)4.总结(略)三.作业将所讲童话故事写下来。
《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正确对待与家长之间的误会矛盾,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2、通过活动,认识与父母沟通的重要,学会理性地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内涵。
3.与别人交谈应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要重复罗嗦。
二、活动形式:开展一次辩论、座谈会三、教师准备:1.和学生们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
2.根据实际条件,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相关网址。
3.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4、设计调查表。
四、活动指导与建议:1、活动前认真按照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统计、整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在与家长沟通中的第一手材料,以便活动中有的放矢。
2、教师要倡导与家长辩论和座谈中,学生要说心理话、说真话,密切联系自己生活的,而且也是社会热点话题,开展讨论。
特别是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要认真思考、认真搜集材料,作为发言的重要内容。
3、提供给学生探讨的材料。
4、关于辩论座谈的指导:(1)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座谈中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辩论,语言得体,注意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